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24428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培训(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消防知识培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1、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2、多工种交错重叠施工,明火作业频繁3、施工区域点多面广4、为了赶进度、赶工期,不断增加作业人员,而且人员流动性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1、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由于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往往交叉作业,因而施工现场的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工地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线路现象较为普遍,随时都有会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场线路移动多,防水不良,致使电气线路极易发生短路、漏电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等。,2、动用明火频繁,不规范现象突出现场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支

2、架等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电焊、气割施工。施工工人有的无证上岗,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另一方面电焊、气焊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电焊火花飞溅、散落,很容易引燃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3、人员集中住宿,且住宿环境隐患较多职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室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物较多,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突出。有的工人使用电暖器等取暖,用电炉做饭等现象较多,火灾隐患严重。(如长春万达工地火灾),4、易燃可燃物材料多且不规范存放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漆、塑料制品、装饰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房之间,建筑材料堆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

3、至有的材料直接堆放在消防车通道上。,5、分包施工单位共同作业由于施工单位多层转包或转包给多个施工队伍,造成消防主体不明确,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脱节,给消防安全埋下隐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状分析,1、部分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2、雇用临时工人流动性大,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3、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可燃材料随意堆放,缺少必要的消防器材4、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5、危险物品库房混用,大量事实证明: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隐患一般都是由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造成的。,(一)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危险性,1、施工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职责、专

4、业规范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思想麻木,对工人违章操作现象视而不见。,2009年“2.9”央视新址配楼火灾为例,央视未经审批便擅自燃放烟花,有关人员还“不顾民警劝阻”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有关人员消防管理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的问题。,2009年“12.28”长春轻轨三期一个站台发生火灾,火灾起因是施工工人用帆布取暖,不小心点燃帆布。,2、素质参差,引发火灾因素多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差,对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既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又不会报警,更不知道如何进行人员疏散,自防自救能力差。,3、违章操作,频繁引发火灾

5、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许多的电气设备的自身使用故障率也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对合格电气设备来说,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操作,它就能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程度。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中往往马虎大意,或由于违规操作、或由于对设备使用不熟练误操作、或由于随意拆装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案例不胜枚举。,2010年“11.15”上海静安高层住宅火灾,火灾起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焊渣引燃下层脚手架堆放的聚氨脂材料和外墙脚手架上的尼龙网导致大火。,4、容易恐慌,导致更大伤亡 人员在火灾撤离逃生时具有明显的共性,即在恐烟性、恐热性、向光性、向阔性等行为心理驱使下,往往辩不清方向,失去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6、,产生聚集现象发生人员的拥挤、践踏、造成人为堵塞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二)管理因素造成的火灾危险性,1、施工现场作业面建筑工地的场所是固定的,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消防安全的管理难度。,2、施工进度影响施工一旦施工工期紧,许多施工单位就会只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不重视消防安全。,3、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组织机构。许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大部分单位没有制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没有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消防安全教育及宣传,导致员工消防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造成消防制度落实不力。,4、临电管

7、理不到位临电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电气线路超负荷,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5、消防器材配置不足因为主观意识上存在临时观念,单位舍不得投入资金,必备的消防器材购置、配备不足,甚至形成“空档”。,有些施工现场虽配置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置,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6、消防水源设置不足一般施工现场大多只有临时消防水源,且也有统一规划的市政给水管网,但因为尚未开通使用等原因,往往不能保证正常的消防供水,不适应扑救火灾的需要。,7、消防通道堵塞

8、施工现场多数没有围栏,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已建成的相邻建筑物外侧采用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致使消防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于接近,妨碍消防灭火的进行。,建筑工地消防安全5措施,1、宣传到位根据建筑工地防火实际情况,施工单位编辑印刷防火宣传画册,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介绍一些消防知识、火灾案例。,有条件的施工工地,还可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习,对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常识及灭火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建筑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逃生基本知识,能自查常见的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2、制度到位施工单位要强化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各项

9、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开展定期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行严格管理。,3、责任到位要成立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单位全面负责、层层落实到位的消防工作网络。同时按照机关、

10、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3号令),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责任到人。,把防火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季度、年终考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4、设施到位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防火监督人员要加强巡查力度,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占用消防通道。,施工现场还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在建筑工程平地阶段按照总平面设计设置室外消防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

11、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在附近设置消防水池。同时施工现场应配备必须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在明显和方便取用的地方设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方便提取。,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应当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加强施工人员的宿舍管理,宿舍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暖器要注意周围近距离内不要放置可燃物,无人时要关闭电源等。,5、监督到位防火监督人要定期对在建工地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抽查。与施工单位签订消

12、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布置的合理性、功能的划分,相关的防火措施、防火间距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指导施工现场负责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对工人宿舍、用火用电、器材配备等方面存在隐患,责令整改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加大违反消防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发生火灾的工地及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6.3.1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规定:6、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1个监护人。,6.3.3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规定:4、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距离不应小于10m,施工现场交叉作业面多,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消防意识薄弱,存放易燃易爆物多等等的消防隐患多不胜数,只有规范化管理、制订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订适合的应急疏散预案,才能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才是硬道理!,THE END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