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194980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在英国诞生,意味着人类迈上了走向工业社会的步伐。此后一个半世纪的漫漫岁月里早期企业家们普遍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再加上简单的分析和计算来指挥下属、运作企业。 1911年工程师出身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企业管理迈上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这一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是注重管理效率、行政控制。 泰罗(185619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制。 搬铁块试验:

2、1898年,伯利恒钢铁厂。实验前日工资1.5美元,搬运铁块1213吨之间。实验后每人每天工作量提高到47吨,负重搬运时间只占42,工人日工资提高到1.85美元。 铁锹实验:发现工人操作中平均负荷量是每铲21磅最有效率。建立大型工具房,配备标准化的工具。提出标准化管理概念。,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提高劳动效率,“合理的日工作量”;2、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标准化;4、刺激性的报酬制度(通过工时分析制定一个定额或标准,采用“差别计件制”工资制度,工人没有完成定额支付正常工资的80,超过定额支付正常工资率的125;5、“精神革命”;6

3、、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实行例外原则。,从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的特点是注重人际关系和行为激励。 科学管理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对“经济人”只能用严厉的外部监督和重奖重罚的方法进行管理,金钱杠杆是唯一有效的激励手段。 梅奥(18801949)与霍桑实验(从1924年1932年)。四个阶段:照明实验(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主持,2427.5);福利实验(27);谈话实验(28.930.5);群体实验(31.1132.5)。,霍桑实验的意义,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

4、接的因果关系; 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功效的决定性因素。 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 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新管理观念。,梅奥的“社会人”理论,1、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人的生产积极性。 2、以前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试验证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士气”,而积极性、士气则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3、霍桑试验发现除正式群体外,职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影响

5、着成员的行为。管理人员应该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4、新型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斯诺行为科学理论进一步把人的需要分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培养人,在满足必要物质需要基础上尽量 满足精神需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适应员工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从行为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局限; 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限; 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没落,使管理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有机结合,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理念的导航功能; 分权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企业价值观的凝聚作用进一步加强; 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文化管理的特点,以人为中心(包含内部员工与外部用户)进行管理; 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的协调一致; 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实行“育才型”(服务型)领导; 建立学习型组织( 其核心是“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