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6438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 二 年 级 语 文 科 期 考 试 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分值: 150 分)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 论文 所主张的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儒周敦颐明确 “文以载道” 宗旨, 都不过是 文心雕龙 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 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正是这种阙如, 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 ;更不用说隋唐演义 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

3、,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 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 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

4、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其意义绝对不下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从坚船利炮渐渐地知道了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2 佛学的东渐, 禅宗的兴起, 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

5、话顺流而至,藉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 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 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 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使得美学失去独立意味,使得诗学和文学传统无法进入精神层面,止于世俗的功用。B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一个

6、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后世文学理论都对它有所承传。C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韩愈、白居易等人丰富了这种理论,周敦颐明确了宗旨。D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了心灵的解放,严羽的沧浪诗话藉禅宗之名,挑战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表现人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不再只是宣泄得意或失意,不再纠缠于生存谋略,文学纯粹精神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就得到了体现。B演义小说推崇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等做大事的谋略,其实正是中国文学传统讲求实用和功利、纠缠于

7、生存博弈的具体表现。C.红楼梦以儿女情长式的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来拒绝暴力和权力,以彻头彻尾的悲剧来背离国人崇尚的乐天精神,在审美上具有革命的意味。D. 王国维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不赞同文以载道,提出从宇宙的视野审视文学,打开了中国诗学的眼界,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民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影响,崇拜权谋和暴力,进而滋生出民族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有对人们思想及社会影响的作用。B. 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境地。C. 有力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文

8、以载道”思想,强调“文”是“道”的载体,文学功3 用在于承载、阐明、传达“道”,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之中。D. 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4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47 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

9、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书,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 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 旋授外藩宾佐, 复有以私故细事

10、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宋史列传二十九)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11、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辞曰 / 臣无他才术 / 未知何人误有闻达/ 望放臣还 / 遂其私养 / 晋祖曰 / 朕自知卿 / 非他人荐也 / 俄废枢密院B. 辞曰 / 臣无他才 / 术未知何人 / 误有闻达望放臣还/ 遂其私养晋祖 / 曰 / 朕自知卿 / 非他人荐也 / 俄废枢密院4 C. 辞曰 / 臣无他才术 / 未知何人误有闻/ 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 / 朕自知 / 卿非他人荐也 / 俄废枢密院D. 辞曰 / 臣无他才 / 术未知何人 / 误有闻达 / 望放臣还遂其私/ 养晋祖 / 曰/ 朕自知 / 卿非他人荐也 / 俄废枢密院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

12、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C. 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D. 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行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

13、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B. 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C. 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D. 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7. 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5 分)8. 翻译高中文言文助读中汉文帝誉周亚夫一文中的句子。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5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

14、宋词,回答问题。(15 分)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词人简介】姜夔: (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 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5 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 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 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 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

15、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注】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恶:猛烈,很;禁持:摆布。亚:接近。9. 请简要分析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 分)10. 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5 分)11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首好诗,往往是借草木等以抒发感情,往往是含蓄隽永、缠绵反复的。请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

16、如何含蓄缠绵表达感情的。(5 分)(三)根据课文填空(10 分)12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写古诗文的句子。(1)论语十则中强调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两句是“,”。(2) 长恨歌中从动作情态展示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的句子是“,”。(3) 蜀相中咏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的一句是“” 。( 4 ) 李 白 行 路 难 ( 其 一 ) 中 用 夸 张 的 语 句 写 宴 席 之 奢 侈 的 第 二 个 句 子 是“”。(5) 书愤中的“,”两句用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6)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与鱼我所欲也 “,”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