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30069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管理电子课件(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营管理 Operations Management,李旭阳 经济管理学院,生产(production , manufacturing ) 运作,运营 (operations ) 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 ),课程与教材,考核及要求,综合成绩构成:平时考查20%、期中考查20%、期末考试60%。 平时考查: 考勤(旷课一次扣平时成绩5分); 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 作业:1.介绍一家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情况(个人完成);2.讲一次课(小组完成)。,考核及要求,期中考查:1.调研报告

2、:以小组的形式(3-5人)完成一个企业的生产运作现状调研,第10周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内容可以涉及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技术选择、设施选址、流程设计、设施布置、工作设计等),含现状分析和改进建议,不少于5000字。2.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方案(如一个制造系统、服务交付系统、企业物流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不少于5000字。,第1章 基本概念,学习内容: 1.1 生产运作管理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1.3 生产运作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4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学习目标: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理解生产运作系统的概念;掌握生

3、产类型的划分和买方市场下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策略。,1.1 生产运作管理,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 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 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 服务业的兴起,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1.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公司、银行、学校、医院、政党、军队、协会等 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你认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环境约束: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市场,资

4、源支撑:人、财、物、技术,输入:原材料、能源、信息,输出:产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及其外部约束,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社会组织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管理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因此,社会组织的出现是 社会分工的结果 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2.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 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营销 三项基本职能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 社会组织的其他职能:采购、供应、人力资源管理等,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3.服务业的兴起 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可以将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

5、分为前 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前工业 (Pre-industrial)社会 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 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需的物品 动力来自人力和兽力 主要活动是同自然界打交道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劳动生产率低下,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工业 (Industrial)社会 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生产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动力来自蒸汽和电力 分工是工业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则 主要活动是同经过加工的物品打交道 以工厂为生产单位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后工业 (Post-industrial)社会 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 信息成为关键资源

6、 生活质量由教育、保健和休闲来衡量 主要活动是人们之间的交往,1.1.1 生产运作概念的发展,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没有服务业就没有现代社会 美国:2000年,国民收入的70%以上是服务业创造的。 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1980年:30.1%、48.5%、21.3%2003年:14.6%、52.2%、33.2%,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1.生产运作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扩展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即服务)的提供过程都可以看作一种“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这种变换过程具有下述特征:()能够

7、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变换过程才能实现;()在变换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实现价值增殖。,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化和输出,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生产运作的定义生产运作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殖,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生产运作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1.1.2 生产运

8、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包括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的事业组织和政府部门。 生产运作活动主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以提供任何一个个人都力所不能及的产品或服务。,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2.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产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变换过程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而构成的一系

9、列管理活动的总称。,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系统: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生产运作系统:是指与实现规定的生产运作目标有关的生产运作单位的集合体,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设计建造的,它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构造和重构,使它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1.1.2 生产运作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涵义,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要求体现了生产运作管理的主

10、要目标:质量(quality),成本(cost),时间(time)、柔性(flexibility)、服务(service)和环保(environment) “四适”和“三提高”:在适应需要的时候、以适合的品种、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达到提高顾客和社会满意度、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职能范围的变化,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生产运作管理内容的四个层次 (1)生产运作战略制定(教材第一篇:第二章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2)生产运作系

11、统设计(教材第二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运行(教材第三篇: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 ) (4)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教材第四篇: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1.1.3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3.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 技术技能 专业技术:产品知识、设计知识、工艺知识 管理技术:生产运作过程组织,计划与控制等 行为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团队管理 激励 协调关系,1.2 生产运作的分类,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按生产性质分类) 1.2.2 根据专业化程度分类,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1.制造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V型、A型与T型企业 备货型生产与

12、订货型生产 2.服务性运作,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1.制造性生产(物质生产型) 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是通过将生产要素输入,经物理、化学变化,转化为有形物品输出的过程。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按生产工艺及其过程的特性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为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指把一种或数种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一系列设备装置,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过程,最后制成工业产品。(如化工、炼油、冶金等) 按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两类: 综合流程式 分解流程式,1.2.1 从管理的角度

13、分类,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指将产品结构中的各种零、部件,由工人借助机械手段将它们组合起来,装配成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特点是工艺过程的离散性。(如汽车制造等) 按专业化程度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三类: 全能型生产 总装型生产 混合型生产,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比较,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2)V型、A型和T型企业 按照物流特征制造企业可以分为V型、A型和T型企业或其混合型 V型企业原材料种类少,经过基本相同的加工过程转化成种类繁多的最终产品。(如钢铁厂、炼油厂) A型企业由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转化成少数几种产品。(如飞机制造、轮船制造等) T型企业的

14、最终产品是由相似或相同的零部件以不同方式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加工零部件大体是平行进行的。(如家电生产),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3)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与定货型生产。 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 MTS) 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定单时,按已有的产品标准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通过成品库存来满足随时发生的用户需求。 这是一种存货生产方式,有三种组织生产的策略: 储存原材料或初加工件为主、储存零部件为主、储存产品 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 MTO) 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的定单进行

15、生产。 这是一种无存货生产方式。,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备货型生产与定货型生产的主要区别,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的结合 备货订货分离点(customer order decoupling point, CODP) 当CODP在装配与发运之间时,说明装配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阶段都是备货型生产,产品已经制造出来,顾客只能在其中选购,即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 STO); 当CODP在加工与装配之间时,说明零部件加工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阶段都是备货型生产,零部件已经制造出来,按顾客的不同要求可装配成不同产品,即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

16、der, ATO); 当CODP在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加工之间时,说明原材料采购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阶段都是备货型生产,顾客可以对其加工及其下游生产阶段提出特定要求,即按订单加工(make-to-order, MTO; fabrication-to-order, FTO);,1.2.1 从管理的角度分类,当CODP在设计与采购之间时,说明设计是按照预测进行的,顾客可以对采购及其下游生产阶段提出特定要求,即按订单采购(purchase-to-order, PTO); 当CODP在设计阶段之前时,说明设计及其下游生产阶段都是按照顾客的特定要求进行的,即按订单设计(engineering-to-order, ETO)。 当CODP在研发阶段之前时,说明研发及其下游生产阶段都是按照顾客的特定要求进行的,即按订单研发(develop-to-order, DTO)。,2.服务性运作(劳动服务型) 提供劳务,不制造有形产品。 (1)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以分为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纯劳务运作如咨询、法庭辩护等;一般劳务运作如零售、邮政、运输等; (2)按照顾客是否参与可以分为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理发、保健等)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如修理、洗衣、货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