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0156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投标市场分析与决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投标市场遭遇几多困境简介: 招投标市场存在以下问题:加大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不必要成本;重揽轻管趋势严重, 现场安全、质量事故屡有发生;建筑价格出现背离价值的现象;要求施工单位出具的投标和履约担保,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关键字: 招投标市场,问题自 2000 年 1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来, 建筑 市场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说建筑市场公开、公平竞争程度提高, 建筑成本下降,质量、效益总体水平上升,建筑领域腐败现象得到遏制,建筑队伍初步实现了优胜劣汰,并涌现了大批竞争实力强劲的建筑企业。但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招投标市场, 施工 企业在深化改革和发展中也出

2、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存在问题投标资源严重浪费,加大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不必要成本。由于国内施工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由于一些施工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取得了比其他行业更高的利润,造成建筑施工队伍一度膨胀,建筑市场长期以来供求关系失调,建设项目远远满足不了建筑施工队伍的需求。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企业客观上数量很多, 蜂拥而上; 另一方面, 也不排除某些招标机构利用招标会卖招标文件增加额外收入而降低投标门槛所致。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参与投标的项目都是从勘测设计 或立项就开始跟踪,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立关系,跟踪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的甚至几年,然后从网

3、上获取招标信息,着手准备资格预审资料,参加投标报名,到购买标书,进行现场和市场调查,组织编制文件。参与投标中能中标的施工单位往往是几十家或上百家之中的一家,未中标的单位一切工作都付之东流。首先在费用上, 施工单位每年用于开发投标的费用(含人力资源等成本)不低于年度新签中标合同额的5% ;其次,投标单位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盲目攀比,拉高投标文件制作的外观质量,投入高精尖的办公 用品不算, 甚至用烫金等极尽奢华的包装手段,这种投入, 由于施工单位投标都是广种薄收,绝大多数单位的投标文件是要作废的,相信招标机构和投标单位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投标文件,恐怕已堆积如山了。这是投标单位投入大量人力资源

4、成本和办公管理成本的后果,最后形成大量制作精美的废品。施工单位在投标工作中投入大量无效成本,实在也是无可奈何。重揽轻管趋势严重,现场安全、质量事故屡有发生。对施工单位而言,由于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要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能否确保施工任务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企业领导人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到任务承揽上,不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开发,而且还要有三分之一的副职领导去跑市场,才能保证在投标的竞争中捞到一根针。在建筑市场惟恐漏掉每一个招标机会,创造条件频频参与投标;不仅大部分企业领导要抓任务承揽,每个施工单位还要建立起庞大的开发任务机构,集中企业30% 甚至 50% 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照

5、信息部、市场部、技术部、综合部分工,完成从信息跟踪到合同签订的一系列投标过程。施工单位主要的施工技术 管理力量都投入到任务开发和投标工作上,在施工企业本来就人才普遍匮乏的情况下,现场管理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层次普遍降低,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到现场,缺乏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人才培养拔苗助长。施工企业现场人才缺,人才培养难, 造成现场管理水平下降,频频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从而使市场信誉度降低,难于承揽到工程任务。施工企业越难承揽工程就越增加开发承揽任务的力量,陷入恶性循环, 重揽轻管趋势愈演愈烈,这种状态下, 要保证项目现场管理的水平,企业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建筑价格出现背离价值

6、的现象。产品的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但建设单位为防止建筑企业利润率过高和遏制腐败,普遍采取在统一预算编制办法并降造10% 20% 不等的基础上,按最低投标价中标。由于建筑市场本身处于供不应求的不平衡局面,为争取得到工程,投标单位往往盲目压低投标总价求得中标,这样确定的建筑产品价格,并不是建筑市场供求主体的平等真实意愿,很难说能符合价值规律。实际上, 最终生产出的建筑产品也背离了建设单位的初始意愿,不是结算价格大大超出原中标价格,就是产品(内在)质量水平下降。更不可取的是施工单位承接了超低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后,不是集中精力搞好现场管理,而是千方百计做好设计、 建设和 监理 等单位的工作,取得理解和支

7、持,办理追加索赔,实现保本甚至盈利的目的。 由于供求关系不平衡,基本上由一方确定建筑产品价格,不仅背离产品的实际价值,而且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严重的甚至留下了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隐患。要求施工单位出具的投标和履约担保,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现在在招投标工作中,建设单位要求投标单位提供投标保证金,中标单位提供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或银行授信保函等。从积极意义上看, 推广这一做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建设风险,金融机构也扩大了营业业务,增加了收益; 但从潜伏风险的角度看,目前建筑行业工程款拖欠现象严重,施工单位在投标中标阶段要提供10% 至 30% 的各种保证金和保函,只有通过向

8、银行借贷和申请保函来解决。银行对投标单位申请借贷或保函出具的担保物或反担保单位,在国内还没有建立起连网核查的系统,留下了担保物多重担保或反担保单位多地区、超能力反担保的漏洞。 对信用好的施工企业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反而给能力不足、信用差的施工单位提供了制造虚假能力和信用证明的可乘之机,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新增的业务风险。解决办法和措施充分发挥资质门槛和监管机构的作用,降低招投标成本。自2001 年 7 月 1 日施行建设部颁发的 建筑 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后,建设部以及各级资质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标准,重新对国内建筑 施工 队伍的规模、 资源、施工业绩、施工能力、信誉进行了审核和资质等级认定。具有施工

9、资质证书的企业应该是已具备承包相应资质等级规定范围内工程的企业,也就是说, 现在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所做的一系列投标工作及投标文件编制,广义来看, 很多仍是在重复做资质申报的文件资料,其中理论上比较有价值的施工组织设计 ,也是针对投标而非针对现场施工而作,由于编制的目的不同,实际上也失去了对现场施工的指导意义。即使招标单位组织的评标工作,也是在重复做资质审核机构的类似工作,而且, 现在的标书多是洋洋万言,越编越厚,外表精美,内容雷同,相信从专家库中抽出的评委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审阅。象这样耗费大量资源和费用的重复评审,完全可以发挥资质证书和资质监管机构的作用, 只要招标文件规定了施工单位

10、的资质等级要求,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即可视为已具备施工资格和能力,可以参与工程项目的竞标,不需再编制投标文件,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节省不必要的重复费用。推广深圳、 珠海摇珠办法, 简化招投标程序。国内大部分招标机构都是采用由投标单位报送投标文件, 招标单位公开开标,组织专家评标的办法确定中标单位,其中投标文件又按经济标和技术标分开评分。这种方式, 一方面没有发挥资质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和对资质证书的认可; 另一方面加重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成本负担。深圳、 珠海目前采用的网上发布招标信息、 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均可报名参与竞标,经审核后对参与竞标单位摇珠确定中标单位的招投标方式,引来了一片叫

11、好声。这种做法, 既节省了招投标成本,又更具有公开、公平性,同时也从办法的设置上进一步抵制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建立建筑产品价格评定中介,使建筑产品价格合乎价值规律。建议招标机构原组织的专家评标组将工作重心转移,将以前重点对技术标和经济标进行评议打分转移到对该工程项目价格的确认。 招标单位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概算,委托有相应资格的预算编制机构或中介机构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预算,再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认定,将建筑产品的定价从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中分离出来,减少关联性。 再用摇珠的办法确定施工单位,使建设、 设计、定价、施工、 监理 、使用单位相对独立,使之更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律。以信用评价机制扭转重揽轻管

12、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建筑市场的供求主体都要作出努力,施工企业要提高认识,认识到这种短期行为可能导致最终失去市场的严重后果,彻底扭转重揽轻管的做法;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建设单位和招标机构也要改进招标办法,建立对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在简化评标程序的同时,除审核资质资格外,应增加信用等级淘汰机制, 促使施工企业搞好现场管理,通过现场管理建立市场信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信誉等级赢取市场,使建筑市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此外,要求施工企业提供投标保证和履约担保对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风险,也可以通过对施工单位建立信用评价机制来规避。如果招标机构能将不具备工程承包资格、没有信誉的施工企业先行挡在门槛

13、之外,而中标的单位都是有资格、有实力、有信誉的施工单位的话,金融机构为之办理贷款和保函业务的风险就可以相应降低。六大问题困扰招投标市场阅读: 1 次简介: 在大多数情况下,为避免评标后未中标人的疑义,除非最低报价的投标单位的报价中有明显错误,评标委员会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推荐的中标单位,使经评审的最低价中的评审要求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执行。关键字: 招投标,投标报价随着我国正式成为WTO 的一员, 工程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招标投标市场的运作必然将朝着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从过程参与或直接操作,逐步转变为过程监督已是大势所趋。过去那种依靠行政手段

14、解决因招标过程当中存在问题而导致投标人的投诉, 或强制性平息招标委托人对招标工作不满的做法将成为历史。从事招标代理的社会中介企业在增加了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挑战,从而对招标人的自身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招标过程中工作的疏忽或失误将造成企业社会信誉度的降低, 甚至将承担法律赔偿责任,最终损害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己从事招标的经验谈谈对招标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提高招标工作的水平。问题之一:资格预审存在倾向由于 建筑 市场“僧多粥少”,采用公开招标的工程的潜在投标人常常多达数十家,为减少专家的评审工作, 目前招标人一般都采用资格

15、预审的方法,通过对投标申请人的企业资质、业绩、技术装备、 财务状况和拟派出的项目经理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的审查、 比较,选择不少于7 家的投标申请人进入工程技术、商务标的竞争。 但由于种种原因,招标人的资格预审条件中往往有意或无意带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如项目等级为三级的工程,除要求项目经理为一级资质外,近两年内负责的工程须获得过鲁班奖。由于获得鲁班奖工程的数量相当有限,使得符合资格预审条件的投标人具有相当的确定性,资格预审条件也由于存在倾向性或排斥性而遭到其他投标人的质疑甚至投诉。同时,由于投标人优秀项目经理一般已在其它工程项目中任职,工程实施时, 招标人所期望的项目经理往往

16、只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问题之二:编制标书时间不足一般工程的评分办法中,投标人的技术、商务标所占分值通常超过总分值的85% ,且由于企业的业绩、 信誉等为投标人无法左右的因素,因此, 投标人一般都把技术、商务标作为投标文件的重中之重。作为决定投标人的竞争能力的关键,投标人必须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斟酌研究以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目前, 国内外工程招标中,固定总价合同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为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带来的风险,投标人必须根据图纸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仔细的计算或复核,其工作量相当巨大。同时,由于技术方案的先进、经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投标人的报价、工期等, 投标人须对此进行慎重研究。国家招标投标法对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然而,目前部分工程项目,特别是个别所谓“首长工程”,招标单位往往迫于行政命令或其他方面所要求的工程进度的压力,将投标文件的有效日期规定在不足20 天的时间,更有甚者, 在投标截止日前几天,通知投标人 设计 文件或工程范围已进行的变更,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此监督不严,执法不力。 由于没有合理的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投标人只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