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常用技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21501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伤急救常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伤急救常用技术(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伤急救常用技术,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急诊教研室 侯敬申 授课号:1041663,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第一节 止血,止血是创伤救治的最基本的急救技术,【适应症】 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动脉出血:鲜红、速度快、呈间歇性喷射状静脉出血:暗红、持续涌出毛细血管出血:鲜红、针尖样渗出,体腔内出血需行外科手术探查,【操作准备】根据出血部位和性质纱布、绷带、止血带 2.生理盐水及必要的止血药3.止血钳、注射器等,【操作方法】 指压止血法 敷料加压包扎法 填塞止血法 4. 屈肢加压止血法 5. 止血带止血法 6. 止血钳

2、止血法 7. 其它:抬高出血部位、止血海绵,1、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部和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为在动脉的浅表部位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所示,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1) 指压颞浅动脉 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 在伤侧耳前下颌关节处,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指压止血,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2)指压面动脉:颜面部外伤大出血。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3)指压耳后动脉: 一侧耳后大出血。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4)指

3、压枕动脉 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外伤大出血。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上肢指压动脉止血法,(1)指压肱动脉 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上臂中段内侧。,上肢指压动脉止血法,(2)指压桡、尺动脉 手部大出血。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3)指压指(趾)动脉 手指(脚趾)大出血。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下肢指压动脉止血法,(4)指压股动脉 一侧下肢的大出血。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下肢指压动脉止血法,(5)指压胫前、后动脉 一侧脚的大出血。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2

4、、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法,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止血方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有骨折或异物时不能应用,3、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填塞无菌纱布;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4、屈肢加压止血法,无骨折的四肢部位的出血;用纱块垫放于肘窝、腘窝或腹股沟部,用力屈曲关节,并用绷带或三角巾缚紧固定,用以控制关节远端的出血,屈肢加压止血法,5、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1)橡皮止血带,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半;使之

5、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止血带,(2)气性止血带,常用血压计袖带。只要把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3)布制止血带,将三角巾折成带状绕伤肢一圈,打个蝴蝶结;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并固定。,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部位:在伤口近心端,尽可能靠近伤口上肢:应扎在上臂上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下13处下肢: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前臂和小腿:不宜应用止血带。,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衬垫: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搏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min。,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解除止血带:缓慢松开,

6、切忌突然松开,并应观察是否还有出血。,第二节 包 扎,止血、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进一步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操作准备】 包扎材料 头套、绷带、三角巾 2.急救时现场可就地取材衣服、毛巾等,包扎材料,【操作方法】 环形包扎法 蛇行包扎法 螺旋型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包扎法 回返包扎法 其它,1.环形包扎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环形重叠缠绕,下周将上周绷带完全遮盖,环形包扎法,2.蛇行包扎法,斜形向上,每圈保持一定宽度而不重叠。多用于固定敷料、夹板。,3.螺旋型包扎法,每周压住上一周的1/3或 1/2。直径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大腿等。,螺旋形包扎法,4.螺旋反折包扎法,每

7、周均把绷带向下反折,遮盖上一周的1/3到 2/3。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反折。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小腿、前臂,螺旋反折包扎法,5.“8”字包扎法,在伤处上下两方,重复做“8”字形旋转缠绕固定关节,如肘、膝、踝等,6.回返包扎法,从顶端正中开始,分别向两侧回返,直至顶端包完。 头部、指端、截肢残端。,7.其它包扎法:三角巾帽式包扎,头顶部外伤眉弓、枕骨粗隆额部中央打结,胸部三角巾包扎,一侧胸部外伤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底边两角处打结。,腹部包扎,腹部外伤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注意事项】 1.包扎前:不要用水冲洗、不要回纳 2.包

8、扎时:动作轻柔、指端外露 3.包扎后:保持功能体位 4.包扎程序:远心端开始、打结于肢体外侧,不能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第三节 固 定,实施骨折固定先要注意伤员的全身状况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让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动。,【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2. 关节扭伤、挫伤或者软组织损伤后固定,【操作准备】患者准备向患者说明要配合的事项2. 物品准备木制夹板、充气夹板、塑料夹板 紧要时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等。,【操作方法】夹板捆扎固定这里主要介绍传统而经典的木制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法。2. 石膏绷带固定,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法,(1)锁骨骨折固定 (2)上

9、臂骨折固定 (3)前臂骨折固定 (4)股骨干骨折固定 (5)小腿骨折固定 (6)脊柱骨折固定颈椎骨折固定、胸椎腰椎骨折固定,(1)锁骨骨折固定,两腋前上方衬垫绕两肩呈“8”字形背后打结,使两肩后张,(2)上臂骨折固定,用长短两块夹板用绷带在骨折上下部位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呈中立位,三角巾悬吊,(3)前臂骨折固定,屈肘90度,拇指在上长度超过肘关节至腕关节的长度置于前臂内外两侧,(4)股骨干骨折固定,长夹板为伤员腋下至足跟,放在患肢外侧 短夹板会阴至足跟,放在患肢内侧 于腋下、腰部、大腿根部、膝部包扎固定,(5)小腿骨折固定,与股骨骨折固定相似,只是夹板长度稍超过膝关节即可。,颈椎骨折固定

10、,伤员仰卧,在头枕部垫一薄枕,使头部成正中位,头部不要前屈或后仰; 头的两侧各垫枕头服卷; 最后用一条带子通过 伤员额部固定头部,限制头部前后左右晃动.,胸椎、腰椎骨折固定,使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在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注意事项】先后次序先止血包扎再固定,夹板避开伤口2.开放性骨折 外露骨折端不能回纳3.跨关节固定 长度与骨折的肢体向适应,【注意事项】,4.衬垫 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骨隆处、悬空处加衬垫5.松紧适度 以扎带提起能上下移动1cm6.指(趾)端应外露 便于观察血运情况7.固定后保持功能位,定期X线复查,第四节 搬 运,搬

11、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常用方法】 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器械(工具)搬运 徒手搬运 (1)搀扶 (2)背驮 (3)双人搭椅 (4)拉车式,(1)搀扶,病情较轻、能够站行走的伤病员。更主要能体现对伤病员的关心。,(2)背驮,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如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3)双人搭椅,双手紧握,步调一致, 伤员双臂搭在两个救护人员肩上,(4)拉车式,2. 器械搬运 (1)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 (2)可折叠式楼梯搬运椅或者椅子搬运 (3)床单、被褥搬运,(1)铲式担架,(2)可折叠式楼梯搬

12、运椅、椅子搬 运两位救护人员一抓住椅背,另一紧 握椅脚,不适合昏迷患者。 (3)床单、被褥搬运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伤病员不宜用此法。,3.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1)脊柱、脊髓损伤 (2)颅脑损伤 (3)胸部伤 (4)腹部伤,(1)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保持伸直,不可扭曲,最好使用铲式担架 颈椎损伤的病人,要3到4人搬运,1人负责头部牵引固定,保持头部与躯干呈一直线,另2人托躯干,1人托下肢。,脊柱、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要3个人,一人托背部,一人托腰臀部,一人托双下肢,保持轴线,保持轴线,保持轴线,(2)颅脑损伤,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

13、半仰卧位或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注意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3)胸部伤,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包扎。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时,以坐椅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半卧位。,(4)腹部伤,伤病员取仰卧位,屈曲下肢,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注意脱出的肠段要包扎, 不要回纳。,【注意事项】 动作轻稳、敏捷、协调 脊柱脊髓损伤保持脊柱轴线 不同伤情和环境采取不同的搬运方式,避免再次损伤 搬运过程注意观察病情 注意先后次序,补液通畅,【总结】 止血的具体方法以及止血带使用的注意事项 包扎的具体方法 固定 脊柱骨折的固定 脊柱、脊髓损伤的搬运,【课后思考题】野外一高处坠落伤的病人,诉颈部疼痛,如何急救?,【参考书目】1.刘保池,郭瑞章主编,创伤鉴别与急救,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2. , 中国急救网 3. 我的邮箱,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