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5422904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考试系列--基础心理学(第二章)(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 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温、冷、触、痛)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第一节 感知觉,几种主要的感觉,声音特性:音调 响度 音色嗅觉、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 两者联系紧密视觉: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间的光波。锥体细胞(明视):分辨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暗视):分辨明暗和轮廓,枕叶负责分析平衡觉:姿势、静觉,晕车船是平衡器官敏感,听觉: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2、,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受性可发展,依赖生活实践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其英文缩写j.n.d。,4. 感觉的相互作用A.同一感觉:适应(嗅觉、痛觉、明暗)、对比(同时继时)、后效(正负后像)B.不同感觉:相互影响、补偿、联觉,第一节 感知觉,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暗适应:亮到暗,感受性提高明适应:暗到亮,感觉性下降;暗适应慢,需要戴上红色的眼镜。痛觉最难适应,嗅觉最易适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两种

3、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感觉后效: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时间长、强度大刺激的后像时间长正后象:感觉后象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同(例如:看亮灯闭眼); 负后象:感觉后象与刺激物的性质不同(例如:彩色后像) 不同感觉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弥补作用,盲人听力好就是例子)、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例如:红色的视觉引起温暖的皮肤感觉),5. 知觉概念:1. 概念;2. 区别感觉:经验、综合、高级 6. 知觉的分类:1. 空间、时间;2. 运动:动景运动(似动);诱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第一节 感知觉,7. 知觉种类空间知觉:包括大小、形状

4、、方位、距离知觉(深度)运动知觉:似动:“动景现象”,电影,两刺激物在0.03-0.2sec之间呈现时会出现动现象;诱动: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自主运动:长时间注视黑暗中的光点感到它动;运动后效:注视运动物体后,注视静止物体,仿佛它在后退。,7.知觉特性,选择性: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理解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整体性:多种属性统合为一个整体恒常性,8.错 觉,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不可避免,没有个体差异,错 觉,9. 观察力的概念:有目的持续知觉,是理解知识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10. 观察力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全

5、面性、创造性,第一节 感知觉,11.观察力的培养,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有充分的观察准备,周密的计划对于个别学生的引导,启发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报告做好观察结果的讨论交流与汇报工作,练 习,1. 看过亮灯后闭眼形成灯泡的影像是感觉的A.对比 B.适应 C.负后像 D.正后像 2. 盲人的触觉和听觉都较常人要好是因为不同感觉之间会具有_效应。 .联觉 .对比 .后效 .补偿 3. 电影和动画片是利用了运动知觉的( ) A.似动 B.诱动 C.自主运动 D.后效,1 D 2 D 3 A,练 习,1. 晕车船反应的是觉。 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关系。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感觉有

6、( ).适应性 .对比性 .后效 .刺激性 4. 吃过糖后吃橘子会特别酸是因为感觉具有( ).适应性 .对比性 .后效 .刺激性 5.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这是_现象。,1 平衡觉 2 反比 3 A 4 B 5 联觉,练 习,1. 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导致人们认为有时月亮也是在运动的,这是( ) A. 似动 B. 诱动 C. 自主运动 D. 后效 2. 判断:错觉通过个人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 3.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_。,1 B 2 错 3 差别感受阈限,第二节 记 忆,1. 记忆的概念、分类记忆概念: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再现;记

7、忆的种类:经验的内容与对象: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语义记忆;加工存储内容:陈述、程序;意识的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方法:机械记忆、意义记忆,第二节 记 忆,2. 记忆的品质:敏捷、持久、准确、准备性 3. 记忆的过程识记- 保持- 遗忘- 回忆再认识记: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分为:无意识记 & 有意识记,机械记忆 & 意义记忆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3. 记忆过程遗 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第一次为15-30分钟后,第二次当晚或第二天早上,第三次复习时间为一星期后,第四次为一个月后,最后一次是半年后,遗 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回忆&再认

8、:从大脑中正确提取知识经验 & 不能回忆,但重现时有熟悉感。影响因素:三种学说(消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先学材料对后学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舌尖现象:提取失败;150% 过度学习 压 抑 说:考试紧张一时想不起,如何样合理复习才有效?(一)及时复习(二)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三)复习方法多样化,多感官参与复习(四)适当过度学习(五)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六)反复识记结合尝试背诵,第二节 记 忆,4. 记忆系统 (记忆的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5. 提高记忆效果的办法A.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B.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C.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9、,促进对知识的理解D. 运用组块话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E.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技术,提高加工处理质量F. 重视复习的方法,防止遗忘,练 习,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形容( )记忆A.形象 B.情绪 C.动作 D.逻辑 2.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语言传授的课本知识,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了运用,这是( )记忆A.陈述 B.长时 C.程序 D.语义逻辑 3. 下列哪些情况识记的时间长( )A.无意识 B.材料有意义C.有任务 D.情绪积极,1 B 2 ABD 3 BCD,练 习,1. 首先对遗忘规律进行研究的是_。 2. 过度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最有帮助,过度学习的强度应当为_ 3. 根据提

10、取失败说,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是由于_现象导致的。 4. 通过语义和表象进行双重编码的记忆系统是_记忆,4 长时记忆,练 习,5.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为5-9个_。 6.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1. 表象概念与特征:直观、概括、可操作性 2. 想象概念: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3. 想象分类:有无目的:有意 & 无意;与现实的联系:理想、幻想、空想;是否新颖: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4. 想象功能:预见、补充、替代、调节,想象种类: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梦、幻觉)有意想象: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

11、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分为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幻想:和一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包括理想和空想,属于创造想象的一种。应避免空想,联想是从某事物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另一事物,想象种类: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所需条件:表象储备、强烈的愿望、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思维过程、灵感 5. 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6.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办法,练 习,1. 想象需要处理的信息是( ) A. 符号 B. 概念 C. 命题 D. 表象 2. 创造“狮身人面像”的想象是一种( )的加工

12、方式 A. 黏合 B. 夸张 C. 拟人化 D. 典型化 3. 想象能够反映事物现实本质的程度高,这是在形容想象具有( ) . 生动性 B. 现实性 C. 新颖性 D. 深刻性,D A D,练 习,5.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文艺作品属于( )想象A. 再造 B. 有意 C. 无意 D. 幻想 6. 根据有无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_和_。 7.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AB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1. 言语概念: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社会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2. 言语分类: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包括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言

13、语:为支持思维活动进行,不出声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3. 思维的概念: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是高级认识。 4. 思维类型:按发展阶段分:直觉动作思维(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具体形象思维(表象加工)、抽象逻辑思维(语词逻辑)按逻辑性分: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按指向性分:聚合思维(求同,按照已知的熟悉规则进行)、发散思维(求异,多样),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内涵,概念所包含的范围(个体数)是外延,分为:具体概念 & 抽象概念 -

14、 抽象程度;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 数量和相互关系;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 形成途径,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6.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成部分综合:在头脑中将部分结合成整体比较 & 分类: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而后确定类别关系 抽象 & 概括:抽取出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把抽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系统化&具体化:归纳 & 演绎,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7.思维的品质: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 8.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P319 10.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 P326,练 习,1. 聊天是一种_语言。 A.独

15、白 B.内部 C.书面 D.对话 2. 思维具有_特征 A.直接性 B.间接性 C.概括性 D.特殊性 3. 不经过逐步地分析就能做出判断的思维是( )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D BC D,练 习,4. 朝向不同方向进行思路扩散的求异思维,被称为( )思维A.逻辑 B.发散 C.抽象 D.直觉 5. 思维的过程包括( )A.分析综合 B.比较分类C.抽象概括 D.系统化、具体化 6. 学生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现所迷惑,反映的是思维的( )A.创造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批判性,B ABCD B,练 习,7. 单位时间内想出的观念的多少被称为思维的( )A.流畅性 B.独创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8. 创造性思维具有( )特性A.流畅性 B.独创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9. 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当如何培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