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421838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螳螂捕蝉》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10《螳螂捕蝉》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10《螳螂捕蝉》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10《螳螂捕蝉》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10《螳螂捕蝉》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螳螂捕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螳螂捕蝉》(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螳 螂 捕 蝉,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螳螂捕蝉,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扩展,“蝉”又名“知了”约1,500种。体长25公分,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大约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若干个诸侯国,他们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发动战争,给当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则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这则寓言故事告

2、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螳,螂,侯,禀,螳螂,蟑螂,诸侯,禀报,tn,ln,hu,bn,我能行,候 侯,hu,诸侯国,时 候,hu,一,读词语,qun bng tang lng chn mio劝 阻 禀 报 螳 螂 蝉 瞄 准 sh fng zh hung hu 侍 奉 固 执 恍 然 大 悟 诸 侯,zho ch 前爪 处死 啄食 祸患 诸侯 zhun chng 转来转去 乘虚而入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读词语,字词检查,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3、。 乘虚而入:趁着空虚进入。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祸患:祸事、灾难。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我理解,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默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 利用_ 的故事,劝阻吴王_。,一个少年,螳螂捕蝉,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自由读第一段,同桌之间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大臣

4、们的意见是什么?大臣们与少年的劝阻方式有什么不同?,(3)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4) 吴王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后大彻大悟了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吴王准备攻打楚国。 (2)反对攻打吴国,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不应该。因为其他国会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4)主观、专横。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并思考。,少年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本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说 苑正谏,螳

5、螂捕蝉,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呢?,少年不仅仅只是想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而是为了劝告吴王,不要攻打楚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想象当时少年的神态、动作。,默读课文2-8自然段,思考:你觉得少年和吴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语句。,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少年:执着、耐心、充满智慧 吴王:主观、专横、知错能改,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

6、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同学们说说“恍然大悟”的意思。,学到这里,你们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固执,知错就改,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合作探究,因为大臣们是直言相劝,令吴王感到没有威严,道理不明确,将吴王惹怒了;而少年的“劝”是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明白了道理。,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后来,人们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7、记住这个道理。,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顾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总结,学习要求: 1、轻声阅读9-11自然段 2、想想“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蝉、螳螂、黄雀各自如何表现?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利害关系?,蝉 悠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想一想:“它们”是指谁?它们“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

8、,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喝着露水,捕到蝉,啄食螳螂,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蝉、螳螂、黄雀,它们 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 祸患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想一想:“它们”是指谁?它们“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这里的“它们”除了指这些外, 还可能指谁?为什么?,指吴王,因为吴王

9、只想攻打楚国,却 没有想到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露水,螳螂捕蝉,蝉,黄雀啄食螳螂,螳螂,我瞄准它,楚国,其他诸侯国,你觉得故事中哪一句话讲得最有道理?,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攻打楚国,否则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呀!,思考:为什么吴王听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后,会打消了攻楚的念头?结合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走 路 向 前 看,做 事 往 后 想。,-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 。,古文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

10、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结合上下文讲一讲每个“其”字的意思。,“其”在本课中均作代词用,指代他、 他们(它、它们)或他的、他们的(它的、 它们的)。,告其左右曰,“其”是他、他的,指吴王。,露沾其衣,“其”是他、他的,指少孺子。,不知螳螂在其后也,“其”是它、它的,指蝉。,不知黄雀在其傍也,“其”是它、它的,指螳螂。,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11、其”是它、它的,指黄雀。,乃罢其兵,“其”是他,他的,指吴王。,此三皆务欲得其前利, 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其”是它们,它们的, 指蝉、螳螂、黄雀。,你能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么?,成语积累:,螳螂捕蝉,万事俱备,三天打鱼,十年树木,八仙过海,只欠东风,两天晒网,百年树人,各显其能,黄雀在后,课后题答案,3 读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2、可是吴王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表示失去生命),(表示不可更改),因为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觉得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他吸取了故事中的教训,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冷静和智慧,揭示了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的道理。,复述课文,本文的写作特色有二:,(一)运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 (二)前因后果,交代照应,脉络分明。,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 复述并排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故事。,再见! ()Bye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