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46755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产时并发症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pt培训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的预后因失血的多少、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有差异,如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属于中医的“产后血晕”范畴,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 子宫收缩乏力 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1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紧张或胎位异常,致使产程延长,产妇体力衰竭;使用过多镇静剂。 2局部因素 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胎儿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血窦开放不易

2、关闭。 3产科因素 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均可引起子宫肌层水肿或渗血,使子宫不能有效收缩止血。 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 产后30分钟胎盘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导致产后出血。 胎盘剥离不全:宫缩乏力,胎盘剥离不全,因部分胎盘尚未剥离,影响子宫收缩,剥离面血窦不能完全关闭而出血。 宫缩乏力:导致胎盘剥离后仍滞留在宫腔内未排出,血窦不能完全关闭而出血。 胎盘嵌顿:发生于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内口附近痉挛性收缩,导致已完全剥离的胎盘嵌顿于收缩环之上,影响子宫收缩出血。 4胎盘粘连或植入 多次刮宫或子宫内膜炎症,使某部位子宫内膜生长不良发生。完全性粘

3、连或植入因未剥离无阴道出血;部分胎盘粘连或植入因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引起致命性出血。,5部分胎盘残留 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软产道损伤 因宫缩过强,急产、阴道助产操作不当,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阴道裂伤可达穹窿,宫颈裂伤延伸至子宫下段,甚至形成阔韧带血肿。 凝血功能障碍 在排除了以上导致子宫出血的原因外,还需考虑全身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重症肝炎等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及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妊高征、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等影响凝血功能。二、中医病因病机 导致血晕的病因病机,有虚实二证。虚者属阴血晕亡,心神失守。实者为瘀血上攻,扰乱心神。 1血虚气脱 产妇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

4、以致营阴不夺,气失依附,致血晕。 2瘀阻气闭 产后胞脉空虚,感受风寒、寒邪乘虚而入胞中,寒凝瘀滞,气血运行失度,扰乱心神,而致血晕。,临床表现,产后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多量出血,血压下降出现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易并发感染。根据病因不同,其表现亦不一样。 1子宫收缩乏力 常有总产程延长或第一、第二产程延长,胎盘未剥离前,可无阴道出血,胎盘排出后,阴道出血多,但常呈间歇性。有时血液潴留于宫腔,按压宫底有大量血液涌出。出血多时,可因急性失血出现面色苍白、心慌、胸闷、脉细速、血压下降的休克症状。 2胎盘因素 胎盘未娩出前出血先考虑是否为胎盘因素所致。应行阴道检查,当手进入宫腔觉胎盘部分粘连于宫壁,

5、其间有空隙可逐步剥离取出则为胎盘粘连;胎盘不全剥离或滞留宫腔可表现为胎盘未娩出,阴道出血量多伴宫缩乏力,如宫颈口大部分关闭,开启部分被胎盘堵塞,多为胎盘嵌顿。 3软产道裂伤 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不止,色鲜红,有时表现为少量持续出血。检查子宫收缩好,软产道见有裂伤。,宫颈裂伤一般是纵形裂伤,撕裂常在3点、9点处,深时可达穹窿部;阴道裂伤常发生在阴道侧壁、后壁、会阴部,有时数处裂口到达穹窿;会阴撕裂根据裂伤的程度分为3度:I度裂伤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但未达肌层。度裂伤累及会阴体肌层,阴道后壁粘膜。度裂伤肛门扩约肌断裂,有时裂伤严重,撕裂继续向上累及阴道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前壁(图15-1)。,

6、会阴I度裂伤 会阴II度裂伤 会阴III度裂伤图15-1会阴裂伤,4凝血功能障碍 表现为子宫出血不易止血,除子宫出血外,常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检查凝血因子如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时间等可见异常。,诊断,辨病要点 根据新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诊断即可确立,其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而异。 辨证要点 本病是以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目眩,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重者晕厥不知人,甚或昏迷不醒为临床特点。关键在于辨清虚实。如伴阴道流血量多,面色苍白,心悸愦闷,眼闭口干,冷汗淋漓,舌淡,脉微欲绝为血虚气脱;如产妇刚分娩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少腹疼痛拒按,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

7、舌均紫,脉涩为瘀阻气闭。 失血量的测定及估计 称重法:将分娩后所用敷料的重量减去分娩前敷料的重量,为失血量(血液比重为1.05g=1ml)。 容积法:用专用的产后接血容器,将收集的血用量杯测量。 面积法:将血液浸湿的面积按10cm10cm为10ml,15cm15cm为15ml计算。 【治疗】 本着“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预防产后感染。,西医治疗,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及应用子宫收缩剂 对产程较长,胎儿娩出后有可能子宫收缩乏力者产后即协助按摩子宫,方法:以一手放在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另4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图1

8、5-2);应用双手压迫法,即在外阴消毒后,一手握拳伸入阴道置于前穹窿,另一手在腹壁按压子宫体背部,子宫在两手压迫下,出血可明显减少(图15-3)。在按摩的同时经静脉推注缩产素10U,对无心脏病患者可同时肌肉注射麦角新碱0.2mg。对出血多者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以5%葡萄糖500ml作静脉滴注,加入缩产素20U,保持子宫持续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图15-2 经腹壁按摩子宫 图15-3腹部阴道两手按摩子宫,2宫腔纱布填塞 具体方法是用纱布条经子宫口送入宫底按次序紧密填塞,不要留下空隙,以免未填塞到的部位继续出血,造成实际出血而又未见出血的假象。24小时后取出纱布条,取出前先肌注宫缩剂。 3子宫动脉结

9、扎 经阴道:用两把长鼠齿夹住子宫颈前后唇,向下轻轻牵引,在两侧阴道部宫颈上端缝合,深度约0.5cm,结扎子宫动脉上行走;经腹部:如子宫动脉结扎无效,立即经腹部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处,即子宫下段水平,缝过子宫肌层结扎,注意输卵管走向,勿伤及。若子宫收缩即为有效。 4髂内动脉结扎 先扪清髂总动脉,入骨盆向内下分为髂内动脉,分离,结扎。本法除立即减少出血外,还可争取时间纠正休克。 5子宫切除 经上述处理,子宫出血仍难以控制,为抢救患者生命,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及时作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切除术。 胎盘因素 胎盘已剥离但未排出,用上述按摩子宫法按摩子宫,轻轻牵拉脐带娩出胎盘;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需探明

10、宫腔情况,徒手剥离、取出胎盘;胎盘植入时多采用手术切除子宫;胎盘部分残留者行钳刮出。 软产道损伤 1宫颈裂伤 怀疑宫颈有裂伤,在严格消毒下充分暴露宫颈,用卵圆钳夹住宫颈前唇稍牵拉,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检查宫颈裂伤及出血的部位,如撕裂浅,无活动性出血不需缝合;出血多裂伤深,须间断缝合:在撕裂两侧下端用卵圆钳夹住,从裂口顶端稍上方开始缝合,最后一针距宫颈外口端0.5cm处,以避免以后宫颈口挛缩狭窄。 2阴道裂伤 分娩后常规检查阴道有无裂伤,从裂伤顶部开始缝合,不需遗留死腔,也不能穿透直肠。如发现阴道血肿,行切开血肿清除术,彻底止血,缝合后可置橡皮引流。 3会阴裂伤 应仔细检查分度。正确辨认局部解剖关系

11、,及时、正确进行修补缝合。 凝血功能障碍 针对病因治疗,如血小板减少可输血小板,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输新鲜血等。如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参照相应章节处理。,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1血虚气脱 证候 产时产后流血过多,突然晕眩,心悸烦闷,甚昏不知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眼闭口开,手撒肢冷,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治法 益气固脱。 方药 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人参 附子 或采用肤阳救脱汤(中医妇科治疗学):高丽参、熟附子、黄芪、浮小麦、乌贼骨。 2瘀阻气闭 证候:产妇分娩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少肢陈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有少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唇舌紫黯,脉涩。 治

12、法:行血逐瘀。 方药:夺命散(妇人大全良方)加当归、川芎。 没药 血竭末 或采用黑神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琥珀:熟地黄、黑大豆、当归、肉桂、干姜、甘草、白芍、蒲黄。, 针炙治疗 1取穴 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刺法:针刺补法,并炙。 配穴:出血加隐白,大敦;心悸怔忡加神门、郄门。 2取穴 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配穴:昏厥加人中、百会、十二井;小腹疼痛拒按加归耒;心下急满加幽门、石关、巨阙。牙关紧闭加太冲、合谷、颊车。 【预防与调护】 1、对不宜继续妊娠者,必要时应在早孕时终止妊娠。 2、正确处理产程,预防产程延长,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产道及胎盘。 3、产后2小时内在产房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4、严密观察产妇的面色,血压、呼吸、脉搏及全身情况,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