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420994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狼》导学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20.狼狼一、预习案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学习掌握文言字词,熟读背诵文章。(2)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3)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对于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坚决斗争去夺取胜利。2、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3、达标练习(1)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

2、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正确顺序: 二、探究案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屠夫:机智、勇敢

3、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问题展示本文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的?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4、拓展交流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文学家。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故乡分别出自鲁

4、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A(2)D(3)2 1 7 5 6 3 4问题展示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 4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 5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第一自然段 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 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自然段 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第四自然段 写屠户杀狼,

5、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拓展交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