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课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419506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现代管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现代管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现代管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现代管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课件(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管理学赣南师范学院,第一章 导论本章共三节,主要介绍了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管理的涵义与历史发展、管理学与现代管理学的涵义及其学科特征、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管理?1、对组织资源及要素的协调2、组织所实施的职能3、组织活动的系列4、管理是艺术管理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历史发展 1、史前人类社会的管理。(原始、简单) 2、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权力分化、经验) 3

2、、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科学化、分权化、法制化、经济化) 4、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1、系统化管理2、民主化管理3、科学化管理4、法制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三、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涵义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1、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协调特各资源) 2、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 3、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关系。(民主建设、

3、体制建设、文化建设),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完整理论体系、实践应用)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数学模型与方法) 3、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 4、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人、财、物资源为硬,管理为软) 5、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准则、管理规范及管理手段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内容方面的基本问题4、关于管理职能问题5、关于管理创新与

4、管理国际化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途径与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2、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3、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一切人实际出发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三、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本章共四节,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管理理

5、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中外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第一节 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例:齐王与田忌赛马。孙膑所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 系统管理思想 用人思想 经济管理思想,2、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教会管理,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4、阶级斗争的需要,三、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主要贡献: 在生产管理与销售方面 在会计的成本

6、管理方面 在人事管理方面 实行工作研究,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 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2、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776年出版国富论他的贡献:分工的观点:提出分工提高效率的三个原因。经济人的观点: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3、罗伯特欧文19世纪初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其经营的一家纺织厂试验,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都有得的方法和制度。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被称作“人际关系之父”(或“人事管理之父”,4、查尔斯巴贝奇,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他的贡献主要有:对工作方法的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

7、作方法。对报酬制度的研究:按照对生产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和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内容有:科学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例外原则“心理革命”,二、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和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主要内容: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经营包括的六活动: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概括管理的五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强调管理教育与建立管理理论提出管理14项原则,三、管理组织理论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基本内容:1、提示了组织与权威

8、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传统权威超凡权威合理合法的权威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激励因素: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3、弗鲁姆的期望价值理论M= V EM激励力量V预期价值E主观概率要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需要的关系4、麦格雷戈的“X-Y”理论

9、5、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领导者的行为概括为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孔茨在1980年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指出,管理学派有十一个 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基本研究方法 把管理工作划分为管理职能 对管理职能逐项研究,从丰富的管理实践中总结管理的基本规律 2、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观点: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3、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巴纳德。观点: 提出了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观点 分析了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成员的协作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内的信息交

10、流 提出了权威接受理论 对经理的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西蒙和马奇。观点: 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 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 提出了决策的准则 分析了决策中的“组织”作用 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5、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观点:以系统的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 6、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伍德沃德和美国的菲德勒。观点:对管理中的可变因素,着重人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组织的规模组织中人员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程度组织成员的技巧、能力、志向、兴趣以及个人性格目标的一致性决策层次的高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11、,二、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主要内容有: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为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企业领导必须具有文化意识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本章共三节,主要介绍了现代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其内容、现代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对于管理活动的指导意义、现代管理活动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应用方法,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管理的人本原则,一、人是管理的目的

12、1、“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2、 “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3、 “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二、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民主的管理方式具体的作法是:让职工通过正常的渠道,对社会、对本单位的活动目标、计划、管理干部的任免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参加高层决策通过自己的代表或群众组织,直接参加管理工作对社会及本单位的活动进行广泛的监督,同时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工作,三、重视人的需要1、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2、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3、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实现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人本质上说来,重视人的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13、爱护人的体现,第二节 管理的系统原则一、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二、系统的特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人造系统,都具有以下特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三、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1、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不是盲目地建立起来的,而是从属于一定的目的,根据系统的目标设置其各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系统之间的联系网络 2、组织是管理系统的物质基础和组成方式,四、坚持系统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现

14、代管理要追求成功、追求效益,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坚持运用系统的原则,对管理系统的整体充分、细致地认识和把握2、根据系统的观点,在对管理系统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还要把管理工作的整体科学地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或基本要素,并据此进行明确的分工,使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坚持系统原则要做到:具有全局观念关注系统结构的状况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第三节 管理效益原则 一、效益的概念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结果。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

15、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效益、效率与效益之间存在着区别。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效益的根据一切管理都应朝着提高效益的方向努力,管理的效益取决于以下因素:1、取决于管理者2、取决于管理对象3、受管理环境的影响4、从根本上来看,管理效益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三、坚持效益原则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第四章 管理道德本章共三节,主要介绍了管理道德的基本内容、管理道德的客观依据和功能、管理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第一节 管理道德概述 一、道德与管理道德道

16、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管理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规范对象的特殊性2、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二、管理道德的客观根据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着经常性的人际冲突,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2、利益的冲突3、管理中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冲突4、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管理道德能够调节管理系统中人际冲突:1、公正性的要求:均衡的要求平等的规定2、合理的功利要求,三、管理道德的功能,1、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3、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4、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第二节管理道德的内容 一、有道德的管理者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2、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3、加强管理的民主化4、肯定部属的成绩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 二、管理道德的规范 最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1、忠于职守2、遵纪守法3、实事求是4、团结协作5、尊重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