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6315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DONE(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复习一、填空题(1*8=8)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真正诞生和成熟也就在19 世纪中期,或者说就在1844 年前后,即 经济学哲学手稿,或, 1844 年巴黎手稿 。2马克思的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奠基之作,它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奠定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起源和诞生地。3在致拉萨尔信中,恩格斯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是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 (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4列宁的文论思想主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阶级性、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

2、论,他明确地提出了文学艺术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5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 年 10 月 12 月)中提出了: “两种文化论”。“两种文化论” :民族主义;社会主义。6在 1942 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 年5 月 2 日、 23 日,简称讲话 ) ,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基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的历史阶段。讲话的意义: (1) 讲话最为明确地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2)明确地解决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7艺术意识形态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结构理论中,艺术被定位于社会意识领域。

3、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8恩格斯还在致玛 哈克奈斯 的信中说: “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91859 年,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他说: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0马克思恩格斯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见课件 可能是简答题11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批评论的统一。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批评基本原则是美学与史学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批评应该用他们自己提出的概念来命名,这就是美学史学批评。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统一(见课件)12列

4、宁写的,提出“托尔斯泰主义”:反映的作品中一系列思想问题。13文学是“人学”高尔基第一次明确地把文学称为“人学”,时间是1928 年。14毛泽东强调指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名言警句15毛泽东认为人民生活(即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 、二、名词解释 (4*5=20) 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定义: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或者说,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再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5、的大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2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答案见填空3莎士比亚化现实主义创作原则:1 、按照现实生活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演戏的目的是(莎剧大多再现16、17 世纪英国现实生活)2、描写特定现实关系中的本质方面典型环境:给作品人物提供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和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从而显出现实和历史的真实, 使得作品具有深刻思想意义。 (描写特定的社会现实,揭示现实生活本质方面)3、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注释:反动席勒式的空发议论和概念化,要求具体形象化。3 4、卓越的个性刻画古典人物创作“类型”论和莎士比亚人物塑造“个性”

6、论如“合式”、 “理性”(忽视个性)第一:忽视人物阶级本质的恶劣的个性化倾向第二:忽视个性刻画的概念化倾向第三、不仅表现人物“做什么”,而是“怎么做”注释:对人物行动做生动的描写,对个性做细致刻画。莎士比亚化(名词解释)-什么叫莎士比亚化?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奠定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创作观,具有现实意义。 文学创作中强调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要求, 情节生动性/ 、 丰富性、 形象化审美化, 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莎士比亚化 ” 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要求文艺创作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实

7、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 莎士比亚化 ”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4席勒式 (名词解释) -什么叫席勒式?是与莎士比亚化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创作。, 这种唯心创作观就叫做席勒式。第一, 人物描写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第二,忽视形象思维,热衷于说教和连篇议论。(三)席勒式主观唯心主义创作:第一:人物描写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第二:忽视形象思维,热衷于说教和连篇议论指的是席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创作的出发点是观点,而不是现实。把作品的人人变成“ 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 。离开剧情的发展,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4 5艺

8、术掌握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与宗教、与理论, 。特点是:第一,形象性;第二,情感性;第三,个体性;第四,审美性。马克思置艺术于社会总体结构,明确艺术之意识形态属性;和宗教、实践道德区别,明确艺术之特性即审美性(艺术掌握论)。一、作为认识论的“掌握”方式人类“掌握”世界的一般方式(一) “理论”的掌握方式“整体, 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 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 导言)注释:第一、理论思维的一般属性: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思维整体)第二、理论思维的结果:那个包含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

9、思想具体、思想总体(范畴)第三、理论思维一般方式:概念、判断、论证、推理(抽象性、逻辑性)第四、理论掌握目的: “解释”世界之本质规律(一般性)第五、理论掌握代表形式:自然科学、纯科学(数学、几何学)“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二)实践的“掌握”方式(实践理性)以付诸实践为目标,包含实践内容的意识活动(如道德)(介于直接物质实践和理论掌握之间)实践掌握之特点:第一、引导、规范、作用于日常生活实践第二、包含意志、情感、愿望等因素第三、蕴含计划、目的、设计、策略等理性成分第四、务实性、经验性、可操作性5 “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

10、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恩格斯)注: (弗洛伊德之自我和超我)(三)宗教的“掌握”方式构造、信奉、崇拜超自然之神秘对象世界的意识活动特点:第一、引导形而上世界(超验界)第二、非理性(反理性)信仰第三、蕴含情感、直觉体验、想象、形象等第四、具有“敬畏”观“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恩格斯)二、 “艺术”掌握世界方式艺术掌握世界方式即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一) “形象”把握艺术想象:通过主观意识活动把自然界和社会内容具象化,以形象反映世界

11、。例如神话。注释:第一、艺术伴随形象思维维科: “诗性思维”卡西尔:“隐喻思维”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 、 “诗的言说”第二、艺术掌握属于“前现代性”思维和感性“个别”融合(二)情感体验理论把握:理性;科学掌握:客观性、精确性文学反映:情感;审美体验之对象和内容(情感)“愤怒出诗人。 。 。愤怒是适得其所的” (恩格斯)“诗言志”、 “诗缘情”、 “性灵说”6 注释:文学写作的内容和对象:情感情感细腻、思想独特(三)个体独创性自然科学:方法:具体到抽象目标:本质规律属性:普遍性人文历史:方法:经验解释目标:独特性因果属性:个体性文化价值观:独特个性即价值文学艺术个性、风格:独创价值(拒绝复制

12、)“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特质。 ” (马克思)“每一篇作品都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个性。” (恩格斯)(四)审美价值(彰显)第一:审美价值和实践道德、科学认知价值区别第二:文学审美世界为本体“寓教于乐” 、 “兴观群怨”(文学之道德教化、社会认识)第三:审美价值:直觉形象、情感联想、主观性注释:文艺创作活动本体:创造审美价值可之欣赏对象第四:文艺审美价值创造:虚构、创造(艺术真实)如表达“谬误”、“毁灭”“正义”“人性”等观念意义6“三融合 ”名词解释 见课件 书 P105也有。 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

13、性的完美的融合,“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说的是文艺作品的题材问题。“较大的思想深度”说的是文艺作品得思想性问题。 “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说的是文艺作品在艺术方面所提出的要求。7 7文艺的真实性 - 什么叫文艺的真实性(名词解释)真实性的要求: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二,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把真实性看做是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不等于现实主义。 还应该有典型环境的特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8名词解释 典型人物 :1885 年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对典型人物作了一个著名的概括,他说:“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刻画出来了,每个人

14、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9“这个 ”- 名词解释:即艺术典型,也即典型人物,是黑格尔提出的,恩格斯只是借用(他的理论来解释)阐释自己的观点。 1885 年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对典型人物作了一个著名的概括,他说: “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10典型环境 (可大可小)在典型环境的内涵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强调了两点。第一, 要真实地展现出环绕着这些人物,促使其行动,影响其命运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和

15、社会矛盾。- 描写现实关系中的本质方面。第二, 要真实地描绘出环绕着这些人物,促使其行动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色。 -描写特定现实关系中的本质方面。典型环境: 给作品人物提供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和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从而显出现实和历史的真实, 使得作品具有深刻思想意义。 (描写特定的社会现实,揭示现实生活本质方面)11现实主义 - - 名词解释 见课件 19 世纪 30 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 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8 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

16、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 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第三,历史性的要求。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另: 文学艺术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