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26125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肥胖病 营养师培训疾病与营养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肥胖病,肥胖病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1、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 BMI体重(kg)身高(m)2 BMI 25时为超重;BMI 时为肥胖;30.034.9为1级肥胖;35.039.9为2级肥 胖;BMI等于或大于40.0为3级肥胖。BMI小于18.5 为体重过低(表明营养不足);BMI=18.524.9为体重正常;2529.9为超重,临床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2.腰围(WC): 测量方法是:双脚分开2530cm,取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缘连线

2、的中点,水平位绕腹一周,皮尺应紧贴软组织,但不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 男性94cm、女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 3.腰臀比: 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 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目前有用腰围代替腰臀比来预测向心性肥胖的倾向。,临床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4、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 判断标准: 10超重; 20 30轻度肥胖; 3050中度肥胖; 50重度肥胖;100%病态肥胖,临床评价肥胖病的常用指标,5.皮肤皱

3、褶厚度: 6.其他指标需要专门的设备。,肥胖的内在原因,1.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可呈一定的家族倾向,遗传因素是肥胖的易发因素,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多后天因素的疾病。2.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瘦素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瘦素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在肥胖人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肥胖的内在原因,3.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 4.脂肪组织的变化:人体脂肪组织有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之分

4、。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储能组织,将过剩的能量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可以无限储存,白色脂肪细胞的大小随储存的脂肪量而变化; 褐色脂肪组织是一种产能器官,当摄食和寒冷环境下,褐色脂肪细胞中的脂肪燃烧功能。肥胖人的褐色脂肪组织功能低下。,肥胖的饮食因素,1.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即摄人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 2.不良的进食习惯 (1)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脂肪是重要的产能营养素之一,因此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2)不良的进食行为:进食时所选择的食物块大,咀嚼少、整个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在单位

5、时间内吃的块数明显较多等。吃甜食频率过多、非饥饿状况下看见食物或看见别人进食也易诱发进食动机、以进食缓解心情压抑或情绪紧张、边看电视边进食、以及睡前进食等。 (3)进餐频繁:,在一天之中进餐26次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 (4)“夜食综合征”:晚上进食。在夜间,人的生理节律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摄人的食物比较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肥胖的其他因素,1.妊娠期营养因素:妊娠期营养对胎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出生体重的影响,一是肥胖母亲与子女肥胖的关系。妊娠最后三个月和生后第一个月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发生肥胖者较少,而妊

6、娠前六个月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肥胖的发生则较高,提示胚胎生长发育早期孕母食物摄人量对胎儿生后的营养状态存在较大影响。 (2)人工喂养及其辅食添加:生后四周内就喂以固体食物结果将造成儿童27.71超重、16.7肥胖。 过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喂养模式均是引起肥胖病的高危因素。 奶中能量较高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增重速度,尤其是生后头六周内喂以高能量奶方将使儿童体重急速增加,为日后肥胖发生打下基础。而高渗奶方则不但可诱发渴感增加水的摄入,而且还会造成儿童在发育早期便养成进食高渗饮食的习惯。,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 1.气喘是超重者的常见症状和特有主诉, 2.关节痛这是肥胖患者最多见的症状。

7、(二)内分泌代谢紊乱尤其是腹内脂肪过多积聚者。1.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者有关,尤其是腹部脂肪量增加明显的患者, 2.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体脂过多尤其是腹部肥胖与排卵功能障碍、雄性激素过多有关。中度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亦有关,肥胖者常伴有月经紊乱。 (三)消化系统的表现反流性食管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是肥胖人群中的高发病。,肥胖并发症,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中阵发性呼吸暂停,往往由其他人首先发现。 下列症状提示可能患该综合征:打鼾、睡眠质量差或出现低氧血症,醒后不能恢复精神。严重时,由于较易发生低氧性心律失常,常可导致患者死亡。也会发生低氧性痉挛。 2.心血管疾病;肥

8、胖者易患高血压、胆固醇升高和糖耐量降低等,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肥胖并发症,3.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危险呈正相关。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随BMI增加而增加,随体重减轻而下降。4.胆石症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34倍,而腹部脂肪过多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则更大。发生胆石症的相对危险随BMI增加而增加。 5.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腹部与胸部脂肪过度堆积,腹腔内压力增加,横膈抬高,膈肌活动幅度降低,腹式呼吸受阻,胸式呼吸也受到一定限制,造成呼吸效率降低,成为低换气状态。二氧化碳潴留,血

9、氧饱和度下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发绀、红细胞增多、意识不清、嗜睡及昏睡等。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综合征,如颈静脉怒张、肺动脉高压、肝肿大、浮肿等。加之肥胖者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输出量与心搏量增加,也会加重左心负荷,造成高搏出量心力衰竭,而导致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膳食与肥胖的治疗膳食疗法,膳食疗法是肥胖治疗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实施膳食治疗的同时也必须辅助以运动疗法、行为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在膳食疗法开始后的12月,可减重34kg,此后可与运动疗法并用,保持每月减重12kg,这样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膳食疗法,(一)节食疗法每天摄入的能量大约在50207530kJ(120018 0

10、0kcal),其中脂肪占总能量20、蛋白质2025、碳水化合物55。 (二)低能量疗法: 1)控制能量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能量25104150kj,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2)适当的营养素摄入比例。 蛋白质占25%;脂肪占15%;碳水化合物占60%。在蛋白质的选择中,动物性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的50左右,烹调油应选择橄榄油、茶油、葵花子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等。 在膳食减肥时,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烟酸等,容易缺乏的无机盐有钙、铁等。多食蔬菜水果、豆类、动物内脏、牛奶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膳食疗法,膳食纤维每天摄入30克左右。相当于500750

11、g绿叶蔬菜和lOOg粗杂粮中含的膳食纤维。 戒酒:1ml乙醇可提供能量7kcal,因此饮酒常常导致摄人的能量过高而使减肥失败。 3)膳食习惯和膳食行为的改变:肥胖者常见的不良膳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特别是晚餐进食过量;爱吃零食、甜食;进餐速度过快等。肥胖者应针对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对于减肥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膳食与肥胖的治疗膳食疗法,(三).极低能量疗法:适用于重度和恶性肥胖患者。每天摄入的能量控制在2510kj以下,也称半饥饿疗法。 通常患者需要住院,在医生的密切观察下进行治疗。时间4周,最长不超过8周。治疗前临床观察24周。 一周内男性可减1.52.0kg,女性

12、可减1.01.5kg。一个月可减710kg。 极低疗法停止后,继续进行节食疗法68周。 不良反应:较重的饥饿感、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症状在治疗开始1周以后逐渐缓解。 在治疗开始后4周,负氮平衡,并且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正常值的下限以下,则应考虑停止极低热能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进行性贫血、肝功能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钙血症、心律不齐等症状,应及早停止极低热能疗法。 治疗后的12年,半数以上患者出现体重大幅度反弹,,运动在肥胖治疗中的作用,运动调节能量平衡:增加脂肪的氧化和燃烧运动调节体脂肪: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活跃骨骼肌增加对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