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内诊疗技术常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6445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5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内诊疗技术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内诊疗技术常规(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食管疾病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诊断】1.主要症状为烧心,多在餐后一小时发生,间歇性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刺痛或绞痛,于饮酒、饱餐、进油腻餐或刺激食物、躯体前倾、卧位或用力屏气时加重。疼痛常向胸骨两侧、肩胛区或两臂放射,碱性药物可减痛。常有酸、苦味的胃内容物流至咽甚至溢入口腔,引起咽部不适或口咽部吞咽困难。胃内容物吸入呼吸道后可致咳嗽、气管炎、夜间喘鸣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慢性少量出血或贫血。2.胸骨后痛亦是本病的常见症状,以胸骨后、剑突下为主。3.反酸与反食。反流多为不消化食物、胃酸等。4.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人血红蛋白下降,粪潜血可阳性。5.钡餐检查:可见中下段食管粘膜皱襞紊乱、不规则、增

2、粗。头低位时可见胃内钡剂向食管反流,卧位时可显示食管体部及下食管括约肌排钡缓慢。重者可见食管溃疡或狭窄。部分病人可合并滑动型食管裂孔疝。6.内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变及胆汁反流存在。可分5 级: 0 级为正常粘膜;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充血或伴有渗出的非融合性病变;级为融合性病变,但尚未呈环周病变,表现为充血、糜烂和渗出;级为环周病变,表现为糜烂和渗出;级呈慢性病变,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的巴雷特(Barrett )食管。7.食管 pH 及压力测定:约1/2 病人示下食管括约肌静止压降低,松弛时间明显延长,24h 连续监测更有价值。此外, 食管体部出现低幅收缩

3、波及蠕动障碍。有食管裂孔疝者, 下食管括约肌呈明显双峰型高压带(两个高压带) 。近来 24h 连续食管 pH 监测已成为测定有无酸性反流的金标准,包括食管内pH4 的百分比,卧位和立位时pH4 的百分比, pH4 的次数, pH4 持续 5min 以上的次数以及最长持续时间等指标。8.食管滴酸试验阳性。9.胃食管闪烁显像,可估计胃食管的反流。用同位素标记的液体观察平卧位及腹部加压时有过多的胃食管反流。【检查】1.钡餐检查。2.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3.食管 pH 及压力测定。4.食管滴酸试验。5.胃食管闪烁显像。6.40 岁以上病人应做心电图及冠心病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心源性胸病。【治疗】1.一

4、般治疗: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咖啡、巧克力、酸食、过食。壁免餐后即平卧,卧位床头抬高2030cm ,裤带不宜过紧。尽可能避免服用抑制食管和胃动力的药物。2.促动力剂的应用: 包括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多潘立酮(吗丁啉)、 西沙比利(普端博思) , 均为 1020mg,34/d 。睡前和餐前服用,能促进食管、胃的排空,增加下食管括约肌(LES)的张力。3.降低胃酸(1)制酸剂:氢氧化铅凝胶、硫糖铝(胃溃宁),磷酸铝凝胶(吉福士凝胶)等。(2)组胺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善胃得)、法莫替丁。(3)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洛赛克)和兰索拉唑(达克普隆)等

5、。(4)联合用药: 为促动力剂、 制酸剂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能促进食管炎的愈合。4.内镜扩张治疗:伴有严重的食管狭窄、进食困难,可考虑进行内镜扩张治疗。但在扩张后,仍需要进行抗反流治疗。5.手术治疗:主要为症状严重,停药后症状很快出现以及有严重并发症,治疗无效者。第二节弥漫性食管痉挛【诊断】1.多数病人可有胸骨后或胸骨下疼痛,或仅有进食后疼痛,重者痛似“ 冠心病 ” ,并向颈、肩、背部放射。可有情绪激动或进冷食引起,时间自数分钟至一小时不等。一般不影响吞咽,服用硝酸甘油或镇静剂后可缓解。约半数病人有吞咽困难,须大量饮水以促进食管排空。部分病人有厌食、烧心。偶有消瘦。2.

6、大多数病人体检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3.其他检查(1)咽水试验:咽水至上腹部听到喷泻声,正常为510s,本病病人明显延长或听不到明确的喷泻声。(2)食管吞钡检查:约半数病人可见异常,表现为:吞钡后食管下段蠕动减弱,显示被动性扩张。蠕动波只达主动脉弓;食管下2/3 出现强烈的不协调的非推进性收缩;严重典型病例食管外形呈一系列同轴性狭窄;腔内钡柱被隔断成串珠样,螺旋状,或形成假性憩性,此外可暂时出现扩张;大多数病例食管无扩张,一旦钡剂到达食管下段,亦能正常排空。(3)胃镜检查:可见食管痉挛。注意除外恶性肿瘤,必要时活组织检查。(4)食管测压: LES压力及松弛功能正常。食管体部蠕动异常:多

7、发生于食管中、下段;高幅,宽大,畸形蠕动波,波幅20kPa ,收缩持续时间6s;多发性非传导性蠕动波,多发性反复收缩以及不伴咽下的自发性,高压的非传导性收缩;正常传导性蠕动波存在;食管体部蠕动速度减慢,0.8 1.5cm/s ;LES 水平压力及功能多大致正常,偶有高压和松弛不全。有条件可应用24h 食管压力监测。4.激发试验:多应用于以上检查不能确诊者,可应用腾喜龙或胆囊收缩素。腾喜龙10mg ,静注后,连续纪录 15min 压力,如诱发胸痛,食管收缩波增高12kPa,收缩持续时间延长6s,多发性非特异性蠕动波发生率 30% ,为试验阳性。【检查】1.心肌酶谱2.咽水试验,食管钡剂造影,食管

8、测压,激发试验。3.心电图。【治疗】1.内科治疗:同本章第八节“ 贲门失弛缓症 ” 。2.食管扩张术:内科治疗无效者,可在内镜下行气体或液体对食管强力扩张,但需反复多次扩张。3.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科及扩张术治疗均失败,症状严重者。第三节胡桃夹食管【诊断】1.慢性、复发性或间断发作性胸骨后或剑突下的剧烈或绞窄样痛,可向后背放射,精神、心理因素或酸性食物可诱发。大多数病人伴吞咽困难,与胸痛发作有关,硝酸甘油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可使症状改善。严重者可伴消瘦、贫血、营养不良。2.大多数病人无明显异常体征。3.实验室检查:偶见血红蛋白下降。4.其他检查(1)食管钡剂造影:多缺乏特异性,可见蠕动失调,食管壁

9、增厚平均2.64mm 。(2)食管测压: 为诊断本病非常必要的检查方法。Benja-min 等标准为: 食管下段高幅收缩,10 次吞咽,收缩波幅平均16kPa (120mmHg );高峰收缩有至少1 次,即 10 次吞咽中至少有1 次波幅 26.7kPa(200mmHg );收缩波持续时间大多数延长;吞咽后均为传导性蠕动。(3)药物和酸激发试验:约60% 病人反酸试验阳性,50% 病人注射腾喜龙试验阳性。【检查】同本章第二节 “ 弥漫性食管痉挛” 。【治疗】同本章第八节 “ 食管 -贲门失弛缓症 ” 。第四节食管源性胸痛【诊断】1.症状与心绞痛极为相似,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挤压性绞痛,或烧灼痛

10、、刺痛、钝痛,与进食、体力活动、平卧位和弯腰有关,饮水、服制酸剂或服用硝酸甘油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伴反酸及烧心、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有夜间反流者,可出现夜间喘鸣、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大多数病人无明显异常体征。2.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人无明显异常,偶见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计数升高,大便潜血阳性。3.其他检查(1)食管吞钡检查:注意不同体位食管的功能,注意有无胃食管反流、食管梗阻或运动异常。(2)胃镜检查:直视检查加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食管病变性质。(3)食管测压:是诊断食管运动异常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食管弥漫性痉挛、胡桃夹食管、反流性食管炎、食管 -贲门失弛缓症。(4)激发试验:滴酸试验

11、见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激发试验见本章第二节“ 弥漫性食管痉挛 ” ;食管气囊扩张激发试验,可用于鉴别心源性胸痛与食管源性胸痛,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60% 的食管源性胸痛者可出现疼痛,而正常组织只有20% 出现胸痛。【检查】1.心肌酶2.心电图,胸部X 线片,必要时冠状动脉造影。3.食管钡剂造影,胃镜检查,食管测压,食管pH 监测,食管肌电图检查。4.激发试验:滴酸试验;药物激发试验。【治疗】1.胃食管反流及LES低压或功能不全性胸痛的治疗同本章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 。2.食管运动障碍性绞痛的治疗:分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及食管蠕动失调的治疗。第五节食管裂孔疝【诊断】1.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

12、轻重与疝囊大小无关。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嗳气、反酸、烧心,有溃疡时引起小量出血。餐后0.5 1h 胸骨后多有轻微烧灼感至强烈灼痛等,有食物停留感,吞咽障碍和吞咽困难。2.贲门部疝入食管裂孔可反射性引起咽部异物感,巨大的裂孔疝可压迫心、肺和纵膈而产生心悸、气急、咳嗽、紫绀、肩痛和颈侧痛等症状。3.无并发症时常无特殊体征发现。但巨大裂孔疝者的胸部可叩出不规则鼓音区,饮水后或被振动时,腹部可听到肠鸣音及振水声。4.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升高,部分病人无异常。5.X 线检查(1)直接征象:膈上食管胃环:食管胃环是在疝囊壁上出现的深浅不一的对称性切迹,是本病的一个重要征象。膈上疝囊 (即胸内胃) :钡餐检

13、查时左侧膈上可见疝囊影,呈圆形或椭圆形, 一般直径大于5cm 。疝囊内出现胃粘膜皱襞影;膈上出现粗大之胃粘膜影,并经增宽的食管裂孔延续至膈下胃底部。(2)间接征象:膈食管裂孔增宽,大于2cm ;钡剂反流入膈上(大于4cm );食管胃角变钝;膈上 3cm 以上部位出现功能性收缩环。6.胃镜检查:常作为某些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狭窄和胃溃疡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检查】1.心电图,胸部X 线片2.食管吞钡等。3.胃镜。【治疗】1.内科治疗: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吃多餐,忌睡前进餐,禁酒、烟、咖啡和浓茶;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如餐后弯腰、裤带过紧、便秘等,如反流严重,卧位时则应抬高床头2030cm

14、;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药物治疗同“ 反流性食管炎 ” ,但忌用抗胆碱药。2.外科治疗:凡严重食管炎,反复出血而经内科治疗无效者、食管狭窄而扩张术无效者、疝囊巨大反复长期嵌顿而产生心肺压迫症状者,以及急性嵌顿或绞窄者均应手术治疗。第六节放射性食管炎【诊断】1.常发生于食管癌、肺癌及纵隔恶性肿瘤的放疗过程中或之后,有时间接发生于鼻咽部恶性肿瘤的放疗。当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时,食物损伤可加重。2.多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常见于放疗后一周或数周内,多较轻,严重者可出现胸部剧痛、发热、呛咳、呼吸困难、呕吐、呕血等。3.食管吞钡:早期可见全蠕动波减弱、食管溃疡等,晚期可见食管狭窄、4.胃镜检查:坏死期,食管

15、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枯萎期,粘膜变得平滑,管壁变薄,须注意易发生出血、穿孔;再生期,粘膜重新覆盖新生的上皮,部分食管变细,狭窄。【检查】食管吞钡造影,胃镜。【治疗】1.预防重于治疗,可服用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消炎痛),可减轻放射线对食管粘膜的损伤。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为佳。可用制酸剂、H2组胺受体拮抗剂、表面麻醉剂、食管动力药来缓解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状。疑有食管穿孔及食管气管瘘者应禁食,予以全胃肠道外营养,输血浆、全血等。可在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前提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食管狭窄时可行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有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时手术治疗。第七节食管 -贲门粘

16、膜撕裂综合征【诊断】1.90% 以上病人有腹内压骤然升高的病史,如反复而剧烈的干呕、呕吐或咳嗽,顽固性呃逆,上腹部钝性创伤,负重,分娩等。2.多数病人常在干呕或呕吐后发生呕血或带血丝的内容物,有时可伴轻微腹痛。一至数日后出现黑便,若出血量大者偶可出现休克。3.出血量中等以上时,可能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肠鸣音活跃。4.部分病人血红蛋白下降。5.胃镜检查:于食管胃连接部稍下部见有单条或数条粘膜撕裂及活动性出血。4872h 后复查,裂变开始愈合,但仍可见周围粘膜充血中裂痕。【检查】1.胃镜,必要时食管钡餐造影。2.必要时腹腔动脉造影。【治疗】1.除去病因,呕吐、咳嗽者应对症处理。2.流质饮食,大多数病人出血可自行停止,只需维持血容量。3.胃镜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止血,亦可作电凝或激光止血。4.根据病情亦可给予凝血酶200U ,3/d ,云南白药 0.5g 或卡巴克洛(安络血)510mg 。口服或肌注。第八节食管 -贲门失迟缓症【诊断】1.无痛性吞咽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