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21503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第一节 运动系统,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婴幼儿骨骼的特点及保育 ( 1 ) 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的骨骼含蛋白质多、钙磷少,所以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受压容易变形弯曲。,第一节 运动系统,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2 ) 各部分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1 ) 颅骨要经过闭合过程(前囟门闭合时间11.5岁) 2 ) 腕骨未完全骨化(适当做锻炼幼儿的掌、指骨,如撕纸、捏泥等。) 3 ) 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婴幼儿不睡软床) 4 ) 骨盆未长成一块完整的骨骼(25岁,才能成为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儿颅骨,前囟门,后囟门,生理弯曲,第一节

2、运动系统,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关节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 关节窝较浅, 在过度牵拉的情况下, 容易脱臼。婴幼儿较为常见的脱臼是肘关节半脱臼, 即“ 牵拉肘”。 保育方法:成人在带着婴幼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助婴幼儿穿脱衣服时, 应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 3. 婴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的肌肉容易疲劳,第一节 运动系统,二、保育小结 1. 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2. 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 日光和锻炼是婴幼儿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3. 身体的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 4. 注意运动的安全。,第二

3、节 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的简介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鼻、咽、喉被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被称为下呼吸道。,第二节 呼吸系统,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鼻腔的特点及保育 保育方法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轻轻堵住一侧鼻孔,应该先擤一侧,然后再擤另一侧。 鼻堵的正确处理:滴鼻药、热敷、清洗、按摩鼻部等方法。,第二节 呼吸系统,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耳咽管的特点及保育 婴幼儿的耳咽管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 保育方法:如果鼻腔堵塞,应按正确的方法擤鼻涕,擤鼻涕避免过于用力。,第二节 呼吸系统,二、婴幼儿

4、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3. 喉腔的特点及保育 特点:幼儿的声带肌肉娇嫩,容易疲劳。 声带的保育方法: 教师应注意幼儿的说话和唱歌习惯的培养, 用好听的声音说话, 不大喊大叫。多唱幼儿歌曲, 唱歌和说话的时间都不应过长。 选择或提供适宜的唱歌场所。保育员应在婴幼儿唱歌前对唱歌场所进行湿性扫除, 保持婴幼儿唱歌的场所空气新鲜湿润, 避免尘土飞扬。 在寒冷季节, 提醒幼儿不在寒风中大声喊叫、歌唱。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第二节 呼吸系统,三、保育小结 1. 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好习惯: 用鼻呼吸; 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不随地吐痰;蒙头睡觉; 不乱挖鼻孔。 2. 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 3. 保护婴幼儿的“金嗓子”。,第三节 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简介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血管。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人体最大的淋巴结是扁桃体。,第三节 循环系统,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血液 ( 1 ) 特点:婴幼儿易贫血, 且血液凝固慢。 ( 2 ) 保育方法 婴幼儿需要补充铁和蛋白质防止贫血。为婴幼儿补充丰富的铁和蛋白质可以防止婴幼儿患缺铁性贫血, 应让婴幼儿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如猪肝、瘦肉、芝麻酱、蛋黄、豆制品等。,第三节 循环系统,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心脏 ( 1 ) 心跳 1 ) 特点:婴幼儿心跳快。

6、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不同年龄婴幼儿心跳次数:新生儿140 次左右, 1岁内120 次左右,26 岁1109 5 次 2 ) 保育方法 适度锻炼有利于心脏。 动静交替, 劳逸结合。,第三节 循环系统,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3. 淋巴结 ( 1 ) 特点 1 ) 扁桃体 扁桃体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 410 岁时达到发育的高峰, 所以幼儿常因呼吸道的感染而患扁桃体 2 ) 颈部淋巴结 人体表面的一些部位的淋巴结浅表, 我们可以摸到, 这些淋巴结分布在颈部、腋下、大腿根等处。 ( 2 ) 保育方法 幼儿园在进行晨、午检查时应把淋巴结和扁桃体的检查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以便及时发现感染, 及

7、早给予治疗。,第四节 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简介: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肛门等。 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消化过程:消化管是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与消化液混合,并向肛门方向推进。,第四节 消化系统,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牙齿及口腔 ( 1 ) 牙齿 1 ) 乳牙 生长情况 乳牙共20 颗, 出牙时间一般为68 个月, 2. 5 岁左右基本出齐。410个月出第一颗牙, 均属正常。从67 岁开始, 乳牙松动, 先后脱落, 逐渐换上恒牙。13 岁左右换牙完毕, 共2832 颗。 乳

8、牙作用 a . 咀嚼食物, 帮助消化。b . 促进颌骨的发育。c . 有助于准确地发音。d. 诱导恒牙的萌出。,第四节 消化系统,1 ) 乳牙 乳牙的保育方法 a. 注意营养和日晒。 b. 适宜的刺激 c. 注意口腔清洁(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并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饮食后漱口的好习惯) d. 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和不用牙咬硬物 e. 防止牙列不齐,培养幼儿双侧牙齿轮流咀嚼的习惯。 f. 及时发现和治疗龋齿。幼儿园每年应检查牙齿12次。,第四节 消化系统,2 ) 恒牙 生长情况 乳牙脱落后生长出的牙齿是恒牙。数量共2832 颗。出牙时间为613岁。 换牙 恒牙依次代替乳牙的过程是换牙的过程。其中,

9、 有20 个恒牙与乳牙交换, 12个磨牙在乳牙后边增生出来。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 它是在幼儿6 岁时萌出的, 又称六龄齿, 它不与乳牙相交换, 而是在最后一颗乳牙的后面萌出的, 上下左右共4 颗。六龄齿是咬颌的中心, 并起着诱导恒牙萌出的作用, 其作用十分重要, 应注意保护六龄齿。此外还有4 个智齿, 通常在25 岁出齐, 有的人终生不出。,第四节 消化系统,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2 ) 口腔 1)黏膜 婴幼儿口腔小,口腔黏膜柔嫩,容易受损伤和感染。 2 ) 唾液 特点 婴儿有生理性流涎。唾液腺的功能是分泌唾液。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 唾液分泌量较少, 口腔干燥。34

10、个月, 开始吃辅食了, 唾液分泌增加。67 个月, 唾液的分泌就更加旺盛。但婴儿口腔浅, 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 所以经常流口水, 称为生理性流涎。,第四节 消化系统,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胃 1 ) 特点 容量较小,排空快:婴幼儿胃比较小, 进食量较少, 胃排空比较快, 容易饿。 溢奶 消化能力差 2 ) 保育方法 婴幼儿的膳食应该少食多餐, 在一日三餐以外, 还应增加12 次的加餐。 为了减少溢奶的出现, 喂奶后应让婴儿趴在成人的肩头, 轻拍婴儿的后背, 让其打嗝排出咽下的空气, 然后再放其躺下。 应提醒幼儿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不给其吃汤泡饭, 应避免幼儿饭前大量饮水,并控

11、制其甜味饮料的饮用量。,第四节 消化系统,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3. 肠 ( 1 ) 小肠 1 ) 特点:婴幼儿的小肠吸收能力强。 2 ) 保育方法:婴幼儿的膳食应符合他们胃、肠的特点, 做到碎细烂软嫩, 便于消化和吸收。 ( 2 ) 大肠 1 ) 特点 婴幼儿易便秘。 2 ) 保育方法 培养婴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培养婴幼儿专心排便的习惯。不能在排便时吃东西、玩玩具或看书听故事等。排便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以510 min 为宜。 在饮食方面, 多吃蔬菜、水果, 搭配吃粗粮, 都有利于大便通畅。,第四节 消化系统,二、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4. 肝脏 ( 1 ) 特点 婴幼儿肝

12、脏发育不完善, 分泌胆汁少, 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肝脏的解毒能力差。肝脏储存糖原少, 在婴幼儿饥饿时, 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冷汗、无力、有饥饿感, 甚至出现“ 低血糖休克”。 ( 2 ) 保育方法 1 ) 为婴幼儿准备的膳食不应过 于油腻。 2 ) 应重视婴幼儿的早点, 如果进食量过少, 婴幼儿不到中午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如果早餐以蛋白质代替主食, 也会发生低血糖。,第五节 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的简介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 1 ) 婴幼儿的排尿由无约束排尿到有约束排尿 婴幼儿膀胱肌肉层薄, 弹性组织发育尚未健全

13、, 储尿机能差, 故排尿次越突出。 ( 2 ) 尿道短, 易感染 幼儿尿道短, 黏膜薄嫩, 又与外界相通, 因此容易受感染。,第五节 泌尿系统,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保育方法 ( 1 ) 针对排尿 1 ) 提醒排尿。在组织集体活动前和睡眠前, 保育员要提醒幼儿排尿。保育员应注意提醒贪玩的孩子排尿。 2 ) 不频繁排尿、不憋尿。注意不要太频繁地让婴幼儿排尿, 也不要让婴幼儿长时间地憋尿。 3 ) 做好遗尿婴幼儿的防范工作。 4 ) 按照正确的方法训练婴幼儿排尿 ( 2) 针对尿道感染,第六节 皮肤,皮肤对人体起着保护、调节体温、感觉、代谢、排泄废物和吸收的功能。 二、婴幼儿皮肤的

14、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 1 ) 婴幼儿皮肤保护机能差 婴幼儿皮肤娇嫩, 保护机能差, 因此容易损伤和感染。“ 腌屁股” 的现象; 夏季受到汗液的刺激易长痱子等。 ( 2 ) 调节体温作用差 婴幼儿皮肤毛细血管网较密, 皮肤散失热量多, 容易受凉。 ( 3 ) 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婴幼儿的皮肤薄嫩, 渗透作用强。药物、化妆品、涂料等容易经过皮肤进入体内, 引起中毒。,第六节 皮肤,2. 保育方法 ( 1 ) 针对保护机能 1 ) 婴幼儿的内衣要柔软, 以纯棉为好; 洗涤用品应无毒、无刺激。洗澡的水温要适宜。 2 )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洗脸、脚、屁股; 手脏了就洗, 还应养成饭前、饭后, 便前、

15、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经常洗头、洗澡、剪指甲。手指甲剪成圆的, 每周剪一次; 脚指甲剪成平的, 每两周剪一次。,第六节 皮肤,2. 保育方法 ( 2 ) 针对体温调节 1 ) 冬季防冻疮, 夏季防中暑。 2 ) 增强婴幼儿对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3 ) 培养婴幼儿用冷水洗手、脸的习惯。 ( 3 ) 针对皮肤渗透 1 ) 凡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 决不能让幼儿当做玩具玩。 2 ) 在皮肤上涂拭药物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 不得过量。,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简介 是由一系列内分泌组成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是激素,它对人体起着调节的作用。 二、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16、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离不开内分泌系统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离不开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由碘作为原料的, 如果婴幼儿身体缺碘, 会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 进而影响婴幼儿智力的发育, 造成智力低下等多种残疾。,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二、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2. 保育方法 ( 1 ) 为了帮助婴幼儿长高, 应保证婴幼儿的睡眠, 既要时间充足, 又要睡得踏实。 ( 2 ) 在婴幼儿的膳食中, 应使用加碘的食盐, 防止碘缺乏。 三、保育小结 1. 保证婴幼儿的睡眠, 有利于生长发育。 2. 婴幼儿应摄取加碘的食盐。,第八节 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简介 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二、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 1 ) 婴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 不易抑制(转移注意力) ( 2 ) 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疲劳(不能太长、不宜过难) 婴幼儿大脑皮层比较脆弱, 虽然容易兴奋, 但也容易疲劳。表现为婴幼儿做一件事坚持不了多久。 ( 3 ) 婴幼儿睡眠时间较长:婴幼儿年龄越小, 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充足的睡眠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