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体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621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体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体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体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体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体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体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体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理论渊源 : 德国古典哲学 ( 代表人物 : 黑格尔 , 费尔巴哈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 :法当密斯 , 大卫李嘉图 )和法国 ,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 法: 昂里圣西门 , 沙尔傅立叶, 英: 罗伯特欧文 ) 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唯物史观和剩

2、余价值 . 意义: 19 世纪 40-6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产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同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同空想成为科学。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

3、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 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制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P17)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多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

4、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P25)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 1,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派别及其价值基本派别:(根据第 1 个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第 2 个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 主张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

5、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理解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原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

6、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 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

7、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6、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重要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重要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

8、, 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核心和实质(P4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科学方法。8、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其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9、主观能动性与客

9、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51)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10、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有: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P58)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的具体

11、内涵包括: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目的是在观念中再现客体固有的结构,性质和规律。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积极的,逐步深入的过程。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呈现出一个反复与无限发展的过程。所谓具体的, 即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互相

12、区别,而且互相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 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13、)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5、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76)“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

14、体的, 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 历史的 ,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6、认识的主体性原则( P76)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与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

15、,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选择性(合目的性)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合规律性)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相统一的。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

16、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含义: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统一性: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与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2)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其发展历程不一定按照那五种社会形态的先后顺序更替。(自己归纳)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p97 要说得具体一些 )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 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