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7114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福建省 2017 年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儒家孔子核心思想:“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子天人关系: “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重要思想(唯物主义);性恶论 礼法并施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齐物“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不相胜”法家韩非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崇尚节俭(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2、新儒学的主张:提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3、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

3、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 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三)知道朱熹的理学及地位。1、理学产生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3、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4、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A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2 B 、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C 、存天理、灭人欲。5、地位: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曾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李贽: 思想主张有:

4、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 倡导个性自由发展和男女平等。提出“万物皆生于两”。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思想共同特点: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如反专制,倡民主;“经世致用” ; “工商皆本”等)。 具体主张不同:A、政治黄宗羲主张“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还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经济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C、思想上王夫之建立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明发明概况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

5、造纸术。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唐代: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战争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战国: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13 世纪传入欧洲,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书法( 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6、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3 朝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及擅长东晋王羲之尤擅行书;代表作兰亭序称“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擅长草书北宋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2、绘画 :1、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注重诗意。(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

7、为其创作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2、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浪漫主义 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3、唐诗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 。其诗风狂放炽烈,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圣”杜甫:现实主义 。其诗风凝重沉郁,忧国忧民,语言深沉。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4、宋词 :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

8、挚。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代表人物:苏东坡,辛弃疾。5、明清小说: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红楼梦(清代,曹雪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概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 :著有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梁启超 :代表作品是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宣扬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4 严复 :

9、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编译天演论,借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2、维新思想的影响: 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运动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直接原因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造舆论,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2、标志 :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4、主阵

10、地: 新青年5、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民主和科学6、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7、思想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促进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开始

11、传入: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入中国后,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系统介绍: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919 年 5 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共成立: 1921 年、上海。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专题四、 20 世纪

12、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 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1、三民主义:( 1)内容:5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评价:积极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局限性: 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一

13、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二)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A、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 、1940 年发表新民主

14、主义论,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 、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E、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F、1957 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45 年中共七大 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3、深远影响 :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邓

15、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A、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B、“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C、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6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E、“一国两制”的理论F、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G、南方谈话,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 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3、历史意义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1、“三个代表”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

16、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 年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1、概念:“两弹一星” :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重大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与意义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 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70 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 年袁隆平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1983 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 亿次的“银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