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6146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徐州 2015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015.5.28一积累与运用( 27 分)1古诗文默写。(10 分,每空1 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A哺( b)育燥(z o) 动隽(ju n) 永脍灸(zh ) 人口B.收敛(li n)愧怍(zu ?) 慰藉(j ) 妇孺(r ) 皆知C.笨拙(zh

2、u ) 饶恕(r o) 酝酿(ni ng) 小心翼翼( y ) D殷(y n) 红愕然(a)庖代( p o)鳞次栉比( zh)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 分)一个有梦想的人,永远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如果失败了一百次,依然有一百零一次的努力。在这样的奋斗者面前,生命闪耀着熠熠的光辉。延安时期,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激情与豪迈,说自己最喜欢一句古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后半句典出庄子,意在告诫自己将来必能大展鲲鹏之志。斯诺把这段采访写进了自己的著作西行漫记中。可以想象,毛泽东。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莲花,不同的是,有的人尽情(绽放开放),向世

3、间播撒美丽与清香;而有的人却关紧(心灵心扉),让花朵枯萎在了自己的心里。? ?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准 ? ? ? ? ? 答 ? ? ? ? ?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第 2 页 共 10 页人生苍茫,最美的风景,在努力的路上。(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 分)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 (3)根据上下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 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分)(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尽管耳聋

4、,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是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B.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是水浒传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C海燕是高尔基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文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句中的“高傲”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海燕的桀骜不驯不屈服的精神 ,借以象征以海燕为代表的革命派, 面对着乌云般的邪恶势力, 不肯屈服勇敢斗争的精神!D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并称“韩柳”。(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5、主人公保尔被视为精神楷模。请结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谈谈保尔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5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 分)据统计, 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与10 年前比增加了2.4 倍。医学证实,雾霾中的微颗粒携病菌进入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炎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人脑功能衰老,引起如肾衰竭等生殖泌尿系统病变,进入心脏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对人体造成直接严重危害。第 3 页 共 10 页二 古诗文阅读( 18 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 题。( 15 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7、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 沾湿 ) 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 年且九十 ( ) (2) 有鹦鹉飞集他山 ( ) (3) 始一反焉( ) (4) 鹦鹉自念( )

8、7. 【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B 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C 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D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第 4 页 共 10 页8. 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9. 这两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都感动了天神,请分别说说他们的什么精神令人感动? (4 分) (二)古诗词赏析。(3 分)10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词的上阕叙事,下阕议论。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B.上阕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接着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C.作者在下阕中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D.结尾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

10、 题。( 15 分)读书关乎心灵胡晓红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第 5 页 共 10 页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

11、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

12、实精到的表述,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

13、和浸润。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略有改动)11. 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4 分)1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6分)13.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 分)A.作者对朋友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热衷于读书,心中非常赞赏。B.成功学著作风靡,成为市场的宠儿,这种现象很让人欣慰,因为成功学著作以励志为目的,逐步建设读者的心灵。C. 博览群书的人,都会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他们都不敢妄自尊大,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他们的精神避免了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D. 真正的成功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

14、的人。走向这种成功的条件是心灵丰盈,意念坚定。第 6 页 共 10 页14. 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 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418 题。( 15 分)清粥作者 :月满天心潘向黎写过一篇小说清水白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个极爱米饭的恬淡女子,她煮出来的米饭,清香四溢,颗颗饱满,光看文字,就让人口齿噙香。白米是如此神奇的食物,既可蒸出筋道饱满的米饭,也能煮成糯软甘甜的清粥。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傍晚,几束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

15、闲的心,简单明了。煮粥的过程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色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地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里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种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地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气,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米的身体里躲了起来。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便会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互不干扰。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枚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