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4643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明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ppt培训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北京教育学院高明书2011-8,主要内容,一、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二、 儿童认知与人格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三、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 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低级高级简单复杂量变质变,(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与学习 两个条件相互依赖 不可过分夸大,不可偏废,格塞尔的自然成熟说,格塞尔(美 A.Gesell,18801961)认为成熟(由内部因素控制)决定机体发

2、展的方向和模式,环境只是支持、改变和控制儿童的成长(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双生子爬梯实验,双生子爬楼梯研究,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婴,都没见过楼梯 48周:对T进行每天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连续6周。 53周:对C开始训练,连续2周 55周:T与C能在10秒内爬完这5层楼梯,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并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imprinting)”。 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3、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2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岁以前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二、 儿童认知与人格

4、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皮亚杰(J.P.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主要贡献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空、几何、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已成为当代儿童与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皮亚杰一生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 主要的著作有: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 智慧心理学(1947) 发生认识论导论(19451950) 儿童的道德判断(1952),1.认知发

5、展的机制,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2. 认知发展阶段 Four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1)感知运动阶段 0-2(Sensorimotor stage ) (2)前运算阶段 2-7(Pre-operational stage ) (3)具体运算阶段 7-11(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 (4)形式运算阶段 11-16(The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 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转,儿童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

6、心理特征。 在人的一生发展历程中,人格的建立和发展贯穿始终。人们在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建立改造自我,形成人格。 人格的发展受到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习俗的制约。,人格发展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 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研究对象是非正常人(反常人扩大化),研究内容属于非传统正常心理学课题或有意的心理现象,而是探讨无意识、情欲、动机、人格等更深层内容(无意识心理学

7、)。 代表人物还有阿德勒、荣格等,主要著作有: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主要内容,1. 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2.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生物本能;早期经验 3.人格发展的阶段: 口腔期(Oral Stage)(出生-1.5岁) 肛门期(Anal Stage)(1.5-3岁) 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潜伏期(Latency Stage)( 6-12岁) 生殖期 (Genital Stage) (12-20岁)

8、,(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The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里克森(Erik HomBerg Erikson,1902-1979)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 “同一性之父”,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危机是青少年必经的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逐渐形成自我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影响人格发展因素:自我、社会文化 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冲突,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

9、发展的前提。 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人格发展八个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basic trust versus basic mistrust)。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initiative vs guilt )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industry vs inferiority)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Identity VS Role c

10、onfusion ),(6)成年初期: 1824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 (Intimacy VS Isolation) (7)成年中期: 2565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 (8)成年晚期: 65- 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 (Ego integrity VS Despair),三、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三)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小学生是指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儿童 心理学上称之为童年期或学龄初期 主导活动是学习,1 认知的发展,感知: 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

11、,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渐次增强。,注意: 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有意注意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的情绪特征明显,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情绪特征明显。中年级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情绪特征仍比较明显。高年级有意注意由被动到主动,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了较大提高,甚至有了内隐性。,记忆: 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 意义识记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识记的地位。 抽象记忆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地位。,思维: 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12、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通过学习知识经验,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概念、定理、规律,促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 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概念的掌握趋于丰富、精确和系统 判断、推理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 思维的品质如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提高,低年级对事物的概括多是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判断和推理大多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的。 中年级对事物的概括直观形象水平虽然仍占重要比重,但抽象成分有所增加。对事物间的关系认识日益深入。 高年级思维的概括水平处于本质抽象水平,四年级是关键时期。推理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想象: 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增加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以无意想象为主

13、 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想象与现实混淆,出现说谎行为 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创造性想象显著发展,晚期对自己的生活前途已开始出现初步的幻想,2 情感与意志的发展,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社会性道德感的比重逐渐增加,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意志品质发展 目的性,表现在已能逐渐确立长远的行动目标,而不为直接目的所左右 自制力和独立性,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果断性、坚持性较差,往往在“果断“中显出盲动。在坚持中表现出对教师或家长帮助的依赖。,3 个性心理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个性特征 逐步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

14、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一定态度 意识倾向性的发展,在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自我意识的批判性和自我评价的内容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 学习兴趣逐渐分化、稳定,个人志向从直觉的、幻想的、易变的,逐渐分化、稳定且富于理性。,(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人生中最关键、急剧变化而又最富有特色的时期,是黄金时代的开端 初中学生一般是指岁至岁 在身心发展上处于由儿童向青年初期过渡。与小学时期相比,在许多方面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不同。,学习任务明显加重,活动范围显著扩大,所接触的人和事也日益增多。 生理上,生长的“第二次高峰“ 心理断乳期: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独立性和依

15、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突出的时期 自我意识觉醒:“成人感”逐渐增强 开始意识到自已的地位和责任。 对形成个人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性意识的觉醒:,1.认知发展特点,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感知觉的能力增强了,能够比较自觉地按一定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观察自然与社会现象,亦能抓住事物的某些本质特征,也提高了对事物的概括能力。 注意力比较稳定和集中 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不受各种无关的刺激的影响,专注地去学习既定的内容。同时注意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的水平在提高,意义记忆、抽象记忆显著发展 主要依靠意义记忆 抽象记忆的能力也开始发展起来,逐步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16、 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使记忆有更加明显的目的性。无意识记忆虽然存在,但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已不是主要的了。,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与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密切配合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也有发展,但很不成熟,主要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常常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看不到事物间的依存和联系。 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2.情感意志的特点,富有朝气,热情活泼,丰富强烈,常冲动,情感上的两极性表现明显 好交往,有强烈的友谊需求 性意识的觉醒,3.个性特点,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个性处于“动荡”之中,极不稳定 犯罪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自我意识加强,“成人感”突出 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 萌生理想,带有很多幻想色彩,对某些人物产生崇敬,自我同一性,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有何地位、将来会怎样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历程的体验。 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具体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