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426038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腰背肌筋膜炎非骨质性病变,属软组织风湿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肌痹。腰背肌筋对人体动静态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担负着不同程度支持力学负荷,若无腰背肌筋的参与,脊椎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腰背肌筋膜是协助肌肉产生动力的结构,具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寒冷、潮湿和劳损所引起的肌筋长期紧张痉挛,血供不足,营养和代谢障碍,肌纤维性变、增厚、挛缩,这是腰背肌筋膜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正气偏虚,腠理空疏,或素体虚弱,劳逸不当,卫外不固,外邪乘虚侵袭,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赵氏 中医以滋补肾阴、调养机理、行气活血为主。,筋膜贴,腰背肌筋膜炎属无菌性炎症,根

2、据经络学说经筋理论,它属筋病,病在经筋。经筋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组织结构。经筋病征多表现为肌肉、肌腱、筋膜、关节、韧带等组织在感觉、运动方面的机能失常。灵枢经筋篇说:“经筋之病,寒则筋急“临床所见,腰背肌筋膜炎的疼痛症状便是寒则筋急的表现。素问o 皮部论说:“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该病传变途径是先皮毛、腠理,后络脉、经脉,即外邪从表浅的皮部和经脉之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入体内。如果皮部卫外功能坚实,外邪就不能得逞。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o 血气形志篇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因此,首选按摩治疗该病是无可置疑的。,以痛为俞和相宜的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两千多年前的灵枢o 经筋篇对经筋病征就提出了“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的治疗方法。“以痛为俞“,即泛指病变之所在,又包含局部取穴的意思。换句话说,哪里疼痛,就在哪里取穴,痛点即病位,病位即穴位。所取之穴,称为“阿是穴“。压痛点是在皮肤上按压反应出来的痛觉或过敏感应,它的周围有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结构。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4、5颈神经组成。竖背肌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血管壁遍布大量植物神经。,在病理变化方面,疼痛与神经、血管、肌肉有密切关系。在选穴方面,除以阿是穴为主外,还结合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适当选择其他一些穴位配合治疗。现代医学认为,按摩疗法作用于神经末稍和毛细血管,在于改善体表循环,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以及组织间的代谢功能。中医学认为按摩主要是在病位循经按压经穴,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阻滞,缓解挛结,剥离粘连,化瘀止痛。手法得宜,也是取得疗效的重要环节。应因人、因时、因病制宜。中医用药之秘,在于量。按摩之巧,在于力度,要恰到好处。对病史短、病情轻、疼痛明显、体质弱者,力度需适当轻柔缓和些;对病史长、病情重,患部麻木不仁,身体较健者,力度需加强,直达病所,力求深透,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