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6123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概述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 重点与难点: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财政支出的分类方法 特别是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把握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 二、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一)财政支出的内涵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从性质上说,它既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主要手段,因而也是组织财政收入的直接目的。 理解: 1、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的最直接反映。 财政收

2、入财政支出政府职能 财政支出也是政府政策的反映 2、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政府成本 社会成本,(二)财政支出的外延,1、预算内支出。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科教文卫支出 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国防支出 各项补贴支出 其他支出 2、预算外支出。即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3、制度外支出,(三)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指标,1、绝对指标。 2、相对指标。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绝对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绝对额。,第一,从理论上说,为了准确反映政府行为的成本,也为了便于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全面监督,所有为履行政府职能的公共部门支出都应计入财政支出当中,

3、并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各国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统计一般都仅限于政府的预算(内)支出。第二,与一般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的是,财政支出的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财政资金是否付出作为财政支出是否实现的标准。 第三,在统计国家财政支出总量时,为避免重复计算,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不列入财政支出计算范围。,、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将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进行对比,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率)或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绝对指标比较直观,而且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但由于它不能反映财政支出与国

4、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的相对指标是判断政府规模大小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介入程度的一个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标。,二、财政支出增长宏观原因,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 瓦格纳法则 经济发展阶段论 梯度渐进增长论 公共选择增长论,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以绝对额表示的财政支出是增长的。 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趋势 是指财政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趋势。,支出的扩张:纵横比较,美国,英国,横向,表9-1 几个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增长情况,表9-2 主要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瓦格纳法则,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伴

5、随着公共部门特别是国家活动扩张。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瓦格纳的解释,维持性支出: 工业化市场扩张市场管理 经济性支出: 工业化外部性政府干预 社会性支出: 工业化收入提高需求的收入弹性,三个问题,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 相对规模更有意义 连续性还是阶段性? 适用于工业化时期还是长期趋势 需求决定与供给决定? 瓦格纳只是从需求的角度作了一定的分析,有没有其他原因,(二)经济发展阶段论:“马罗”,发展经济学的五个阶段: 早期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和生活质量阶段 每个阶段有不断出现的新的支出需求: 早期: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性支出 中期: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和

6、公共消费 成熟:社会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经济发展阶段论主要侧重于支出结构,返回,图4-2 梯度渐进增长,(三)梯度渐进增长论:“皮魏”,正常时期财政支出会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非常时期,人们可容忍的纳税水平提高,财政支出会跳跃性增长。恢复正常后,财政支出不会回复到战前的水平。审视效应(Inspection Effect) :非常时期人们对过去审视而提高可容忍纳税水平的现象;替代效应(Displacement Effect) :不同时期不同支出项目间的置换现象。,返回,(四)公共选择增长论,选民: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财政幻觉”:投票人不能充分理解政府支出增长时税收的真正含义,从而将选票投给

7、实行高支出政策的候选人。 中间投票人位移:向低收入阶层靠拢 政党、利益集团: 选票最大化投票交易预算最大化 官僚: 效用函数预算最大化“委托代理”信息优势与激励不足,返回,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一) 需求因素 公共商品的需求函数:Dg=f(Y,Pg) 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对公共商品的偏好(二) 供给因素 服务环境 公共商品质量 相对价格效应,对公共商品的偏好,人口统计特征: 人口规模: 对纯公共商品没有影响 对混合商品有一定影响 拥挤函数:Ug=G/Na 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教育、养老 城乡人口结构:城市化、

8、技术进步:双刃剑 要求更多更好的公共品 排他技术进步缩小公共品的范围 偏好的实现:公共选择 选民对财政支出扩大的期望 官僚扩大支出的偏好,(二) 供给因素,公共商品的生产函数 Gi=Hi(Ki,Li)影响公共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服务环境(生产环境)、产品质量、投入品价格等。,1. 服务环境(生产环境) 。,公共商品的生产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环境,即影响生产所需的一组社会经济和地理变量。服务环境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供给曲线来影响公共商品产出的均衡量。 这可以用图4-3表示:,2. 公共商品的质量,需求会随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增长:一是指愿意在同一价格上购买更多的 产品;私人商品二是指在相同需求

9、数量上对产品质量 要求的提高。公共商品,3.相对价格效应:鲍莫尔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部门的成本相对于私人部门的成本更高。 部门的划分:劳动是否是最终产品 进步部门:物质生产部门 非进步部门:劳务服务部门 不同的技术进步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幅 劳动力市场均衡使非进步部门工资率提高,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单位产出劳动成本更大。,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不同的分析目的和标准,财政支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政府职能分类 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 按支出受益对象分类,一、按政府职能分类,一般认为,政府职能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经济和社会。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维持

10、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 这种分类的优点在于可以将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直接联系起来,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明确,也便于公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维持性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持公共安全和宪法秩序的支出。经济性支出:是指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保持经济稳定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社会性支出: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非物质需求而安排的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的事业性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图4-4:政府职能的变化,在不同发展时期,政府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而会使按政府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变化。,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分析政

11、府支出的经济影响。,购买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购买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政府的购买支出主要影响的是资源配置。购买支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挤出效应”。二是“拉动效应”。,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 转移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上。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一个推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越强,反之,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财政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越强。,

12、三、按支出的用途分类,国防支出 国家管理支出 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债务支出 其他支出 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政府支出的具体去向。,四、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一般利益支出: 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的支出 如国防、行政管理等纯公共商品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 指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受益的支出 如由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投资等形成的混合商品支出和转移支出。 这种分类,可以了解财政支出的最终归宿,从而分析财政支出在收入再分配方面的具体影响。,表 3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上述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图45看出:,本章小结,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力进行再分

13、配的过程。依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可对财政支出做出不同的分类。不同种类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了财政支出的结构。按费用类别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实质是反映政府行使的职能。从经济性质考察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自20世纪以来不断上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经历了由上升到逐渐稳定的过程。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从绝对额看逐年增长,从相对量看改革之后持续下降,近几年略有反弹。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已成为一种趋势。,思考题,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比,那个更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规模? 2、“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根据本章有关理论,你认为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

14、因是什么? 5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哪些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速度应当快些? 6从全球范围来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是否有共同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在政府活动扩张论中,解释财政支出长期增长趋势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8在梯度渐进增长论中,替代效应、审视效应和集中效应哪一种效应起决定性作用? 9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财政支出比率为何不断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参考书目:,丛树海财政支出学人大2001 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上财1999 上财公共政策中心1999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财1999 王雍君中国公共支出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0 雷良海财政支出增长与控制研究上财1997

15、冯秀华公共支出财经2000 郭士征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上财1998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州古籍1998 李 杨财政补贴经济分析三联1990,1996年中国财政支出的外延,1996年政府支出总额为1670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4% 预算内支出为7938亿元 预算外支出为3838亿元 制度外支出为4932亿元,占政府支出总额的30%,1998年中国财政支出,国家预算实际支出为13186.88亿元 中央政府预算账户实际支出数是8800.06亿元 给地方政府的补助支出3321.54亿元 地方政府预算账户实际支出总和是8305.49亿元 上解中央政府597.13亿元 (+ )-=3918.67亿元 += 3918.67亿元,图4-3,返回,挤出效应与拉动效应,是否存在挤出效应,关键是公共支出是否引起利率上升;是否存在拉动效应,关键是公共支出是否引起预期投资收益率上升,p2,p1,图1:挤出效应,图2:拉动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