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21329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辅导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的社会行为与人际关系,了解人的社会行为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容概要,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 二、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三、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内涵 四、人际关系原则,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社会态度是决定人的社会行为的内在条件,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的途径。1936年,盖普勒民意测验以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1、经验的情绪后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 4、参照群体 5、家庭 6、文化因素,1、人的态度的形成,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人们面临态度改变的压力时,优势反应不是改变态 度,而是拒绝别人的影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 表现出下

2、列几种心理倾向: 1、抗拒反应 2、心理惯性和 3、保留面子 4、笼统拒绝 5、贬损来源 6、歪曲信息,2、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1、传达者的威信 2、传达者的立场 3、传达者的目的指向 4、传达者的吸引力 5、传达者的倾向性 6、信息提供的方式,3、信息传达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1、逢迎 2、恫吓 3、自我抬高 4、显示 5、恳求,4、特殊的自我表现,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1、从众的原因:行为参照、偏离的恐惧、群体的 凝聚力 2、依从现象 登门槛效应与技术 低球技术 留面子效应 逆反心理反应: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 法国农学家帕尔曼

3、的“鬼苹果”的推广的故事,5、从众与依从心理,一、人的社会态度与行为,二、人际交往概述,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交往的丰富。无论你是享受美好人生的温馨、宽温、甜蜜,还是饱经人际冲突的烦恼、茫然、愤怒,你都不会怀疑,人不能没有别人,人不能不与别人交往。,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质上 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 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 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 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 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1、人际交往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人在本质上

4、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1、人际交往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社 会心理学基础,是人需要确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 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 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 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金盛华、杨志芳,1、人际交往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一、人际交往的必然性,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都表明,人际和谐是心理健 康的标准之一。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 他人合作与共享,待人慷慨和友善,理解和尊重别 人,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

5、长寿老人中,人际关系 和谐者达到85%以上。 俗语说,“健康之道在于和。”黄帝内经中 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的说法。,人际交往具有交流信息、激发灵感、智能互 补、人际协调的作用,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个人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发 现,人际和谐是自我实现的人的重要的人格特征。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说, “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及处世技巧, 15%靠专业技术。”,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3、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需要,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4、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人除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以外,还

6、必需有自尊、 爱、归属感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人与人之间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容易使人形成 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人心情舒畅,处于奔放的精 神状态,从而感到人生幸福。,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5、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最近一项“你最感到困惑的三个问题” 开放式 问卷结果显示,近40%的大四学生报告的是人际 关系问题。 学生一:如何对付尖酸刻薄的人?遇到同学之间矛盾如何调整 心态并处理好关系?如何处理好男女关系?学生二:常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候,碰到事情我只是 一味地忍让,希望大事化小,哪怕自己明明是对的,老师你说这样不 懂得坚持是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特有的个性?,一

7、、人际交往的必要性,5、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赫尔洛克(Hurlock K. B., 1949)指出,和谐的 人际关系对青年成长的8个优点: 给青年以稳定感和归属感; 给青年以健康的娱乐场所; 使青年获得社交的经验; 使青年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 给青年以提高社交技术的机会; 给青年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 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 使青年体验求爱行为。,一、人际交往的必要性,6、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 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 该是

8、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际关系类型,人际关系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可以说,个体在生活中有多少种角色就会形成多少种人际关系。以下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出的人际关系类型:,联结纽带:血缘型、地缘型、趣缘型、业缘型 交往需要:容纳型、控制型、情感型 关系属性: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 交往内容: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人际交往,简称交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从动态角度: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 物质交换 2、从静态角度: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 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1、人际交往的概念,二、人际交往,1、交往需要归结为确立自我价值

9、感和安全感的需要 2、独处需要在于:内省需要,人们需要的对自己的 外部表现和内部状态有良好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哲学家曾说,过多的交往使人浅薄。,2、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1、熟悉 2、个人特征:才能、外貌 “犯错误效应” 3、相思与互补 4、爱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3、人际吸引的条件,1、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 2、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 3、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4、人际沟通的重要作用,1、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 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空间距离等。 “此时无声胜有声” 猜猜它们的意思:摆手、手外推、双手外摊、双臂外展、搔头皮或脖梗 搓手活拽衣服、拍

10、脑袋、耸肩。 2、人际距离 亲密距离:近范围与远范围(618英寸) 朋友间的个人距离:2、5 4英尺 社交距离:712英尺 公共距离:1215英尺,5、沟通的途径,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6、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1、破裂过程: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7、人际关系的破裂,三、人际关系原则,1、尊重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尊重原则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两方面的 内容。自尊自爱并尊重他人的人格、习惯与 价值。因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马斯洛,),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应 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学会去尊重别人。,2、互助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还

11、是精神方面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相互关心。因为只有在互助中才能满足、 双方的需要,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形成 良好的人际互动。,3、真诚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一是求真,二是求诚。求真就是追求 真理,即追求公平、正义、善良等高尚的 道德理念;求诚就是追求诚信,即与人交 往中要诚心诚意,信守诺言。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以诚而应。” “言必信,行必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真 诚是最受人喜爱的个人品质。,4、宽容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由于交往中的个体在经历、性格、修养 等各方面的差异,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需 要遵循宽容原则,心胸开阔,容忍谦让,体 谅人、理解人和团结人。“求大同,存小异”, “得饶人处

12、且饶人”。宽容是人际关系中互赠 的礼品,是人际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的润滑剂。,5、功利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1、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2、人情增减规律,6、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7、情境控制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8、其他原则,三、人际关系原则,1、个别化 2、有目的的表达情绪 3、有控制的感情投入 4、接纳 5、不批判的态度 6、自决 7、保密,三、人际关系原则,The Western Golden Rules,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If you cant say anything good,

13、you can say nothing.Politeness is to do and say the kindest thing in the kindest wa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tiquette is to make the world a pleasanter place to live in, and you a more pleasant person to live with.,四、助人与侵犯,1、助人与旁观者效应,四、助人与侵犯,1964年的吉诺维斯案件 别人的存在与态度,造成了明显的观众抑制作用,2、侵犯行为,四、助人与侵犯,1、侵犯

14、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合理宣泄是减少侵犯行为的有效途径,五、人际交往技巧,1、倾听和提升动机技巧,五、人际交往技巧,专注:言语内容和非言语内容,表示尊重接纳 复述:用简短语言对基本信息重复表达 查证:印证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和重心 鼓励与支持:通过声音姿势简单的句子或只言片语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邀请:用非言语的方式给对方以暗示或者直接推动对方展开沟通或参与到正在进行的沟通之中,2、引领技巧,五、人际交往技巧,澄清:对模糊不清的信息以及不够清晰的陈述做更详细解说。或者对对方无法表达的感受加以解说。 聚焦:将游离的话题、过于分散的谈论范围或几个同时提出的问题指出其重心所在。 摘要:整理概括归

15、纳重点 提供资料:提供必要的信息,3、反映技巧,五、人际交往技巧,目的:让对方明白你已经进入她的内心世界 和思维之中。包括: 内容反映 感受反映 经验反映,4、影响技巧,五、人际交往技巧,建议 教育 自我坦白 演绎: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对方的意义进行推论,或者说出他们的感受、想法,指出他们的行为的目的。 对质:直接指出对方言谈、行为和感受上的不一致和矛盾的地方,或者向对方提出挑战,要他去面对与现实不符的想法,改变缺乏建设性的、自相矛盾、自我打击的行为。,这些人际关系原则的实质或技巧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找到它的上级概念,并且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是否存在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关系原则关系如何?,马克思说过,“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马克思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他与燕妮纯真高尚的爱情令多少人为之倾倒;他与恩格斯的友谊已成为有口皆碑的美谈。马克思不仅获得了完美的爱情,也得到了真诚的友谊。,结论:爱和被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播种爱,必然会收获被爱。爱的技巧是爱的能力的表达方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五、结束语,爱,是生命的甘泉,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爱,能驱除烦恼与孤独,爱,能化解仇恨与矛盾,爱,能创造美好与和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