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4923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经辩证2阳明病ppt培训课件(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明病辨证,学习要求:1、熟悉阳明的生理,掌握阳明的病理。2、掌握阳明无形邪热证、有形邪热证、阳明湿热证的辨治。3、熟悉阳明血热证的辨治。,一、阳明病的概念,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二、阳明的生理 (一)阳明的阳气:明,“显著”之意。阳明,指阳气显著,又称“二阳、盛阳”。阳气盛,正气旺,位主里,(二)阳明经络与脏腑:,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脾胃:纳化相依、燥湿相济 阳明的生理特点:喜润恶燥,以降为顺,三、阳明病理,(一)病因 感邪因素 体质因素 治疗因素,来源:,(二)病位胃肠系

2、统 (三)病性里、热、实证,(四)分类 太阳阳明 少阳阳明 正阳阳明,(五)病机阳明病提纲:180条: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胃家实,1、胃家?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经也。”,胃家胃肠系统,2、实,(六)主症1、外症(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2、里症: 大便难 脉大,(七)证候类型,(八)治则,(九)预后,第一部分 无形邪热证 学习要求:熟悉无形邪热证的概念及主要表现,掌握栀子豉汤证、白虎汤 证、猪苓汤证的辨治。,一、无形邪热证(经证)1.概念:指无形邪热炽盛,而无肠中燥屎结聚的证候。,2.基本临床表现:以心烦不得

3、眠,身热,汗出,口渴,小便不利,脉大等症状为特点。,3、常见证:,栀子豉汤证:,(一)条文,7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二)病因病机: 误汗吐下,正虚邪陷 邪热留扰胸膈,郁而不宣。,(三)临床表现: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辨证要点,虚烦失眠、心中懊憹,(五)治则方药 清宣郁热 栀子豉汤,栀子,豆豉,栀子豉汤,苦寒 清热、除烦 利湿,体轻能宣,解表宣热、除烦,(六)临床应用1、心烦2、心悸3

4、、,(七)兼证76、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少气正气不足栀子甘草豉汤 呕胃气上逆栀子生姜豉汤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热壅气滞(影响到肠)清热消滞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八)禁例: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旧微溏”平素大便溏脾胃虚寒,白虎汤证,(一)条文:第219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太阳、少阳、阳明 证候同时出现,食不知味,面蒙油垢,热证,忌用汗法和下法发汗津伤热盛,“讝语”攻

5、下损伤阳气,“额上生汗,手足逆冷”,(二)临床表现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口不仁,面垢,腹满,身重难以转侧,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重证亦可见手足厥冷。,诊断要点,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大渴,大热,大汗,脉 洪 大,(三)病因病机胃热炽盛,充斥内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四)治则方药 辛寒清热-白虎汤,滋阴降火 润燥滑肠,白虎加人参汤证,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6、,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禁忌证,【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口燥渴欲饮、舌上干燥而烦、背微恶寒、脉洪大。,热的问题: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第一组症状,第二组症状,汗的问题:大汗出。,第三组症状,渴的问题渴欲饮水,强调了白虎加人参汤适应证中必须有渴欲饮水这个症状。,伤寒论中涉及到白虎加人参汤适应证的条文,一共有5条,条条提到了口渴。 这说明口渴一症状真可以叫是大烦渴不解。 为什么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口渴这么严重?,原因:热盛伤津,引水自救。,第四组症状,脉洪

7、大 来盛去衰 钱塘江大潮,真正见到四大症的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而不是白虎汤证。,恶寒鉴别,本证内热炽盛,迫津外泄,汗出腠理疏松所致。特点:局限性恶寒,程度轻微,伴口燥渴。 太阳病风寒外束,卫阳闭遏,不能温煦肌肤。特点:周身恶寒。 少阴病少阴阳虚,寒湿不化,背恶寒,伴口中不和,病因病机,胃热炽盛,气津两伤,诊断要点,身热,汗出,渴欲饮水数升,口干舌燥,背微恶寒,时时恶风,脉洪大来盛去衰。,治则方药,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白虎汤加人参汤,临床使用,1.凡白虎汤证津气耗伤严重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白虎加人参汤主诉应为口渴引饮,汗液大泄。 3.凡脉洪大而芤或脉虚数无力者使用白虎加人参汤。 4.凡失血之

8、后(如产妇)使用白虎加人参汤。 5.年老体弱者使用白虎加人参汤。,鉴别诊断,猪苓汤证,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禁忌证),【临床表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舌质红,少苔,脉浮,或见下利,心烦不眠。,病因病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诊断要点,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脉浮。,治疗措施,育阴润燥,清热利水-猪苓汤,五苓散 去桂枝,白术加阿胶,滑石,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鉴别诊断,临床运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高某,女,患

9、慢性肾盂肾炎,因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减退,长期反复发作,经久治不愈。发作时高热、头痛、腰酸、食欲不振,尿意窘迫,排尿少,有不快与疼痛感。,五苓散 猪苓汤,?,第二部分 有形邪热证 学习要求:熟悉有形邪热证的概念及主要表现,掌握三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的辨治。,一、概念有形邪热证是指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而形成的燥屎内结证,又称为“阳明腑实证”或“阳明病实证”。,热证,无形邪热证,有形邪热证,无燥屎,有燥屎,二、临床表现,发热,便秘 腹胀 腹痛,扰神,伤津,不能食喘而不得卧,邪热,糟粕,有 形 邪 热 证,初期,中期,有形邪热证的形成是阳明热邪与糟粕互结的过程。在互结过程中,证候从轻到重,由初结到结

10、聚。其证候发展的终点,是最终的燥热与糟粕相结聚,即形成了有形邪热证。,热盛燥实证,三、证候类型,津伤热结证,脾约证,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治则 方药,(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日晡潮热,谵语,烦躁,腹部胀满坚硬,疼痛拒按,甚至喘冒不得卧,腹中矢气频转,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苔老黄,甚则焦燥起刺,脉沉实或迟滑。,老黄苔,此证为燥屎内结,痞满燥实,属阳邪亢极,阴津将竭。,【重证临床表现】:若热灼神明,谵语如见鬼状,不识人事,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微喘。四肢厥逆,面赤溲赤,脉沉有力,腹满坚痛。,正阳阳明,邪气最盛,病情最重,治疗稍缓,则会急转直下,危象丛生,故在正阳阳明证候中,有三急下之说

11、。,【急下证临床表现】:,(二)辨证要点:1、热型2、神志改变3、腹部症状 4、舌脉,潮热,烦燥或谵语,不大便,腹 满痛拒按,(三)治则方药: 攻下里实,泄热通便 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行气消满,配伍特点,峻下、行气并用,(四)临床运用:1.用于大实大满阳明腑实重证。2.本方有增强肠蠕动功能,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3.可减少肠道毒性分泌物的吸收,抑菌,抗感染,适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期。,痞满实证(小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见于邪热与糟粕互结的中期阶段,与大承气相比,阳明实证俱,但证势较轻。,(一)【临床表现】:潮热,多汗,心烦谵语,小便数

12、,大便硬,腹胀满,或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脉来尚流利(脉滑而疾)。,(二)辨证要点:1、热型2、神志改变3、腹部症状 4、舌脉,(三)治则方药: 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小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小承气汤,痞满为主,(四)临床应用:参考大承气汤证。,燥实证(调胃承气汤证),病机特点:邪热偏盛且与糟粕初结。,从病程方面看,可能是发病日数较短,也可能是刚刚由太阳病转入阳明。 从临床指征方面看,可能是大便的硬结,也可能是不大便的时间较短,还可能是腹胀满的程度不重。,(一)【临床表现】发热(蒸蒸发热)、濈然汗出、心烦不安,腹胀满痛,不大便,舌红苔黄燥。,(二)辨证要点:1、热型2、神志改变3、腹部

13、症状 4、舌脉,(三)治则方药: 邪热和胃,润燥软坚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调胃承气汤,甘草,方剂鉴别,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硝黄枳扑,黄枳扑,硝黄草,峻下,轻下,缓下,(四)临床应用参大承气汤。,津伤热结证脾约证,何为脾约?,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津液输布失调(肠道失以濡润) (但输膀胱)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一、【概述】本证多为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津液,而致胃津耗伤,胃肠干燥,糟粕内停的一

14、种病证。脾之功能为胃中燥热所约束,故又称为脾约证。,二、【临床表现】腹微满,或微痛,大便硬或难,不更衣十日无所苦,小便多,饮食如常,舌质红苔干。,三、【病因病机】 胃热津亏,腑气不通。 四、【诊断要点】大便硬、大便难,腹微满。,【治疗措施】滋液润肠,清热通便麻子仁丸。(麻子仁、白芍、杏仁、大黄、枳实、厚朴、蜂蜜),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若患者自觉有大便之意而不能排解时,可用蜜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 若津亏而有热者用猪胆汁灌肠。,【临床应用】 虚人及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 痔疮便秘等属于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者。,第三部分 阳明湿热证 学习要求:熟悉阳明湿热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候类

15、型,掌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的辨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燥,喜润 恶燥,以降为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主湿,喜燥 恶湿,燥湿相济,从燥化,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实热,津伤,从脾、从湿而化,阳明湿热证,脾阳不足,一、病因病机湿热内阻,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 中懊憹者,身必发黄。(阳黄),二、临床表现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或偏于表者见无汗、身痒、起皮屑;或见腹微满,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无汗,渴引水浆或便秘;或见心烦懊憹,口渴。,三、诊断要点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四、证

16、候类型:,(一)湿热偏表发黄证:,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外有表邪,湿热在里,1、临床表现,恶寒发热 无汗,身痒,身黄、小便不利,辨证要点,身黄,无汗,身痒,3、治则方药 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退黄(表里双解)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杏仁、赤小豆、生梓白皮、生姜、甘草、大枣),发汗解热,麻黄,连轺,杏仁,开宣肺气,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外散 表邪,内清 湿热,4、临床应用:急性黄疸初期荨麻疹、慢性肾炎等,(二)湿热偏里发黄证:,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