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0150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促 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指出, 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 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1. 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

2、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 顾及可持续性, 顾及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这就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2. 比较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 经济增长方式

3、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 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 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目前,内外需结构不平衡, 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 产业结构不合理,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

4、体制机制不健全,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 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2)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闲的空气、绿色的空气、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 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 越来越多

5、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 由于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 环境污染加剧。 这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3)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发展的质量。(4)这是尊重价值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6、:在需求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2006 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 ,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 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 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 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 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 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合理消费, 把经济发展建

7、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形成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 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2002年-2006 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 48.7%。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

8、解决。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 自主创新不足, 转化水平不高,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不仅需要调整要素投入比例,还需要农业、 工

9、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的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 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我国的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

10、,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 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对环境的污染排放速率, 还大于环境对污染的吸收速率。 这些直接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 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 推进节能减排, 是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改革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助于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力保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确处理积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扩大消费内需。(6)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内涵式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