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2829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守家园》网站发布助学经历ppt培训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简介:1、我的助学经历 2、从照片看边远山区尚存在的教育现状 3、关于助学监察 4、关于民间助学团队建设和志愿者的作用 感谢天下溪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想谈的内容很多, 看时间是否允许吧。,反映偏远山区教育现状的图片,我们都来做一点吧,我是一个民间助学志愿者,叫周忠民,是一个国营大企业(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退休技术干部,从1998年开始成为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后来成为一个民间志愿者,多年来我参与多个助学团体做扶助贫困学生和建设村校的工作,先后走访了分布在十多个西部省份边远山区的2400个贫困孩子的家庭,走访了三四百个山区的学校,拍到了上万张照片,在这里整理了其中的一部分,汇报给大

2、家,让大家对那里存在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可以为那里的学校和孩子们做些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我的装备: 笔记本、相机、自行车等,我在古浪一中办起了该县第一个计算机教室,开放式免费计算机教学,前后有近千人参加计算机培训,在这里掀起了不大不小的计算机热,随后两年间,这个县的计算机教室增加到50多个,这两张照片都是当时录像的截图。,我1996年底提前办理了退休,随即到乡镇企业帮助工作,1998-1999年,我第一次成为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就是在这个学校支教,1998-1999作为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在甘肃省古浪县支教,2002-2003年,我再次作为社会招募(没有生活费补贴)的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在广西

3、田阳县玉凤初中支教,是这个学校唯一的计算机老师,中央电视台曾两次到这里采访并在十频道播出了数字支教,这张图片是当时录像的截图,在田阳支教期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充实和快乐的。我们除了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还通过家访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偏僻的山村,我们遇到了很多辍学和面临辍学的孩子,我们感到了沉重的社会责任,我们开始把扶助贫困学生作为我们的主要活动之一,2002年8月2028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百色项目第六棒成员在北京培训,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到达支教地广西大石山区的田阳县,心守家园建立初期的网站,为了帮助我们所遇到的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在广西田阳县支教的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

4、建立了心守家园网站(2002年),现在的心守家园网站及论坛:,说起心守家园的建立,第五棒的老志愿者巩玉新功不可没,对于刚刚来到支教地的第六棒,当时还留在田阳的老志愿者巩玉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他积极向第六棒志愿者介绍田阳的整体情况,带着新志愿者走进偏远山区,他那篇关于桥业乡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走进大山更是给新志愿者以震撼和启迪,巩玉新让大家看到了偏僻山区贫困的农家、破败凋敝的山村学校、被几十元学费难倒而面临辍学的农家孩子,使大家明白了该做些什么,大家不再满足于简单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了,巩玉新和第六棒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在一起,七个扶贫接力j计划志愿者的服务点分散在石头山区的五个乡镇的学校中,他们

5、各自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们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走遍了全县的所有乡镇和偏远山村,在北亚医院治疗,志愿者陪同苏杨媚到中央财经大学报到,志愿者陪同苏杨媚再访北亚医院,利用网站帮助失学和面临失学的孩子,是心守家园网站的重要使命。救助因病辍学病卧在床的苏杨媚同学(广西百色市祈福高中)是心守家园网站建立初期的一个成功案例。苏杨媚同学是田阳县的一个农村孩子,2002年夏患了一种怪病,半年多多方求治无效,病卧在床,原来还算小康的家庭也因此陷入极度贫困,在她自己和家人都已经绝望的情况下,2003年春,志愿者介入并利用网络为她寻求帮助,我把自己当时身上仅有的2000元生活费作为第一笔捐款后来,苏杨媚同学在北京北

6、亚医院治疗成功,返回学校继续读书。争气的孩子于2005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央财经大学,苏杨媚考入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3年,我结束了在田阳县的扶贫接力计划支教活动,又接受广西凌云县的邀请,以民间助学志愿者的身份到凌云县支教。在那里的半年多时间,我走遍了所有乡镇,走访了三百多个贫困学生家庭,通过心守家园网站为他们寻求社会资助,在网络上发出大量信息,让社会了解这里,先后有剑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的资助人开始资助这里的贫困学生。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帮助建立起来当地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凌云县志愿者小组,为这里长期依靠社会力量助学奠定了基础,凌云县志愿者小组,通过家访,直接了解贫困学生的情况,然

7、后通过心守家园网站发布整理好的资料,从而为贫困学生寻求社会的资助这是我在凌云县的主要活动之一,这里介绍的就是我在那里的一次实际家访活动,让大家了解我们所提供的贫困学生的资料来源。,凌云高中刘美英的家就在远处大山的后面,去刘美英家的路都是这样的,多年来她就是走着这样的路上小学、上初中、又进入了高中,我们是学校的老师用摩托车送到山脚下的,从公路到刘美英的家居然又走了两个半小时,号称善走的周老师也有些吃不消了,翻过两道山梁,刘美英的家终于到了,后面的山窝窝里只有她们一家,几十米外就是一个天坑,她的家里只有已经八旬的老奶奶和只有一只手的父亲,还有个弟弟在县城读初中,刘美英已经走到了最高处,她知道,下面

8、的那条公路通向外面的世界,但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走出去随时面临辍学的沉重生活压力使她不能够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目前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美英脚下的路通向外面的世界,让我们帮助她走出去吧,这是陪同我到山里家访的两个当地老师,他们也是心守家园的成员这一天,我走访了三个高中贫困学生的家。下面是当时几天内我所访问过的部分贫困学生,他们的家也大都住在深山里,这是广西凌云县大山里的一个已经成为危房的山村学校,后来真的在一阵大风中倒掉了,心守家园志愿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很快联系海外助学组织筹集资金把这个学校重新建了起来,这是志愿者代表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同当地教育部门签定建设学校的协议,新学校动工了,当地群众

9、积极参加了建设新学校的劳动,新学校快建好了,在凌云县,我们还通过网络寻求外界社会力量的帮助,改造、建设了一些山区学校,新学校建好了,孩子们真高兴,孩子们在新学校里上课了,这又是一个很危险的学校了(广西凌云县弄桃小学),但孩子们还在危房中上课,心守家园志愿者实地考察并联系外界资助,新学校建好了,深圳明月清风网站网友为凌云县高山上的孩子建的新学校,北京和讯公司为凌云孩子建的新学校,心守家园志愿者向新学校赠送国旗,几年来,社会助学力量在凌云县为山里的孩子建设的学校已经有几十所,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为凌云县建设的龙角小学,杨光华老师是广西凌云县大山里的一个普通农民,为了解决山里的孩子上学难的

10、问题,他在老母亲的支持下自己办了一个学校,到这里上学的孩子,只要交几十斤粮食就可以了,特别困难的孩子连这也可以免掉,在没有任何外来投资的条件下,他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曾经达到人尽管条件简陋,但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仍然勤奋努力,一个农民自己办的村校,通过志愿者的努力,这里的孩子用上了新课桌,他们也用上了新黑板,孩子们自己把得到的新课桌搬到山上的学校去,通过心守家园志愿者的努力,外界给了这个学校很大的帮助,分发捐赠给孩子们的衣物、书籍和玩具,多个助学团体到学校探访并送去捐赠的文体用品、衣物和书籍,还出资改造了危房,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也得到了资助,送给孩子的礼物,杨老师和孩子们感谢外界对他们

11、的关注和支持,孩子们有球玩了,孩子们拿到了外界捐赠的字典和玩具,给孩子们送去书籍,助学团队联系外界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助衣物、书籍、文具等,传递着社会对山区孩子的关爱,这是在天津的心守家园志愿者走上街头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集捐赠的衣物,仅2005年入冬前一次就向广西贫困地区发送了两吨多募捐来的衣物,不断有群众送来捐赠的衣物,大批衣物要经过消毒送往贫困地区,媒体上关于捐衣活动的报道,募集到的衣物由一线志愿者直接发放给需要的孩子们(广西武宣),资助学生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这是公布资助申请 名单,以接受群众监督(四川),资助金名单公示、公开发放,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资助点召开发放大会,公开领取资助金,

1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临夏州),从2003年开始,我成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的监察员,开始为基金会走访分布在十多个省份的资助点,随后又参与多个助学团队的活动,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建设山区村校的活动这些年来,为助学我常年奔波,先后到过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黑龙江、吉林等十多个省份,走访的学生家庭超过2400个,走访过的学校有三四百个,以探访拾零新西行漫记等题目在网络上发出大量反映贫困地区的现状的信息,动员社会力量为那里做些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2006年6-9月,我实施了 “万里单骑助学行”,这次活动的经费是广州心桥助学网站提供的。在近三个

13、月的时间里,我骑行超过6000里(如果算上在各县活动的里程应该近万里了),在18个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县开展活动,走访了近100位刚考进高中的特困学生,帮助各县建立了30多所心桥图书室。,我在南丹县摔伤后得到南丹县中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在路上,我突发尿道结石,得到八塘镇信用社老杨的主动帮助,在八步区,这个我不知道姓名的朋友为我修补爆了的车胎,还说什么也不要钱,我6月18日早四时从南宁出发,9月10日早九时胜利回到南宁,圆满完成预定计划,这次万里单骑助学行由于没有媒体的配合,影响面不算大。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打着“我们都来做一点吧”的小红旗,硬是单人骑行在广西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圆满的圈子,最多

14、的一天骑行200多公里,很多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第一次接触到了志愿者,了解了志愿者。我利用这个活动同分散在广西各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交流,发动他们主动参与助学活动。收获是巨大的。有人说我的行动很感动人,其实我自己就时时收获着感动,在这期间发生了多起“意外”,还没有出发,新自行车就被偷掉,路上两次由于突发尿道结石进入医院,一次在南丹县摔伤,多次得到素不相识的人士的帮助。在医生判定我两个月内不能再骑车后,我竟在摔伤后第四天就到南宁参加了一周的志愿者培训,随后在南丹走访了白裤瑶族两乡镇的数十户贫困学生家庭,第二十天我重新骑行上路,创造了自己原来也难以相信的“奇迹”。到现在没有任何后遗症,连结石也居然摔丢

15、了,用B超也找不到了。,这是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为四川马边大山上的孩子建设的新学校,这里很多没有条件上学的孩子可以上学了,帮助贫困山区改造、建设村校在四川马边县建立的第一个新学校,村校建在不通路的高山上,建材是靠人背马驮运上山,我常年在贫困山区奔波,每年实际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常有人问我:“你不觉得孤独吗?”,我的回答是:“我们并不孤独。”在多年的助学活动中,我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信天谨游就是我助学路上的好朋友之一,今年我到马边县做建校活动,就是受他的委托做他的代表的。可以说,我今年的助学活动很有成就感,在马边县,我们已经依靠社会力量建好了13所偏僻山区的村校,另有9所正

16、在施工或者即将开工,还有17所正陆续有捐助人同我们签订建校的意向;另外在马边县,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已经增加了多个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点,心桥助学已经建立了很受欢迎的28个图书室,麦田计划在这里建成了麦田二小、三小五小,又开始建设他们的麦田6-10小,民间助学在这里资助的学生已经有数百人了,当地的志愿者团队也在发展中。这些都同我的努力有关啊,大山深处的民主乡,民主乡学校分布图,春天考察时的周家湾小学,你能够想象,这是同一所学校吗?马边县民主乡新旧学校对比,重新建设后的周家湾小学,春天考察时的凉风顶小学,重新建设后的凉风顶小学,春天考察时的东湾小学,建好后的东湾小学,山里的孩子们用隆重的升旗仪式和欢快的歌舞来庆祝新学校竣工,我们还依托社会力量为新建学校的孩子们准备了每人两套校服和新书包、新文具,配备了新课桌。这样的配套捐赠使当地村校的吸引力大增,有些已经辍学的孩子回到了学校,很多原来准备晚些入学的孩子进入了学校。仅民主乡就超过原计划新入学80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