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7116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9.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件(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 克 明 简 介 刘克明,1950年11月17日出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机械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国际东亚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科学史技术学会技术史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第九届世界数学教育大会第20学组组委会委员,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史国际会议科学顾问。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和湖北大学物理系,1987年赴华中工学院任教至今。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清华大学作访问学者,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工程图学史,中国技术思想

2、史,中国古代图学思想史。,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l 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 l 机械工程社会化初探,中国机械工程,1991年第1期 l 宋代工程图学成就,文献,1991年第4期 l 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l 李约瑟评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3期 l 周礼在科学史上的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2期 l 中西机械制图之比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l 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 l 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3期 l 关于制

3、器尚象,华中建筑,1998年第2期 l 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数学基础,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4期 l 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方法初探,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第2期 l 老子技术思想初探,云梦学刊,2000年第5期 l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数学内容,寻根,2001年第3期,其中“中国古代工程图学史”、“中国古代工程作图的科学成就”等论文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举办的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上宣读发表,填补了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空白,有四篇论文进入EI引用刊,一篇论文进入ISTP国际四大索引。1997年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从事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参加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史卷”

4、的编写工作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近代技术史“工程图学”部分的编写工作。200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的资助,出版中国工程图学史。共有八篇论文获湖北省科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主要讲授中国科技史、中国文化系列专题、中国书法、书法与篆刻创作等课程,曾在清华大学等几十所大学主办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通讯地址: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电 话:02787540856 邮编:430074 E-mail:,中国文化系列专题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文化系列专题 Chinese Civilization: A Source Book 二、学时与学分学时:

5、40 学分:2 三、授课对象全校文、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四、先修课程中国通史 世界通史,五、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课程是为全校文、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熟悉中国文化的基本经典,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原理,并从中西文化入手,对中国文化,譬之科技文化、建筑文化、书法绘画等,作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本课程观点新颖,深入浅出,使大学生得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中窥见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 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传统的演进及其分期,

6、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园林,中国书法艺术等。,主要内容 (1)、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文化鸟瞰(2)、中国文化传统的演进及其分期(3)、中国文化的九变结构(4)、大道之行-中国科学技术的宏观设计及其文化背景(5)、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凝练-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6)、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7)、大壮与适形-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形体和空间(8)、秦陵兵马俑及其文化内涵(9)、究天人之际-中国古代天文学(10)、风水-是耶?非耶?(11)、易学与数学(12)、夫子之墙-中国高等教育鸟瞰(13)、中国古代绘画论(14)、中国医学-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葩,(15)、书法艺术-中

7、国人的心灵之舞(16)、东西方书法之比较(17)、中国书法源流之一(18)、中国书法源流之二(19)、孙过庭书谱及其书法理论(20)、王羲之的兰亭序及其文化背景(20)、当代书法作品欣赏-周华琴、涂又光书法真迹以及书学理论(21)、清人书法作品欣赏-高邕之书书谱(22)、毛泽东的书法及其成就(23)、永字八法及其楷书理论(24)、杨守敬行书水经注及其书学成就,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 (1)、熟悉中国文化传统的演进及其分期 (2)、了解中国文化的九变结构 (3)、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 (4)、了解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5)、了解儒家、道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8、 (6)、了解中国书法的美学基础及其文化内涵。 (7)、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及其特色。 (8)、了解庄子的创新思想。,教学内容 刘克明 大哉乾元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及其进展大手笔中国科学技术的特征中国古代宏观设计的哲学基础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世界科学史的奇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及进展究天人之际东西方天文学比较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凝练东西方园林比较秦陵铜车马在科学史上的价值易学与数学风水是耶?非耶?旧邦新命中国科学思想及其历史使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为中国科学的复兴而斗争,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刘克明:中国工程图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刘克明:中国技术

9、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11月版参考书 (1)、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撰 中华书局 (2)、老子王弼注 中华书局 (3)、 庄子集解 王先谦著 中华书局,科技部公布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组织专家对170个受理申请项目进行严格评审,共评出86项为本年度的资助项目,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批准,现予以公布。 中国工程图学史刘克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刘克明:中国工程图学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刘克明:中国技术思想研究

10、,巴蜀书社,2004年11月版 参考书 (1)、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撰 中华书局 (2)、老子王弼注 中华书局 (3)、 庄子集解 王先谦著 中华书局,Dear Professor Tsutsum Ichiro, I recived the two books o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of technology you send in November last year. Thank you very much!There have been six Chinese-Japane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

11、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among which five were hosted in China and I attended each and have collected all the proceedings published by my Chinese colleagues. I did not attend the fifth seminar which was held in Japan in 2005 and thus have not seen the Proceeding of the Fifth Chine

12、se-Japane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I wonder if the proceeding has been published and in which way I can get one copy of it?,I have devoted to the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and would be more than glad to know

13、 mo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Japan. It would be great if we can communicate our academic interest and works, which may as well be what our research need. Best wishes,Keming Liu,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的研究一文,从构思全篇,采撷旧闻,到考证辩析,连纸成卷,历经数个寒暑。回顾近几年所做的工作,深感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之精微广大,而机械技术其事太巨,研究之中,虽竭尽绵薄,但总

14、觉肤浅,看着脱稿的论文,深感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开端而已。从哲学思想和历史学的层次分析与研究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是当今深入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本师杨叔子以其一个科学家的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眼光,亲自釐定了此博士论题的研究方向,并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性。叔子师一再指出:科学史研究的任务,不仅是对过去的历史的叙述,而且是未来科学技术的营养。他认为:思想是一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叔子师的这些观点,正是本文的出发点。,本课题研究之所以能够进行,得力于我在清华大学的导师胡显章教授和周兆英教授,从一九九二年起,他们就开始机械史的研究工作,二位导师非常欢迎我

15、来清华,不仅给我以多方面的指导、帮助与启迪,而且还使我有幸能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策源地清华大学,从事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在风景美丽的清华园里,每读到刘仙洲、张子高、梁思成诸位大师有关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宏篇巨制,未尝不油然而生敬意。掩卷长思,抚今忆昔,不胜感慨,前辈们的一腔浩然正气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我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我能走上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之路,是吴继明老师指导的结果。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几年中,继明师汲引后学,悉力安排教学,斠定讲义,无所不周,为我进行中国古代机械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在琴园故地,还是在京华大道,老师言谈,深切著明,显微阐幽,颇多真知灼见。继明师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是“果”,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是“因”,因果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这些论点,如点睛之笔,使我思之愈深,为学日进,尽我注六经之力,戒六经注我之弊。,在文献的摭采、资料的裒辑等诸多方面,常得益于宗师刘先枚教授的指导,自攻读硕士学位以来,我即受业于先生门下,时聆雅教,浸渍日益。每有质疑问难,先生谆谆善诱,援古证今,随事阐明,略无疑滞。先生虽年几九秩,但手不释卷,坚持日课,勤于著述,注重诗教。老一辈学者的治学学风,嘉惠士林,足范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