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3112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园规划基础知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规划背景知识小结,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发展简史,书院模式我国古代大学校园(1566年-1840年),发展历程 起源 我国古代大学起源于商代,时称“右学”。到西周时称为“学宫”“辟雍”。发展 至汉代建立“太学”,属官办大学,是古代大学成形的时代。至两晋为“国学”、明清时期为“国子监”,目的是培养从政人才。 书院 “书院”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一种独特形态的古代大学。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和研讨的教学机构。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宋代;至元代,因崇尚官学和科举,书院一度衰落;到明代复兴,创办者是下野知识分子。 规划思想 古代大学总体特征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结构和轴线布局

2、。校园以围墙与世隔绝,形成内向、安静的环境,建筑环境与自然接近,强调在自然中修身养性。与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容相生。官办大学典型形制是北京的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创建于1306年。布局形式为“院落串联式”,主院以“辟雍泮水”为中心,彝伦堂、东西六堂、太学门等建筑环绕周围。“辟雍”为皇帝讲学之用,居中心位置,通过轴线或对称围绕布置的手法体现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布局方式。,传统与西化并存我国近代大学规划(1840-1949),近代大学的产生近代新型学校是伴随洋务运动的推动而产生。最早建立的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大学,1912年

3、更名为北京大学。 规划思想主要受西方规划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大多为国外设计师设计,如英国建筑师墨菲1914年的清华大学规划,随后还做了“燕京大学规划”。这一时期校园规划的特点是:(1)有一定程度或清晰明确的功能分区、结构形式。(2)有较为明晰的校园主空间,教学区建筑形成庭园或广场。(3)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布局建筑群体,道路组织采用规划的几何形式。(4)建筑布局不受南北朝向约束,在地形允许情况下呈南北、东西垂直方向布局,以围合方形外部空间。(5)建筑单体较小,往往采用分立式,分散掩映在绿化风景中,占地较大,联系不便。,燕京大学早期规划,燕京大学早期规划 亨利墨菲,苏联模式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大学校园

4、(1949-1978),发展历程解放初我国进行了一次院系调整,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主,设置院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高校201所,1958年大跃进后达1289所,后又经文革摧残,1971年仅存328所。历程坎坷。 规划思想受政治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的大学表现出明显的苏联模式。莫斯科大学规划设计思想和方法在中国广泛流行。其特点是:(1)中轴对称+棋盘路网,分区布局。(2)采用体量庞大的高层主楼+宏大的广场尺度,追求象征意义的布局形式。(3)布局分散,院系“割据”,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1966-1976的文化大革命及其后的一段时间使得我国校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未取得交大发展,且各高校规划

5、模式统一,缺乏个性。,兼收并蓄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规划,规划思想改革开放是的我国在教育思想、方式上发生变化,以适应现代画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趋势。新的大学校园规划逐渐摆脱古典形式的枷锁,在独立开放的基础上,出现了整体集中式的校园雏形。其规划突破如下: (1)中轴对称+棋盘路网,分区布局。(2)中心教学区集中布置,且多以连廊建筑相连,低层高密度,方便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设施共享。(3)功能分区明确,包括: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区、教工生活区等。 (4)出现了环状交通体系。(5)注重了校园的动态规划过程,尝试了生长型结构。其不足是:(1)对校园规划的个性特色,关注不够,空间层次往往过于均质,理性有余,灵

6、活变化的手法不够成熟;(2)对新时代功能要求,如后勤社会化,大学与工业园结合等关注不足;(3)教学与生活关系缺乏系统分析,布局简化;(4)对校园交通,如:汽车管制、停车等考虑不足。,大学校园规划的意义,环境塑造了人,同时人创造了环境恩格斯1.大学校园规划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2.大学校园规划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品味 3.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1)注重建筑设计,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2)重视生态绿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西方大学校园规划模式的类型演变 早期大学校园修道院模式,与中世纪大学的独立性要求相适应,校园的模式有修道院演变而来,并形成封闭于城市、社会之外的形态。1167年建

7、立的英国牛津大学,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中世纪大学在16世纪后约300年时间,曾一度衰落。法国大革命后一度被废除。几乎直到19世纪,大多数欧洲国家大学几乎仍是中世纪初创时候的原样,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1913年的弗吉尼亚大学规划平面 弗吉尼亚大学初创形制,60年代后大学校园交流发展模式,高速发展,当代大学个性、高质模式 、强调文脉,美国哈佛大学,当代中国与国外大学对比,中国大学缺少对文脉的传承。对大学理念的体现不足。校园个性化不足。 规划形式千篇一律。 为了追求气势等忽视了大学校园静谧环境的营造。应当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大学校园若干问题分析,高教社会化趋势与学术精神的矛盾 校园批量建设

8、与特色思索 交通的争议 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和管理 整体校园环境多团体、专业设计整合,1.高教社会化趋势与学术精神的矛盾,由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大学校园日益走向社会,并承担应用知识的第三职能。在这一深刻的变革中,校园不再是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对科学真理的潜心追求和科学研究中的游戏精神与市场及社会带有某种急功近利思想的世俗需要是矛盾的。,2.校园批量建设与特色思索,随着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以及我国政策的引导,校园建设呈现大规模扩张的趋势。老校园招扩兴建新校区,新校园不断建设。大学城在全国各省市迅速蔓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显示出向数量方面倾斜的趋势。数量和

9、质量构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为赶时间、抢生源、满足市场巨大需求,不得不追求数量,另一方面低水平的重复导致校园空间失去特色。,2.校园批量建设与特色思索,大批量工业化建设往往带来以下问题 1.校区的规划建设往往前期工作准备不足。规划布局和建筑要求、投资力度缺乏成熟考虑。 2.求进度,不按客观规律严格办事,设计缺乏思考推敲。同时缺乏严格管理,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为节约时间往往造成工业化、模数化重复布局。容易造成校园空间的重复单调,丧失标识性。 4.盲目追求欧美模式,群起效仿已中标方案,使中国大学在各地出现过于雷同的布局。缺乏与地域的关联,失去了大学自己的精神内涵。,3.交通的争议,大学校园

10、的面积越来大。学生们上课出行的交通问题成为建设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和校园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大部分的教师和部分学生将有可能采用私人汽车代替步行和自行车。校园是否为了交通的方便拓宽马路,开辟大量的停车场,让小汽车在校园内畅通无阻。还是发展校园公交,限制小汽车流量?,3.交通的争议,这里我们小组觉得,私人汽车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疏离,而校园内的街道曾是苏格拉底传播他智慧的地方,也是进行交流教育的理想场所。公共精神的丧失和交往气氛的损害是与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另外,校园在规划阶段对于交通流线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教职工和同学上课出行的便捷。避免使同学上课面临长途跋涉的困境

11、,让校园内出现市井大街一般的景象。,4.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和管理,不少学校将后勤工作交给社会或与社会联合进行建设和管理。例如上海松江大学城将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村进行建设,更有学校只建设首期学生宿舍,而打算将其他的学生宿舍推给社会。矛盾:1、学生宿舍生活水准较低,很多学生为了有更好的学生生活环境,在学校附近租房屋住。有人认为,把学生生活纳入社会,有利于学生向社会学习。2、校园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和人品行的塑造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熏陶。在校园中师生共处,同学之间的频繁交流和促进思维的氛围是社会难以取代的。,4.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和管理,我们小组认为大学作为“

12、人类精神的圣殿”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内外都能受到良好教育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规划应尽可能地为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作出努力。创造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外部交往空间,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人均面积,优化居住户型,合理高效配置资源等。,5.整体校园环境多团体、专业设计整合,由于种种原因,校园设计中规划和建筑是分开的。规划阶段做了很多关于景观、建筑设计的详细工作,却没有得到尊重,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又摒弃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从新的、不同的着眼点出发进行设计。造成校园整体感缺乏,各个设计者的构思不能太好得到实现。,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对策,设计思想功能分区,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思想,整

13、体化 外部空间交往化 开放化、大众化 人文化 生态地域化,人文化思想,1.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精神世界,创造力的激发,素质教育成为主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校园整体环境设计来提升校园的学术氛围。景观、建筑、规划的一体化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的熏陶。,人文化思想,2.强调个性 现代教育注重人与人 之间的差异及特点演变。,人文主义新形态反映在校园设计上,其一是与新的教育体系深刻相关的弹性设计理念,其二是强调建筑师个性方法的原创性设计理念。,人文化思想,3.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严谨、理性的空间形象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信念;接收全面的科学文化理性知识,培养责任感和对传统道德礼教的尊重。校园

14、环境应注重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灵感、思维能力的开发。非理性因素的引入为严谨、理性的校园纳入了活力。,大学校园规划的功能分区,传统大学校园分区概念: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结构格局:品字形 一字形 等新的功能区:校前区 成人教育区 科技产业区,教学科研区40,学生生活区20,运动区15,景区10,其他15,功能分区,根据校园规模及基地形状、功能分区的方式多样化、复合化1、教学区与生活区复合关系:问题:大规模的校园社区若采用简单的功能分区方式,由于尺度增大,造成步行距离的成倍增加。各区联系存在诸多不便。复合则是使教学和生活区呈现交织关系。优点:每个院系内部有便捷的流线和交流气氛缺点:各院系重复建设,资

15、源共享不便。跨院系交流不便,功能分区,核心放射型复合以校园绿化或重要建筑为核心,教学建筑组团围绕核心成放射布置。生活组团在外围围绕布置形成类似同心圆结构。,教学区与生活区沿 一带形轴呈线形生长 模式。教学与生活并 重,各院系学生能方 便地往返于自己的教 学楼和宿舍之间。,带形生长型复合,体育区复合,传统分区大多将体育设施集中布置,当校园规模变大,必然带来使用不便。分设多个体育中心,便于学生就近锻炼需要,功能布局模式原则总结,教学区为中心,联系高效,附区边设因“地”制宜,因“规模”制宜预留一定发展用地,设计回顾,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公园设计,问题 导向,周边社区联系 居民户外活动缺失 自然绿地缺

16、乏,场地现状,高差 旧工厂 滨江 .,解决,芽,绿色 联系 生机与活力,小组设计构思,设计构思:1、 通过讨论研究学生的行为活动,将“交流联系”作为大学校园设计的出发点,使其能够在各个院系之间及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形成便捷的流线和交流气氛。2、提出生态校园的理念,根据场地原有地形进行山地校园设计,强调出校园的地域特色。3、 通过多大学的定位,强调出该大学本身的文化传承。,南方科技 大学,构想 南方科技大学基地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水谷口建筑改造各种控制线正是这种多重的复杂因素,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一种复台的网络体系,重新建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造一种充满戏剧性的复杂多样的校园空间 ,从而为南方科技大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谢谢观赏,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