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421208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8课《艺术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8 8 课课艺术品艺术品同步练习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艺术品选自 ,作者是 19 世纪 (国别)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套中人、 等。答案:契诃夫文集|俄国|小公务员之死或变色龙(只要是契诃夫比较有名的作品即可)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作家名中的“契” “诃”不要写错,作品名要用书名号。点评: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有关他的信息要明确记忆。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 (国) 、 (国) 、 (国) 。答案:俄|契诃夫|法|莫泊桑|美|欧亨利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点评:对世界文学的常识在学习中要注意了解掌握。3、给下

2、面加点字注音腋下 撩人心弦 擤鼻子 乌烟瘴气 神采焕发 战战兢兢 答案:y|lio|xng|zhng|hun|jng解析:注意易错点, “撩”声母是l不是n, “擤” “瘴” “兢”皆是后鼻韵母。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4、解释下面的词语。撩人心弦: 神韵: 战战兢兢: 绞尽脑汁: 乌烟瘴气: 答案:诱人的事物引起人们的兴致。|指风度韵致,也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

3、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比喻环境污浊、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解析:根据对词语的掌握直接解释即可,词语中的关键意思要解释准确清楚。点评: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时要注意识记。5、根据前文的意思,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或句子。2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 , 。答案:站起(站立) 示例: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恭|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解析:注意例句中的关键词“慵懒”与“勤奋” 、 “昏睡”与“清醒”之间的反义关系,所仿句子与例句在内容上要有联系。点评:本题不难,句意简单,易于仿写。仿写,掌握汉

4、语句子结构,训练写作能力,一举两得的。仿,要仿出句子的内容、结构(句式) ,写作方法、语气。6、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诊室(zhn) 皱眉(zhu)推辞(c) 装束(s)B.文雅(y) 诱惑(hu)敬仰(yng) 神韵(yn)C.索性(su) 马嘶(s)耸肩(zng) 沙哑(y)D.古董(dng) 吩咐(f)擤鼻子(xng) 惹祸(ru)答案:B解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中“束”应读“sh” ;C项中“耸”应读“sng” ;D项中“惹”应读“r” 。答案为B。点评:本题有难度,判断点较多,要仔细辨析,分析易错点。7、下列词语中字义相同的是( )A.薄弱 厚此薄彼 B.辨别 不屑置辩

5、C.惩罚 惩恶扬善 D.涨红 水涨船高答案: C解析:运用排除法,A 项中“薄”一为“不坚强、不坚实”一为“轻视” ,B 项中“辨”是区别, “辨”辩说,D 项中“涨”一为“增大”一为“水上涨” 。点评:本题不难,稍加分析即可作答。汉字中多义字很多,判断其义要结合语境,根据句意或词义来解释字义。平时学习要多积累,多了解多义字。站起(站立) 示例: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恭;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母亲的独根苗,肯切地要求您收下我们的谢礼。B.那两个女人缭人心弦地微笑着。C.就连诱惑人的蛇精也想不出比这再糟的模样了。D.可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的舌头疆住了

6、。答案: C解析:运用排除法,A 句中“肯切”应为“恳切” ;B 句中“缭人心弦”应为“撩人心弦” ;D 句中“疆住”应为“僵住” 。答案为 C。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3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那么美丽,那么 ,使人的心里 敬仰的感情。不过,说真的,您自己来 一下吧。整个傍晚喜剧演员的化装室里涌进许多男人, 来欣赏那个礼物。A.优雅 充满 判断 特意B.优秀 充满 判断 故意C.优雅 充斥 辨认 故意D.优秀 充斥 辨认 特意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句子的内容,结合词语的含

7、义来判断。也可以直接根据语境来判断,可以先判断第一句的第二空,从搭配的角度来看, “充斥敬仰的感情”显然是错的,排除 CD,再判断第三句, “故意来欣赏”显然是错,所以排除 B,答案为 A。点评:汉语中近义词很多,学习时要注意新手辨析,从词义和在句中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来辨析识记。10、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B.“得了,小伙子!”医师插嘴说,快活得浑身发软。C.“您,大夫,对待艺术的态度多怪啊!”萨沙不高兴地说。D.真是可惜:没有配成对!太可惜了!答案:A解析:A 项,前后话语是同一个人所言的内容时,中间的说话者后应用

8、逗号。点评:标点符号在语句中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句子的内容。11、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当的是A.中考前老师送我们一幅对联: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B.社会上盛传“世界末日”的谣言,我们不要杞人忧天,要安心地生活和生产。C.在报纸和电视上看了张家港市建设全国的文明城市的详细报道之后,全国许多城市领导蜂拥而至,取经学习,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本届奥运会上,我们的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可是体育圈里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我们只有在田径上有所作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答案: C解析:C 句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不符合句意。点评:本题不难,

9、句意明确,词意表达清楚。判断语句中实词使用是否得当,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还看符合不符合语境,判断关联词的使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12、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答案: D解析:D 诗句中“出”是形

10、容的山拔地而起,并没有夸张的意思。点评:古诗中常用修辞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了解掌握。二、问答理解二、问答理解13、下面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答案:句把“提高”改为“培养” ,或把“兴趣”改为“水平” 。把“不足” 、 “不当”删去,或把“所缺乏的”改成“存在的问题” 。解析:A 句动宾搭配不当, “提高”应与“水平”搭配, “培养”应与“兴趣”搭配。B 句是前后表达用词累赘, “勇气不足” “谋略不当”已含有“缺乏”的意思,前面“缺乏”多余。

11、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病句类型。病句中搭配不当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主谓搭配不当,有动宾搭配不当,有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判断前二者,首先要简化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 ,这样比较容易判断搭配问题,判断后者,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了解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汉语中有哪些规范。14、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医师看着礼物,慢腾腾地搔着耳背,嗽一下喉咙,游移不决地擤鼻子。“原来是这么一个玩意儿!”他大笑道,“啊,见它的鬼,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儿!妙极了!迷人啊!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可爱的东西的?”“这东西好得很,这是无须争论的,”他想,“丢掉未免可惜。”答案: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

12、写解析:了解小说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语句内容判断即可。点评:阅读小说,要了解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作时学会使用。15、根据本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内容。答案:开端:病人因感激而给医师送艺术品“裸女烛台”。发展:医师把“裸女烛台”转送给律师、律师把“裸女烛台”送给喜剧演员、喜剧演员把“裸女烛台”卖给病人的母亲。5高潮、结局:艺术品奇迹般地回到了医师手里。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抓住主要的人物活动来概括四个情节点。点评:了解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学习时要多注意培养分析概括能力。16、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答

13、案:反应的基本模式是高兴的接受后经国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抓住题干中提示的情节点,梳理小说内容,概括作答。点评:阅读小说,要注意其中一些细节的描写,以此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7、文中的医师、律师、演员喜欢这件礼物吗?他们为何都要将礼物转手他人?答案:喜欢。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的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抓住题干中提示的情节点,梳理小说内容,概括作答。点评:阅读小说,要注意其中一些细节的描写,以此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8、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什么态度?小说想以此表现怎样的主题?答案:作者

14、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讥讽的态度。小说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虚伪性。喜欢。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的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根据作者设计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来体会小说的主旨。点评:阅读小说,可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描写来理解其主旨。19、体会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萨沙斯米尔诺夫冲进诊室里来。“大夫!”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说。答案:用“冲”字很好地表现出了萨沙的激动和兴奋。“上气不接下气”既与上文的“冲”字相照应,也表现了萨沙因兴奋而语无伦次的情景。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根据句子所在

15、的具体的情节,从表达人物的心情来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点评:阅读小说,可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描写来理解其主旨。20、试着体会下列语言描写所揭示出的人物心情。他(医师)想,“丢掉未免可惜。可是留下也不行。嗯!这就成了难题!该把它送给谁,或者捐给谁呢?”6他(律师)大笑道,“啊,见它的鬼,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儿!妙极了!迷人啊!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可爱的东西的?答案:表现了医师接受艺术品后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律师见到艺术品的惊喜。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课文中整个故事内容,根据句子所在的具体的情节,从表达人物的心情来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点评:阅读小说,要了解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作时学会使用。21、烛台再次回到医师的手中,这合理吗?为什么?答案:一方面,就文章而言,作者为了让这个烛台回到医师手中设了几处伏笔。在一开头,萨沙就声言自己的母亲是收购古董的商人,这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