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逃离德黑兰(互动百科)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1.91KB
约8页
文档ID:54281985
逃离德黑兰(互动百科)_第1页
1/8

《逃离德黑兰》 ,2012 年美国影片,本片讲述了在1979 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特工托尼· 门德兹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 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的故事2013 年,该片获得第85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基本信息中文名:逃离德黑兰英文名: Argo 主演:本 · 阿弗莱克;约翰· 古德曼上映时间: 2012 年 8 月 31 日类别:剧情惊悚导演:本 · 阿弗莱克Ben Affleck 编剧: Chris Terrio 制片人: Smokehouse Pictures,GK Films 电影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影片片长: 120 分钟上映地区:美国语言版本:英语,画面颜色:彩色主要奖项: 2013 年第 70 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 2013 年荣获第 85 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其它译名:救参任务电影简介《逃离德黑兰》《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79 年 11 月 4 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 名人质与此同时,6 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 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 · 阿弗莱克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 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就叫“ Argo ”[4] 《逃离德黑兰》获金球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戏剧类影片大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2] 剧情介绍《逃离德黑兰》1979 年 11 月 4 日,伊朗的革命军攻进了美国在伊朗德黑兰的大使馆,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劫为人质有超过50 名人员被关押,但有6 人逃脱,并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Ken Taylor(维克多· 加博 Victor Garber 饰)的家里CIA高层Jack O'Donnell (布莱恩· 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饰)找到专家Tony Mendez(本 · 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 ,让他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经过讨论后,CIA 决定采取 Tony 的办法,以拍摄电影的名义,Tony 到伊朗将那六个人带回Tony 联系了他在好莱坞的朋友,化妆师John Chambers(约翰 · 古德曼 John Goodman 饰) ,并联系了电影制片人Lester(艾伦 · 阿金 Alan Arkin 饰) 。

Tony 在许多剧本中选中了《ARGO 》 ,一部和《星球大战》极为类似的电影于是他作为制片人带着剧本和各种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个人,开始了艰苦的逃离德黑兰之路[3] 演职人员演员表本· 阿弗莱克与约翰· 古德曼本· 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约翰 · 古德曼 John Goodman 艾伦 · 阿金 Alan Arkin 布莱恩 · 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 迈克尔 · 帕克斯 Michael Parks[2] 职员表导演:本 · 阿弗莱克编剧: Chris Terrio;Joshuah Bearman 角色介绍Tony Mendez Tony Mendez (本· 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 中情局特工,当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选择了“ 制作 ” 一部好莱坞电影为自己打掩护Jack Donnell ( 布莱恩 · 科兰斯顿饰 ) 中情局高层领导Lester Siegel(艾伦 · 阿金饰)好莱坞电影制片人John Chambers(约翰 · 古德曼饰)好莱坞著名化妆师历史1950 年,伊朗选举了非宗教主义的穆罕默德· 摩萨台成为总理,摩萨台也在当选后将属于英国与美国的石油全部国有化。

1953 年,美国与英国因无法忍受摩萨台霸占石油而共同密谋一场政变将摩萨台罢免,国王穆罕默德 · 礼萨 · 巴列维重掌国政 巴列维复权后挥金如土,自己享用着从法国空运的美食,甚至利用残酷的内部警察(SAVAK )维持势力,而伊朗人民却只能受冻挨饿 后来,巴列维开始将伊朗西方化,也正式激怒一群什叶教徒的人士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巴列维被伊朗人民推翻,而此时被巴列维亲手流放在外15 年的神职人员鲁霍拉· 穆萨维 · 霍梅尼返回伊朗重新统治巴列维在下台的几个月后被诊断出癌症后赴美国治疗,而美国总统吉米· 卡特也接受了他霍梅尼的宗教学生得知巴列维逃离的消息后极度不满, 而唆使部分伊朗民众对美国大使馆进行抗议示威,要求美国立刻将巴列维引渡,打算亲自审判及执行死刑,伊朗人质危机爆发背后故事片名由来本片是本 · 阿弗莱克导演的第三部电影影片的英文名、 同时也是影片中那部佯装要拍摄影片的标题:Argo这个词来自于希腊神话, 其本意是指 “ 阿尔戈号 ” 阿尔戈号是一条船的名字,由伊阿宋等希腊英雄在雅典娜帮助下建成众英雄乘此船取得金羊毛此后该船作为进献雅典娜的祭品被焚毁影片中那部伪造的电影剧本,其原名叫做《光明王》(Lord of Light ) ,是一部没有拍摄的影片的剧本,改编自罗杰· 泽拉兹尼( Roger Zelazny)的小说。

拍摄过程好莱坞新生代导演本· 阿弗莱克的新片《逃离德黑兰》(Argo)选角又有新进展在《绝命毒师》中有出彩表演的布莱恩· 科兰斯顿正商谈饰演主角外媒刚刚公布,两位实力派戏骨艾伦· 阿金与约翰 · 古德曼加盟影片饰演重要角色随后众多演员在戏中角色陆续曝光导演本 · 阿弗莱克将领衔出演特工托尼· 门德兹, 布莱恩 · 科兰斯顿饰演一位来自波士顿的CIA 代理人,曾经担任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1961)的保镖老戏骨艾伦 · 阿金(作品包括《城市岛屿》、 《皮帕 · 李的私生活》)将饰演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同时也是 O.S.S. 老兵约翰 · 古德曼饰演好莱坞化妆师 John Chambers, 后者曾因 《人猿星球》拿过奥斯卡奖考虑到本· 阿弗莱克之前《城中大盗》的票房口碑双赢,以及《逃离德黑兰》的实力派演员阵容,让观众对影片充满期待导演故事查尔斯 · 约瑟夫 · 克拉克本· 阿弗莱克这次执导的中东题材的影片,算是让他重新回到了“ 老本行 ” 之中,因为这个演技时好时坏、 导演一直很出彩的电影人,在大学里的专业,就是中东问题 阿弗莱克说:“ 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这个,而且也一直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当我知道了CIA 组织、策划的 Argo 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一定要拍这部电影这是我的领域,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 我在念书的时候,还写过几页关于伊斯兰革命的论文只是,我从来没有从那个专业毕业罢了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拍摄战争电影的人未必会打过仗我只是想把这其中的故事讲出来而已随后, 我们就展开了旅行、走访和研究对当时的事情进行考证和调查, 并且决定那些东西可以留在电影里,那些东西是需要被剔除的因为,除了当时的事实外,我还要考虑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很多人觉得, 导演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实在阿弗莱克看来,导演远比人们认为的简单小本哥说: “ 导演是一行说起来难,做起来容易的工作我们会依赖一个好剧本,然后找到合适的演员, 让他们贡献出合适的表演就可以了你越是仰仗信赖你的演员,他们就会贡献更好的表演给你约翰· 福特曾经说,导演工作的90%就是选择并指导演员这所言非虚我在拍摄的时候,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让约翰· 古德曼和艾伦· 阿金在这部影片中挑大梁, 就是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气质赋予影片不一样的特质而且, 整部电影的风格是混搭的,我想在片中展示出一些真实、一些幽默还有一些黑色。

这对我来说, 是非常必要的挑战要知道,这么一部电影,里面融合了CIA 、好莱坞工业以及科斯塔· 加夫拉斯的种种元素,就会显得非常好玩和有趣在这种情况下,我能100%依赖我的演员了,因为这一切想法,都要通过他们才能表现出来我真的非常幸运,因为我得到了一个杰出的剧本,而且还在华纳公司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出色的演员阵容,这都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基石影片评价媒体综评 86 分, 《纽约邮报》 、 《旧金山纪事报》 、 《今日美国》 、 《华尔街日报》 、 《纽约时报》 、 《纽约每日新闻》 、 《夏洛特观察报》 、 《芝加哥太阳报》 、 《亚利桑那共和报》 、 《坦帕湾时报》 、 《纽约观察者》 、 《娱乐周刊》 、 《Boxoffice 》杂志等媒体都出具满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4%,影片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代表性评价:“ 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 ,“ 极端紧凑的结构混搭以近乎任性的幽默,还有贯穿始终的悬疑概念 ” ,“ 发生在伊朗的紧张局势和华府的策略争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无可批驳的精彩主线 ” 香港明报的石琪给予两星半(最高五星) ,他说: “ 宾艾弗列亦好在没有夸张炮制惊险火爆或怪鸡笑料,而注重实感,保持低调。

片中还有鬼马双老:阿伦雅坚演荷李活过气制片,尊古曼演化装师,加上中情局与白宫的窘态,增添了妙处头条日报的祁佳仕说:“ 紧张剧情令人捏几把冷汗,幽默台词庄谐并重,这样一张一弛控制了故事节奏,再配合优秀的剧本和演员,还有美工展现出七八十年代的风貌,令电影很是好看 ”头条日报的叶念琛说:“ 电影没惊天动地的救援场面,但过程依然紧张惊险得让人手心冒汗 ”东方日报的范孤奴说:“ 除了将拯救过程拍得紧张刺激外,宾艾佛力还刻意加入《星际大战》 及《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等科幻片元素,而影片在开场时以漫画的形式来交代伊朗当时的政局,简直是一绝! ”台湾台湾导演李岗则认为:“ 无论高度、深度跟企图心,逃离德黑兰都不是一个很特别的电影,正是标准的美国英雄主义票房美国首周末收获2012 万美元, 名列第二位 次周末收获1662 万美元继续占据亚军第三周末以1236 万的成绩夺冠最终北美累计1.36 亿,其他国际地区获得9630 万,全球票房为 2.323 亿美圆台北首周末收获565 万台币名列第一位,次周末收获556 万蝉联冠军获奖记录2013 年第 85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2013 年第 85 届奥斯卡奖最佳剪辑奖2013 年第 85 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2013 年第 85 届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电影导演2013 年第 24 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制片2013 年第 19 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群戏表演2012 年第 46 届堪萨斯城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改编剧本2013 年第 70 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2013 年第 70 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2013 年 1 月 10 日荣获第85 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2013 年 1 月 10 日荣获第85 届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2013 年 2 月 10 日第 66 届 BAFTA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2013 年 2 月 10 日第 66 届 BAFTA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引起争议《逃离德黑兰》 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本该值得高兴,可是在伊朗国内却引发了激烈的批评,一些伊朗民众认为这部片子丑化了伊朗。

《逃离德黑兰》根据1979 年的伊朗人质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美国中情局特工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美国大使馆备战的情况下,成功将 6 名美国外交官带离德黑兰的故事,电影制作方宣称,内容并非虚构伊朗方面则认为,电影丑化了伊朗国家和人民,伊朗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称,电影中伊朗人表现得极度脆弱、不理性,而中情局特工则显得大义凛然,这是给中情局做广告,充斥着历史错误和扭曲伊朗迈赫尔通讯社表示,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获奖的形式,本身就暴露出颁奖礼的政治动机伊朗媒体称,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颁给《逃离德黑兰》是出于政治动机迈赫尔通讯社和法尔斯通讯社说,当第一夫人米歇尔· 奥巴马在白宫远程参加颁奖仪式时,就戏剧性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