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5215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咳嗽吴艳巧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咳嗽,宁津县人民医院 吴艳巧,概述,1、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2、咳嗽的原因众多,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3、诊治难度大4、误诊、误治严重(5年以上,“支气管炎”,重复检查、抗生素滥用)5、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6、越来越受到重视慢性咳嗽诊治指南,慢性咳嗽诊治指南意义重大,1、克服以往的思维局限,全面系统的认识咳嗽 2、规范了慢性咳嗽合理的诊治程序 3、对不同类型的咳嗽给予了具体的诊疗指导方案,咳嗽的分类,根据咳嗽的病程急性:小于3周亚急性:3-8周慢性:大于8周,慢性咳嗽的定义,通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分为2类1、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2、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

2、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1)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2)咳嗽时间8周(3)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常见病因: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3、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4、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5、变异性咳嗽(AC)6、慢性支气管炎7、气管-支气管结核8、其他:支气管扩张症、ACEI诱发的咳嗽、心因性咳嗽、肺间质病变、心源性咳嗽注:多数咳嗽与感染无关,无需使用抗生素,慎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主要或唯一的症状,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3、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过去也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隐匿性哮喘、咳嗽型哮喘等。,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表现为明显的刺激性咳嗽。(1)干咳为主,早晚加重。有人夜间咳嗽明显,可伴有少许白痰。(2)一般干咳有明显诱因,如感冒,冷空气,异味,花粉,烟雾,霉变物,动物皮毛,季节变化,运动等。(3)病程迁延,常年不愈,有人有季节性。经止咳、化痰、抗感染效果不著,病程反复无常,可自行缓解2、胸透(片)、血相、痰菌等多正常。肺功能大多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PEF)昼夜变异率大于20%3、止咳、化痰、抗炎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4、,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特殊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 这些病人本质是哮喘,因而呈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即病人吸入少量刺激物或过敏源,即引起超于常人的过度气道收缩。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吸入乙酰胆碱,组织胺,过敏源,高渗盐水,氯化钾,蒸馏水等,使FEV1下降20%时的最低积累剂量,缩写为PD-FEV1,或以FEV1下降20%吸入浓度(PC-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的阈值。 阳性标准以组胺,乙酰胆碱20%,则认为其变异率异常,气道反应性增高。 近亦有以晨间峰流速测定代之。支气管扩张试验。如果开始即显示气道有阻塞,则可行此试验,即吸入沙

5、丁胺醇400mg,FEV1升高15%,或者PEF较治疗前增加20%以上为阳性。,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疗原则:对高度怀疑CVA病例,可以按下述方案试验治疗。解痉平喘药,常用的有茶碱(尤其是长效)、2受体兴奋剂(短、长效,口服,吸入剂型), 胆碱能阻断药用的少。抗“炎”药(丙酸培氯米松,氟地卡松等吸入剂;酮替酚、曲尼斯特、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短期内有明显效果者,一般可肯定诊断。 巩固治疗应吸入皮质激素2-3月,总剂量控制在400mg/d,最好控制PEF变异率在15%以下再停止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预后1、治疗效果显著2、未经治疗者,约1/31/2的患者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6、3、与典型哮喘的关系(1)发病机制、治疗基本相同,其气道粘膜病理改变可基本一致。(2)但两者表现不同,可能CVA病变大气道重于周边气道,而大气道咳嗽受体丰富,粘膜下迷走神经更易受激惹,表现为咳嗽症状更重。(3)有人观察到,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的CVA,可能发展为严重哮喘,病理上也出现气道重塑,发展为COPD。,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定义:咳嗽感受器在鼻、副鼻窦、咽喉部分布丰富,鼻部疾病如鼻炎,副鼻窦炎,后鼻道炎引起分泌物增多 ,倒流鼻后或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形成慢性炎症,常年不愈,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咳嗽

7、感受器所致,故建议使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病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除了鼻部疾病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还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喉炎、咽喉部新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目前认为上、下、呼吸道来源一致,发病常常为同时、同源。如过敏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同存者甚多,鼻炎-支气管综合征,Katagener综合症,阿司匹林综合征等均显示上、下气道发病的同源、同步性。 因此鼻-前鼻窦、咽、喉、会厌、声带病变均可引起咳嗽,甚至剧咳、久咳。因此有人称之为“喉性咳嗽”,“咽喉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

8、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临床表现: 一、症状:1、除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外,多数伴咽部不适,异物感,痒感,2、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3、频繁清嗓、咽后粘液附着、鼻后滴流感4、变应性鼻炎表现5、鼻-鼻窦炎表现6、咽炎: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要感觉,7、非变应性咽炎:常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烧灼感,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二、体征:1、变应性鼻炎:鼻粘膜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2、非变应性鼻炎:鼻粘膜多表现为粘膜肥厚或充血性改变3、部分患者口咽部粘膜可见卵石样改变或咽后壁附有粘脓性分泌物三、辅助检查:1、慢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鼻窦粘膜增厚、

9、鼻窦内出现液平面2、必要时作咽鼻粘膜活检。,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诊断:1、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很少咳嗽,2、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粘液附着感3、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炎等病史4、检查发现咽后壁有粘液附着、鹅卵石样表现5、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注意:1、UACS/PNDS涉及鼻、鼻窦、咽、喉等多种基础疾病,症状及体征差异较大,且很多无特异性,难以单纯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做出明确诊断,2、注意有无合并下气道疾病,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等复合病因的情况。,上气道咳嗽

10、综合症(UACS)又称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治疗:原则:根据导致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1、非变应性鼻炎和普通感冒: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2、变应性鼻炎:首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抗组胺药首选第二代,必要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短期鼻用或口服减充血剂,3、细菌性鼻窦炎:抗感染是重要治疗措施,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急性患者不少于2周,慢性患者酌情延长使用时间;长期低剂量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鼻窦炎有治疗作用;同时联合鼻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3个月以上。第一代抗组胺剂3周,减充血剂1周。4、五官科局部治疗,局部手术,激光治疗,鼻窦穿刺,5、咽喉部的

11、清洁卫生。6、镇咳药作为对症治疗。,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定义: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返流进入气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属于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特殊类型。 早期可检测出反流增多,而食道炎不著,其原因可能是抗反流解剖屏障损害,食道清除功能减弱,食道粘膜防御功能下降。因此本属于消化系病。80年代后期人们注意到GER对呼吸道的影响,成为慢支、哮喘、慢性咳嗽的病因。而且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 GERD出现食管外表现的相关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微吸入,另一种是食管-气管反射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两者均可引起气道高反应。GERD:1、非糜烂性返流病(NERD)2、糜烂性食管炎(EE)

12、3、Barrett食管 (BE),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临床表现:典型返流症状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等。部分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咳嗽伴有典型的返流症状,但有不少患者以咳嗽为唯一表现。 呼吸道症状特点:夜间症状重,主要表现为咳嗽,夜间阵咳,反复吸入性肺炎,随消化道症状加重,呼吸道症状也有起伏。一般止咳、化痰、抗感染治疗无效。可伴上腹、剑下不适、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浓茶、咖啡、烈酒可诱发咳嗽,部分人阿司匹林也可诱发咳嗽。,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诊断和鉴别诊断:1、慢性咳嗽,以夜间阵发性咳嗽为主,伴有相应的消化道症状。2、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积分12.

13、7,和(或)返流与咳嗽症状相关概率75%,3、食道-胃镜检查,可见食道炎改变,甚至Barrett食管。4、食管压力测定,压力10mmHg,有诊断意义。5、食道钡餐、核素食道扫描。6、排除CVA、EB、UACS等疾病,7、抗返流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诊断性治疗:对于没有食管PH值监测的单位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慢性咳嗽患者,并具有以下指征者:1、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2、患者伴有GERD症状,如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3、排除CVA、EB、PNDS等疾病,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4、按返流治疗后咳嗽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可诊断GERC

14、,胃食道返流性咳嗽(GERC),治疗:详尽了解病史是关键。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或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高枕卧位、抬高床头。慎用Atropime,异丙肾,安定,茶碱,PGE等可能引起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下降药物;及一切伤及胃粘膜药,如Aspirin等解热止痛药。2、制酸剂: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周方显疗效;质子泵抑制剂首选(奥美拉唑);可应用B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3、促胃动力药:西沙比利、吗丁啉等4、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氢氧化铝5、治疗胃十二指肠基础疾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6、手术治疗内镜扩张。,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

15、,定义: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表现类似CVA 1、慢性刺激性咳嗽,多为干咳,无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监测阴性,PEF变异率正常 4、痰细胞学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5% 5、排除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6、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治疗: 1、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支气管扩张剂无效, 2、常采用ICS治疗,丙酸倍氯米松(每日250-500U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每天2次,持续使用4周以上,推荐使用

16、干粉吸入剂, 3、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mg,持续3-7天,变异性咳嗽(AC),症状类同EB,同样支扩张剂效果不好,而抗组胺药,抗炎性介质药(酮替酚),皮质激素效果好,且与EB一致,气道反应性正常,但痰及BALF中嗜酸细胞不高,可区别于EB。 病人吸入辣椒素等刺激物质反应强烈,提示咳嗽牵张感受器敏感性增高。 1、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2、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3、具有下列指征之一: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性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升高;咳嗽敏感性增高,变异性咳嗽(AC),治疗:抗组胺剂治疗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加用吸入或短期(3-7天)口服糖皮质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