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25660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认识论复习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实践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1、蜜蜂筑巢 2、学生学习 3、农民种庄稼生产实践,二、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特点,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手段,实践的过程、结果,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回事吗?,1、实践提供认识工具

2、 2、实践提高认识能力 3、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认识,实践,客观世界,实践结果,指 导,改造,不符合,符合,错误,正确,认识论原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还要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四、真理的含义,真理是

3、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 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五、真理的特征,1、客观性,2、条件性,3、具体性,最基本的属性,反映的内容,检验的标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当地)历史的(当时)统一。,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地对待错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

4、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随着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发展和完善真理。,六、认识过程,1、反复性 不是一帆风顺的,2、无限性 永无止境的,3、上升性 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 的,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及其特点,含义,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1、

5、来源 2、发展动力 3、标准 4、目的和归宿,1、反复性、 2、无限性、 3、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含义,1、客观性 2、具体性 3、条件性,2、属性,决 定,符 合,认识论原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

6、史的统一。 (2)还要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随着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发展和完善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收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

7、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的特点,真理的客观性,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

8、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