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42338 上传时间:2017-03-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及用药原则 儿科临床工作特点 儿科,中医称 “哑科”。因病儿不会诉说病史或说不清、说不准病史,故有此称。中医有句话: “宁医 10 个男人不愿医一个妇人,宁医 10 个妇人不愿医一个小儿”。可见做一个好的儿科医师是那么的不易。一个优秀的儿科医师,必须具备“三心”,即 :爱心,细心,耐心。 爱心 细心 耐心 爱 心 不分尊鄙,不分贵贱,象父母爱儿女,象兄长爱弟妹那样爱病儿。 细 心 要很仔细的观察病儿的表情,病容,认真检查各系统,特别是心、肺 、肝、脾。耐 心 不要因患儿不合作,啼哭就感到 不耐烦,要尽量争取家人配合,要 学习一些儿童语言。一个优秀的儿科医师,必须具备较全面儿童心

2、理学知识,根据不同年龄小儿的心理学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查,诊疗。询问病史或检查前最好先取得患儿的信任,如谈他 (她)们的爱好,与他 (她)们交朋友,穿工作服最好有些色彩甚至用花布做工作服。一个优秀的儿科医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生理学、病理学知识,必须注意知识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少走弯路,有些东西要背熟,如各种急症处理药物。儿科的服务范围 传统的范围是 0 - 14 岁,但整个围产期儿科医生也应经参与指导,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儿科的服务范围应达 18 岁,因为 18 岁以前的青少年仍在生长发育,不能单纯的以成年人等同。儿科的药物使用原则 一、儿科药物应用特点 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方面都处于不断

3、发展的时期, (尤其新生儿),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付作用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儿科药物应用特点 对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儿更为敏感,小儿疾病大多危重而多变,因此选择药物须非常慎重,确切,剂量要恰当。(一) 体内代谢 1 、吸收2 、分布3 、排泄吸 收 快慢顺序:静脉肺泡 (气雾吸入)肌肉或皮下注射粘膜给药 (口服、直肠、舌下给药)皮肤给药。分 布 药物吸收入血后,分布并不均匀,不同的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别的亲和力,如碘能浓集于甲状腺中。药物分布到作用部位,须透过有同的屏障,如毛细血管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分 布 脂溶性小分子药物易透过毛细血管壁,水溶性药物不

4、易透过血脑屏障,有些药物小剂量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大剂量时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如青霉素。分 布 解离型的高脂溶性药物巴比妥类易于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亦影响药物的分布;结合率高,难透过血脑屏障,结合率低,易透过血脑屏障。排 泄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小儿应用肾毒性药物应特别注意 (如氨基糖甙类),部分药物经肝脏代谢,新生儿肝酶不健全,使用氯毒素易致婴肝综合征。排 泄 有些药物易经乳汁排出,如吗啡,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某些药物以原型经肾脏排出,故年龄越小,尿量愈多,排泄愈快,剂量就偏大,如青霉素、强心甙等。(二)小儿药物的合理使用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药物合理

5、使用的目的是要求在药物治疗中获得最大的疗效和最大的安全,要达到这些效果,必须做好如下几点:1、准确诊断 诊断无误,才能用药精确。2、 药物的选择 关系到药物治疗的好坏和成败,选药前根据诊断考虑 : 是否有用药必要,可用可不用者,不用。不可乱 “补”,乱用 “贵药”、“新药”,或采用撒网疗法。 了解所用药物的理化性质,毒副作用和其它不良反应 (如过敏、耐药性、成瘾性)药物疗效与安全度,权衡利弊。尽可能使用确有疗效而又价廉易得的药物。注意药物禁忌症。同时考虑给药途径。合理用药的共同评价标准应是 “四性”即 : 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节约性。(三)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1 根据体重推算儿童剂量 即公

6、斤体重公斤剂量,较常用;可采用归纳法记忆。如非那根、冬眠灵、麻黄素均为 1mg/次 , 希刻劳、先锋、头孢塞肟钠均为 30 40mg/日。2. 根据成人剂量计算小儿剂量 =160成人剂量3.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少用,但较精确(四)药物的毒副反应 1、各系统的毒副反应 消化系统:常见有恶心、呕吐,如阿斯匹林、红霉素 肝损害:丙戊酸钠 (可致死)抗种瘤药。肾损害: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 B 。神经系统损害:胃复安可致机体外系反应。氨基糖甙类、速尿有一定的耳毒性。血液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阿斯匹林可致缺血铁性贫血,病毒唑可致白细胞减少。 循环系统反应:钙剂静注可致心

7、律失常以致停搏,安定静注过快也可引出心脏骤停。2、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率居各种药物过敏反应的首位,其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也高,其它药物。如促皮质素、中草药类剂也可产生不同表现的过敏反应。3、致 畸 某些药物如四环素、雄激素、抗癌药可对胎儿产大不良后果,致畸。4、致 癌 有的药物可诱发恶性肿瘤,如氯霉素易致白血病,苯丙胺、苯妥英钠易致恶性淋巴瘤。(五)药物的滥用 药物可产生有利于机体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产生一些不利于机体副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目前滥用表现在:1 、 抗生素的滥用 目前最普遍且很严重,滥用的结果可引起毒副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故抗生

8、素使用应注意。 强调综合治疗。 严格掌握适应症。 用量应适当,疗程应足,严重感染可联合用药,切不可用时滥用3抗生素。2 、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过量或过频使用可致出汗多,虚脱,甚至可致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等,部分可致溶血。3 、 激素滥用 较普遍,特别是个体诊所,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致免疫功能低下,类皮质功能亢进的不良反应。4 、 补药的滥用切忌滥用补血药,鱼肝油,钙剂,过量可致中毒,如维生素A 过量可致前囟隆起,维生素 维性增生等。中药及中成药滥用现象较普遍,大多家人均认为中药 “有益无损”,其实中药也有很多副作用,如朱砂安神丸可致汞中毒,六神丸含蟾酥,服用过多也可中毒,长期服用人参制剂易致小儿早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