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78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摘要: 1、赏识教育是倾注爱心的教育。2、赏识教育是尊重的教育。3、赏识教育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4、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5、家园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正文:一、 赏识教育是倾注爱心的教育。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用炽热的父爱和满腔热忱的欣赏唤醒了女儿周婷婷沉睡的潜能,唤醒了周婷婷生命中的曙光,他对女儿的态度由过去的同情和怜悯变成了自豪和骄傲,他把女儿看成了他生命中的英雄,他崇拜的偶像。正是爱心和赏识(坚信女儿一定能行)把自幼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幼儿,留美硕士,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教师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他

2、对孩子来说应当是一个与生母一般亲昵可爱的人。 幼儿对教师的信赖, 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教师身上看到的人道的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 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生,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师对待幼儿像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耐心和欣喜去关注幼儿的生命状态,像父母呵护孩子的出生一样呵护幼儿的成长,像艺术家欣赏艺术品互相间欣赏自己的教育对象。关爱幼儿,包括接纳和理解,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不仅欣赏幼儿的优点,同时还应宽容幼儿的失误,

3、要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苦闷和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 “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二、 赏识教育是尊重的教育。尊重的含义是:第一尊重教育规律,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第二要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求全责备,揠苗助长。第三是指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尊重的教育反对用贬损人格的方法去责罚幼儿;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充分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把幼儿当作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不能把幼儿当作配角甚至木偶来操纵控制;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

4、公开对待每一位幼儿,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的教育特别要尊重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承认差异,允许失误,是挖掘幼儿长处而不是揭幼儿短处的教育。尊重幼儿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幼儿观:一是幼儿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幼儿都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幼儿的潜能,开发幼儿的宝藏。幼儿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意味着幼儿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幼儿生活得是不是快乐,能不能健康成长,关键看教师是不是引导得法。二是幼儿是独立的人,幼儿是完整的生命世

5、界,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应成为教师对待幼儿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把差异视为一种财富加以珍惜、开发。三是幼儿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把幼儿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幼儿。尊重的教育提倡理解、宽容,但又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纵容幼儿。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在幼儿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式上,教师要以高度的负责精神把握好幼儿的人生发展方向。 尊重的教育提倡科学的批评, 批评是出于关爱,不是一棍子打死;批评应就事论事,不小题大做、无限上纲,更不无中生有。批

6、评的艺术是你倒洗澡水别把孩子一同泼出去。三、赏识教育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在与孩子们活动中,我常常发现玩具掉在地上,孩子们视若无睹,尽管老师一次次“快把玩具捡起来”的呼喊声叫了一遍又一遍,也只能打动几个幼儿的心,大部分的幼儿照玩不误。有一次,我发现一位主动捡起地上玩具的幼儿,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并给他奖励了一朵小红花以示奖励。每天,我都会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表现,并把他的点滴进步告诉班上孩子们,让同伴和他一起分享进步的快乐。即使孩子们捡起的只是一颗小珠珠,我都会给予真诚的表扬,“小珠珠要谢谢珊珊小朋友,感谢她把珠珠宝宝捡起送回妈妈身边”,一次次的赏识,一次次的鼓励,慢慢地孩子们

7、一看到地上的玩具就会马上捡起来并把它送回“家”。孩子们一个个的好习惯都是这样,通过老师不断的赏识慢慢地养成了。孩子每一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成人的鼓励欣赏,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赏识,他们需要的也是赏识。赏识是开发幼儿潜能的武器,赏识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阶梯。四、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赏识教育不光要能对自己进行赏识,也需要幼儿学会关注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只会自赏而看不到别人优点的赏识教育是错误的,会导致孩子自私狭隘,妒忌心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幼儿自赏的同时也要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的氛围,教幼儿关注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不能忽视群体赏识的力量,群体赏识不仅能让幼儿开阔视野,大度的看到和

8、接受别人的优点, 改变幼儿狭隘自私的思想; 还能够帮助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幼儿建立自信。因为这些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幼儿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幼儿,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创设群体赏识氛围,发挥幼儿“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事例有很多,最常见的在课堂上的游戏展示,情景表演,“小老师”等等,再或者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活动、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形式,都可以为幼儿参与各种活动、让幼儿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在我现在带的班级中

9、有个小男孩叫周玉,性格内向胆小,从不与生人说话,有点自闭倾向,入园一两个月听不到他一句话。为了改变他,我们充分利用了群体赏识教育,经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当他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就让小朋友们对他说“你真棒”,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改变了很多,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虽然话还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能在他脸上看到笑容了。我们班还有一个小女孩叫秀琪,长的非常漂亮,在整个班上是小明星,大家都很喜欢她,都叫她“瓷娃娃”,她从小就听惯了别人夸她美,所以很骄傲,她认为谁都没有她美,只有秀琪“最美”。有一次上语言课,学的是一首儿歌,老师同时点到了秀琪和另一个小朋友欣茹,欣茹很流利的背出了儿歌,秀琪因为

10、没有认真背不出来;于是老师说 :“小朋友你们说,秀琪和欣茹谁表现得好,谁最美?”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欣茹“最美”,秀琪听到后难过地哭了,她说:“因为秀琪不会背儿歌所以不美,欣茹会说,欣茹就比秀琪美。”这就是群体赏识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四、家园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幼儿教育不光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要更好的进行赏识教育就必须要家园合作, 让家长也参与赏识, 与幼儿园教育配合好,形成一股合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 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抱怨责骂“你怎么这么没用啊,你看那个

11、谁比你好多了,我真是白养你了”,这虽然是家长恨铁不成钢,但是却深深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否定了孩子的价值。使得他们在对子女教育时,充满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责怪,表达不满的情绪,班上有位弱智的女小朋友在他父母超生了弟弟后常被家人歧视,性格内向,经常为点小事遭生父打骂,被推出门骂“不要你!”我刚好路过在场,马上搂过她真切地说:“这么好的孩子我要!”这孩子立刻声泪俱下,失口将我喊成“妈妈”!我又及时去她家赞扬了她在班上爱清洁、上课很专心等优点, 呼吁其家人要爱孩子, 公平地对待孩子。 平时,我非常留心关照她,帮助她树立自信心,渐渐地小女孩脸上有了笑容,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班上的各

12、种集体活动, 她也能积极主动参加了。而有些祖父母辈对孙子女则是过分宠溺,使孩子忘乎所以,放任自由,从而让孩子在一种矛盾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悉心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赏识教育则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幼儿园可通过举办家长会、 设立家园栏、 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帮助父母掌握孩子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相信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总之,赏识教育,是为师之道。不懂

13、赏识,不愿赏识,师生之间往往就会多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教师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的“诊断”学生身上的不足、过时、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渴望,人人都希望听到善言和表扬,可以说,不断进行正面激励是幼儿成长中的动力源。教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幼儿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幼儿的潜质、潜能。赏识教育,能让孩子发现自我的价值;赏识教育,能开启孩子的奋斗之心;赏识教育,还是成功教育的法宝。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我们应该让赏识教育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