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飞鱼 文档编号:542322 上传时间:2017-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二 0 一四年五月五日精密铸造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名称:模具制造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电话:三、建设地点:四、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 6667 平米,新建办公楼 500 平方米;新建厂房 10000 平方米,物资仓库 2000 平方米。形成年产 4000 套模具和 3000 吨汽车配件的铸造规模。五、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背景: (一)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它作为重要的生产装 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由于模具生产要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如 技术、计算机网 络技术、激光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及敏捷制造技术、高速

2、加工及超精加工技术等等,因此,模具工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现代模具是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我国模具制造业的现状。我国模具工业近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万多家,从业人员约 50 多万人,2014 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产值不断增长。 在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 20 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

3、型企业,多数只有几十名职工,百十万产值,自有资金有限,靠自我发展很困难。 近年来, 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 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三资”及私营企业发 展迅速;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三)2013 年模具制造行业的特点。一是各地政府对模具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关注。 许多地方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模具工业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了模具工业园 区的建设。已有的园区进一步扩大,新的模具工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以利带动地区模具及相关产业链乃至制造业的发展,有些高科园内

4、模具企业已占有相当的份量,像天津高新区就有 40 多家模具企业。二是外资及社会投资模具产业增长显著。许多地方加强了吸引外资及合资投入模具工业的工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外资、合资模具企业进一步增加,如苏州昆山模具园区,60%以上是 外资企业 。大连模具园区到日本、韩国招商。而有些地区高科技园内 模具企业已占有相当的份量,像天津高新区有 40 多家模具企业。由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拉动,社会投资模具产业有所加强。从地区分布来说,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 地区(模具产值已占全国总量的 70%左右)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较为集中的省份是广

5、东和浙江。我国模具总量虽然已位居日、美、德之后,但设计制造水平 在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落后许多,也要比英国、 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新加坡等有差距。(三)模具制造业的落后与差距。1总量供不应求、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其中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严重不足, 大量进口。 国内模具总量中属大型、 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不足 30%,国外在 50%以上。2企业组织结构都不够合理。我国模具生产厂点中多数是自产 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高达 60%左右,国外 70% 以上是商品模具;专业模具厂也大多数是“ 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国外模具企 业

6、是“大而专”、“ 大而精”。 3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技术结构、模具产品水平比国际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水平长许多。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对后续使用模具制造制件的工艺(如冲压工艺)理解上,在模具设计上;在加工中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模具的复杂程度上等。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由于模具行业是微利行业,因而总体来看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至使科技进步的步伐跟不上模具市场的需要。虽然国内许多企业已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率和 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

7、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开发能力较差,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经济中常处于被动地位。 4. 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经济效益欠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如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 异常短缺,高级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也较低,我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 1 万美元左右,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 1520 万美元,有的达到 2530 万美元。我国模具企业大都微利,缺乏后劲。 5与国际水平相比,模具企业的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易被发现,管理落

8、后易被忽视。国内大多数模具企业还沿用过 去作坊式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还不多。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在模具企业应用现在刚刚开始。6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由于长期以来受“ 大而全 ”“小而全 ”影响,模具专业化生 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 商品模具只占 40%左右, 其余 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 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20 年来我国模具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模具的 很普遍,在积极

9、推广。如今我国生 产的模具精度已达到微米级,与 20 年前相 比 ,模 具 寿 命 提 高 了 几 十 倍 ,模 具 生 产 周 期 缩 短了 约 3/4,模具的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从几乎是零,达到 45%左右。 20 年来我国模具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模具的 很普遍,在积极推广。如今我国生产的模具精度已达到微米级,与 20 年前相比,模具寿命提高了几十倍,模具生产周期缩 短了约 3/4,模具的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从几乎是零,达到 45%左右。20 年来我国模具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模具的 很普遍, 在积极推广。如今我国生产的模具精度已达到微米级,与 20 年前相比,模具寿命提高了几十倍,模具生产

10、周期缩短了约 3/4,模具的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从几乎是零,达到 45%左右。 20 年来我国模具人才的培养也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20 年前我 国大专院校都没有设立模具专业的,而如今,已有六、七十所大专院校设立了模具专业。中国模协在全国建有 38 个模具人才培训基地, 是中国模协的人才培训基地之一,自然肩负着软件的推广、软件的二次开发及人才培训。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落后与差距和希望来分析整个市场,模具制造业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项目选址在铜闸工业园区既是填补该地区该行业的空白,同时也是更好的配套含山县精密铸件和大力发展模具制造行业的人才提供了平台。六、项目建设工期项目计划从 2014 年 6 月至 2

11、015 年 3 月结束,总工期 9 个月。七、产品工艺流程及设备模具工艺流程:(三维设计) (母模加工) (铸造模坯) (数控加工)(模具抛光) (模具装配) (成品出厂)模具产品:以机械加工、铸造、制造高精度铸造模具、铝压铸模具、压制模具、冷冲压模具为主,同时兼营各种生铁铸件产品开发、研制、加工。汽车冷挤压模、 冷冲模、发泡模具、 门体冲切模具、 箱体冲切模具等。汽车配件工艺流程:备料 造型 开炉 提取毛坯件 抛光打毛 金加工 检验 做漆 成品 入库 。汽车配件产品:汽车发动机缸盖、飞轮罩壳等产品。设备清单:品名 型号 功率 台数中频电炉 75000抛丸机 5磨光机 250 3磨具精雕机 8

12、00*700 18数控铣床 1600*1200 37数控车床 6140 普车 630 15摇臂钻 350 6八、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 5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500 万元,流动资金 500 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 1000 万元,其余为企业自筹。九、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方面:项目预计投产后,拟形成年产 4000 付成型模及 3000 吨铸件的生产能力,逐步开发生产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铸件。可实现销售收入 7000 万元,实现利润 1400 万元,税金 450 万元。 (二)社会效益方面填补含山县模具制造行业的空白,项目建成后可增加部分劳动就业机会,为铸造企业技术培训创造了就业实习基地。 十、结论综合上述评价,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铸造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具有较好的赢利空间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项目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冶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