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及其结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686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业及其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旅游业及其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旅游业及其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旅游业及其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旅游业及其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业及其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及其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业及其结构提起旅游业,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是一个国民经济部门,并且用经济的观点来给它下定义, 如认为“凡能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服务行业就是旅游业”等等。这种定义只是从狭义角度来解释旅游业的概念,表述上至少存在不够全面的地方。若要从广义上全面地 认识旅游业的内涵, 那么我国著名的经济理论家于光远给旅游业所下的定义则是严谨而明确的, 他说:“旅游业是根据旅游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旅游者的心理而取得经济的和宣传本国文化的效益的一种服务行业。”“按照旅游业的这个概念,旅游业既是一种经济事业,又是一种文化事业,或者也可以说:旅游业是具有很高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具有很高经济性的文

2、化事业。”(见旅游时代 1986年第 1 期)。根据这一定义, 联系中外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旅游业的理解应建立在如下认识的基础上:(一)它是一个为满足游客需要的服务行业。游客赴旅游区, 除观光游玩外, 还要 吃、住、行、购物和娱乐。这些需求必须有相应的供给行业为之服务。所以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者说是凭借旅游资源而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旅行和游览的服务行业的总称。其基本业务有三:1开放、利用和保护自然风景、历史古迹、革命和建设成就,向旅游者提供多种游览场所,并以此为凭借,吸引旅游者前往参观游览;2旅游业要兴建旅馆、饭店、航空、铁路、公路

3、、水路等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吃饭、交通条件,使旅游活动具有方便和必要的物质保证。3旅游业要培训导游、餐厅、客房、管理等各种专业人员,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的服务。可见,广义的旅游业, 包括园林、 文物、交通运输、 各种旅行社、 旅游旅馆和饭店、旅游商店和工艺美术社等各行各业。狭义的旅游业, 主要指专门经营旅行游览事业的各种旅行社等。(二) 旅游业是一种引爆产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引起国民经济爆炸性的发展。 过去认为各行各业为旅游业服务,现在反过来,旅游业要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因此,根据引爆产业的思想,旅游区的产业结构发展顺序应是:旅贸工农。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外向型

4、产业结构,与过去传统的封闭型结构:农工贸有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产业结构一般分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交通运输;第三产业是各种服务业(包括商业服务、医疗、行政管理、金融、教育等)。而旅游业也是一种商业,英国学者H 罗宾逊说它以“广泛而不同的经济行为为标志”。 由于旅游业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中心设立的旅馆、餐厅,为旅游而组织的交通运输服务,旅游娱乐场所, 休养区设施,旅游地特产、纪念品生产和推销,以及一切为满足游客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活动,所以它大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少部分(如旅游地特产、 纪念品生产)属第一、第二产业。前者是为消费者提供劳务产品而直接创造经济收入; 后者是

5、为消费者提供特定物质产品而创造经济收入。旅游业主要作为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工业越是发达的国家,其第三产业占的比重也越大。而且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美国一、二、三产业的结构,1965 年分别为 4 4452; 1983 年为 33265;到1985 年变为 2.622.475。可见,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大,也孕育了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其中一些国家的旅游业已形成该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有些国家又提出第四、第五产业的划分,认为第四产业是科技信息产业,第五产业是兴趣伦理产业。而旅游业 又被划为兴趣伦理产业范畴之内。所谓兴趣伦理产业

6、,主要指为闲暇时间服务的行业,如旅游、娱乐、休疗、文化欣赏、时装、体育、身心锻炼、宗教和社会团体等。这些活动在国外正在转变为一种产业。因为闲暇时间增多,人们便要去游玩、去修炼身心或参加娱乐、文化、休疗养活动。一些宗教机构也开办了旅馆,变为一种产业。 为了满足人 们的各种要求,第五产业便要组织劳务、传播、制造等活动,依照这种观点,旅游业又是第五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三)旅游业是一种“多元现象”。具有动、 静两种特征。 近年来, 许多学者指出:旅游业是现代化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产业。英国学者H 罗宾逊认为它是“一种多元现象”,通过这种多样的活动,分别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7、。同时他还认为:“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动态的、它为经常变化的观念和顾客的看法所支配,要乐于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H 罗宾逊根据旅游业的“多元”理论,为其专门设计了如下一个模式(见下图)。另一位学者G 加雷特也认为:“旅游从经济意义上,即从供求角度考察,可分两部分: 能动的部分和静止的部分。能动部分经济活动分为: 1商品的形成; 2需求动机; 3交通的提供。总之能动部分包括经营商、 旅行机构、 交通部门、 辅助机构的活动; 静止的部分是: 负责安排旅游的逗留部分,主要满足接待食品和饮料的需求。”于光远同志也强调:“按照旅游业的这个概念,旅游业的经营者就一定要正确理解和细心揣摩旅游者的各种需要和

8、心理,做到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意,得到愉快。 旅游业既然是一种为人在这里就是旅游者服务的行业,使服务对象满意,使服务对象愉快,就是取得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四) 旅游业的结构:要认识旅游业的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研究其层次结构。在这方面,我国著名学者陈传康教授曾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他认为旅游业主要包括四种结构,即风景资源结构、旅游活动行为结构、市场结构和接待服务设施结构。这些层次结构,是通过某一层次结构有机地联系为一体的。这种层次结构就是旅游行为。请看下面旅游业结构框架图:从上图看出: 旅游业的内部结构主要是以风景资源结构为基础,考虑服务接待设施的现有条件和发展条件,去决

9、定其旅游行为层次结构,继而拟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以便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其中:1风景资源结构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风景是由山、水、花木、建筑、天气变化、人文特色等要素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组成的。而与一定地域相联系的风景则构成为景观。可见风景资源结构就是风景组合的不同比例。2旅游活动行为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观光旅游,它是基本层次。不只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具有观光价值, 热闹城市、优美田园、小桥流水等都是观光旅游的对象。其次是购物和娱乐旅游,这是提高层次。再次是某些专项旅游,包括宗教、会议、休养疗养、体育、商务、考察旅游等。3市场结构又分外汇市场和国内市场两部分。一个旅游区是以国外游客还是以国内游客

10、为市场重点,需要做具体分析。有的以国外客源市场为主,有的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有的则兼有双重市场特性。4接待服务设施结构包括交通、宾馆、旅馆、服务行业和娱乐场所等。这些设施的配合关系,也就是其结构特点。一般包括三个系统:即接待系统、购物系统和娱乐系统以及后勤系统。三个系统头两个是对客 人的,后一个是对内部的。 所谓对外就是面向游客,通过服务活动使游客获得异乡风情、宾至如归等精神满足;所谓对内就是做好后勤工作,保障供应,清洁卫生。总之, 上述这些结构的综合平衡,是拟定旅游管理结构的基础。各种结构的彼此关系,是一种对应变换, 并且具有复杂的反馈联系。一切从事旅游业的部门都要力求建立一套相应于风景 资

11、源结构的其它对应结构变换(线性、非线性、拓扑等变换),为旅游管理提供战略性方向和相应对策。(五)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事业,或者说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部门。这一部门或经济活动的内容,其实质就是旅游服务商品,并具有一切商品经济的双重性质:使用价值和价值。大家知道,旅游产品是通过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形式,由旅游经济部门或企业向旅游消费者提供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总和。这种具有综合特点的商品内容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餐饮食品、饭店床位、交通运输服务、文娱体育项目、游览景点以及工艺美术品、纪念品、日用品等。其中不少项目,如餐饮食品、工艺纪念品和一般日用品等均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它

12、们的商品性是毫无争议的。其次是向旅游者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我们认为它也是旅游商品。因为旅游业是在 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服务”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为旅游者服务的民航、铁路、汽车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典型的服务劳动,按照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四卷中阐述的剩余价值理论, 这种运输服务不仅属物质生产部门,而且归于商品范畴。尽管运输过程并不增大社会产品总量, 但是它可使人和商品场所发生变更,即位置移动。它和商品一样是可以出卖的劳动产品,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性。再次,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其它一切服务都是旅游商品。马克思分析了两类不同

13、形式的商品,一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商品, 一种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商品。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依照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向消费者提供某种使用价值。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后者有的表现为物质实体(如餐饮食品),但大多场合下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消费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逐渐消失过程,正是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旅游服务成为商品,不仅是为旅游者提供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而且它能够转移旧价值,创造新价值。如上所述, 旅游商品是综合性的高级系列消费品,它是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也是跟其它产业, 如工业、 农业产品的制造、消费、交换等一系列环节具有相似之点。但是

14、作为商品的旅游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表现了它固有的特殊性,如:第一,旅游业不能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出售劳务、风景为特征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的产品不全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其中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劳务和风光。这种“旅游产品”只能供旅游者去观赏而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第二,旅游业的生产过程是与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同步进行的,旅游产品既不可储存,又不能转移。这是旅游业具有季节性特点的重要原因。第三,在旅游业生产过程中,旅游产品一般是固定的,而旅游者是移动的。旅游者购买的劳务和风光是拿不走的,所得到的只是服务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业没有物质形态的转移,而只有价值形态的运动。(六) 旅游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现

15、代旅游业的发展,既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带来了国内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促进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与升华, 进而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是一个复合的、具有多层面和多功能的超巨系统,从空间角度看,在地域上形成了多个文化板块,如以儒教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 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的欧美文化,以天主教文化为中心的拉丁文化,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和以印度教为中心的南亚文化等,每一个文化板块都表现出固有的特点,在每一个板块之内又以各民族特点为中心形成民族文化圈。从时间角度看,形成了一条历史文化长河,包括远古文化、 上古文化、 中古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 或划分为两段:传

16、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从文化内容看,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语言文化等。其中的每一类还可多次细分,直至饮食、服饰、建筑、风俗等等。而旅游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观光旅游”所 观的“光”,绝大部分就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成果。即便自然风光,也是要用文化来点缀的。比如秀峰的庐山大瀑布,有了李白的诗,人们对它就有一种特别的兴趣。至于游乐、 健身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业中服务人员的服务,则表现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水平。由此可见,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文化性活动。食、住、行、游、购五个环节是物质的消费,但本质上还是文化消费,文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过程,这是旅游消费有别于其它同类消费的根本之点。如观光型旅游, 旅游者寻求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目标, 从中可得到文化消费的享受;娱乐型旅游则是寻求内心专注的文化目标,旅游者通过直接的参与得到文化消费的享受。总之, 旅游业的文化性表现是多层面、多功能的。概括之主要有四方面:第一,旅游业经营内容是综合性的文化内容;第二是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