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20830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上课(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什么是地理环境呢?,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通常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 包括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等。,区域 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空间单位。,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划分:,可变性区域界限模糊; 整体性同一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区域大多可分 差异性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

2、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全年较干旱,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断流的河流叫内流河,而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我国的内流流域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中北部干旱气候区,最终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划分 依据:,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VS,.例证:,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32N,

3、长江 三角洲,黄 海,东 海,南京,上海,杭州,大 兴 安 岭,长 白 山,小 兴 安 岭,松 嫩 平 原,45N,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2思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纬度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从南向北递减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夏季风、地形),长江三角洲: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松嫩平原: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1) 地理位置差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2) 气候条件差异,气温和降水,长江三角

4、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相对较少,生长期短,(3) 土地条件差异,水稻土,黑土,长江三角洲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 松嫩平原黑土,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为旱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4)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当地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距煤铁等资源近,都是平原地区,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温带

5、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水稻土为主 耕地多为水田 土地较为分散 人均耕地少,黑土分布广泛 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水稻(主) 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 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如何

6、比较两个区域差异:,、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 科技、文化、市场、历史基础等,、人文地理环境:,方法指导,(1)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_。,学以致用,b,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故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有所不同,同一区域因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故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会有所差异。,区域发展受当地、当时的地理环境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案例,宜昌,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湖口,苏皖沿江平原

7、,长江三角洲平原,1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理环境,早期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由若干平原组成,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发早期,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开垦困难,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改造自然能力低下,(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科技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农业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

8、,(3)工商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P3 传统民居,现代住宅,1.南北方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楼的区别,活动,观察以下建筑的特点,说出其分布的南北方位置。,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则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利于排水)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9、。,师生互动,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暑假,哈尔滨某高中的学生张明准备从家乡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0、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2、探究活动,(1)在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会看到各种中外文化融合的各具特色的建筑,既有东方的文庙,又有西方古典式建筑基督教堂。夏季可在太阳岛上玩沙戏水,冬季可欣赏各种栩栩如生的冰雕。(沿途可见温带落叶落叶林和混交林,黑土地、麦田),太阳岛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与繁华的市区隔水相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是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可领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胜景。骑上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体会“弯弓射大雕”的豪情,又可

11、到蒙古包里喝一杯醇香的奶茶,以解旅途之劳。,()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是典型的黃土高坡,冬暖夏凉的窑洞是典型的民居,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民风彪悍淳朴,阳刚的美完全体現在当地。(沿途大同煤矿、平遥古城、老式民居四合院),()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其典型的写照,绿树、灰瓦、白墙、碧水是极好的一幅风景画。柔和香甜的空氣中弥漫着当地人民你侬我侬的溫柔。(沿途苏州园林、水田),()“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雄山峻岭,林海无际,清泉碧澄,流云涌动,鬼斧神工的美丽向你呈現出大自然的艺术。亚热带常绿林掩映着一座座革命遗址:会师桥、黄洋界保卫战胜利

12、纪念碑、革命博物馆等。气候、植被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富有变化,尽显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沿途红壤),第页活动题2:,()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热带季雨林分布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佛塔、竹楼比比皆是。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山寨人民的群居生活,山明水秀的风光和当地淳朴善良的民风绝对另你流连忘返。(沿途喀斯特地貌、大象、孔雀、长臂猿),第页活动题2:,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人文景观是长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深深打上了自然的烙印。造成沿途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13、可沿两个方向探究:从哈尔滨向西,气候越来越干燥,水分越来越少,导致相应景观的变化;从哈尔滨向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水分和热量都会增加,又导致景观的变化。另外沿途景观的变化也体现了平原(苏南)与山地(井冈山)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南北方分界线,黄土高原的南界 2)1月0等温线 3)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4)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5)800mm年等降水量线 6)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8)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水 系的分水岭 9)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10)小麦生产与水稻生产分界线,陕北土窑洞,由于黄土具有很强的

14、直立性,且高原地区降水不多,所以窑洞成为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吐鲁番的晾房(荫房),葡萄干晾房是适应新疆干旱少雨的气候,为晾制葡萄干而专门盖的房屋.,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我国南方降水量较多,所以大多数民居依水而建,地基较高,且多为石头砌成,防止过多的雨水浸泡。房顶较陡,以便迅速排水。,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南方地区的食品,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秦岭-淮河以北的北

15、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北方地区的食品,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很难生长庄稼、树木,但草场广布,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业,因而便以牛羊肉、奶为主食。,西部地区的食品,地理环境差异对民族风情的影响民族风情是指由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或生活所形成的具有传统性的风俗习惯。形成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称之为民族风情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渗透于民族风情之中,二者关系密切,前者影响、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体现前者。1.地

16、形与生产活动山区的耕地少,动植物资源少,人们多从事采集、狩猎、驯养;富饶的大草原地面广阔、人烟稀少,人们多从事放牧业;平原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发达;人们在低缓的丘陵上开辟一层层的梯田,种果树、茶树等,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充分利用阳光,扩大土地面积。牧区的居民衣皮食肉,耕作区的居民衣布食谷,这些也是地形影响的结果。,2.气候与建筑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不为美观,而为凉快、安全;中国北方房屋多平顶,南方多尖顶,不为个性,而为排水便利与否;黄土高原的窑洞不为安全,而为就地取材、冬暖夏凉;蒙古族的蒙古包不为便宜而为携带方便、生产需要;俄罗斯的房屋有三四层门窗,不为防盗,而为保暖;西亚的住房屋小窗多、墙壁厚,为的是通风散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