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1500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区2018届摸底考论述文1-3题讲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小题共3小题,9分),论述文的做题步骤,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读) 2、审读题干,确定信息范围(找) 3、文题比对,辨析信息对错(比) 4、巧用排除,复位验证(排),论述文 选择题选项 常 见 错 误 类 型 1、以偏概全 2、张冠李戴 3、无中生有 4、因果混乱 5、主次颠倒 6、时态混乱 7、混淆条件 8、随意夸大 9、肯否混乱,做题步骤一,(1)整体把握,快速感知主要信息。 速读,借助关键语句把握大意、明确层次结构。,本文的文章结构: 1、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 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2、(总起句) 2、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分说) 3、走向盛唐就不同了。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分说) 4、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分说)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结论句) 摘自美的历程盛唐之音,论述文结构思路,1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 辨明标志性词语。

3、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关联词、B、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C、顺序词 、D、范围词、E、过渡词 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做题步骤二,(2)审明题意,确定筛选范围。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指令”,确定筛选范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代的书法和诗歌达到了顶峰,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它们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B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仍需探究,不过,完全可以把兰亭序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C“草圣”张旭的草书和狂草,流走快速

4、,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之间,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D盛唐把书法作为抒情传达的艺术手段,并将此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B 原文“似有更多理由”,,第一段1-3行,第4段 5行,第3段3、4行 第4段 倒数第1行,第二段4-6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B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象,指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

5、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同的论证目的。 D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第三段 最后一句 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D,第一段 1-3行,第一段 第3行,第二段最后一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无中生有,A,第4段 第5行,第2段第一行 第3段第1句,不成因果,论述文的做题步骤,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读) 2、审读题干,确定信息范围(找) 3、文题比对,辨析信息对错(比) 4、巧用排除,复位验证(排),论述文 选择题选项 常 见 错 误 类 型 1、以偏概全 2、张冠李戴 3、无中生有 4、因果混乱 5、主次颠倒 6、时态混乱 7、混淆条件 8、随意夸大 9、肯否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