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21837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羌村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羌村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羌村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羌村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羌村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羌村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羌村三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羌 村 三 首,杜甫(712770), 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沉郁顿挫”首先,与诗人的性格遭际有关。其次,与杜甫的审美理想有关。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作品创作背景: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羌 村 三 首,羌 村 三 首,(一)

2、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叙写在夕阳西下时分抵达羌村的情况。 后八句写初见家人、邻里时悲喜交集之状。 其次是邻里的围观。 其三是一家子夜阑秉烛对坐情景。,羌 村 三 首,(二)晚岁迫偷生, 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 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 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 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 且用慰迟暮。,第二首写还家后矛盾苦闷的心情。 前八句写无聊寡欢的情状。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

3、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 末四句写到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说酒是因愁,深切表现出诗人矛盾苦闷的心理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羌 村 三 首,(三)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第三首写邻人来访情事。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

4、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 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客至的意外欣喜。,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 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 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由于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诗句表现力强,大都耐人含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