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59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题目: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 2016.5.1 新视角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摘 要:非正式组织不仅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而且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变化,各类非正式组织的沟通与发展变得更为便捷。大学生是新时代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各类非正式组织的广泛存在,他们在学生管理中起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站在大学生的立场, 采用新的视角, 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与思考,对其因地制宜的引导与管理,

2、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关键词: 大学生; 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Management and Guidance of the Informal Associ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spective Abstrat: Informal organiza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behavior of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but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g

3、oal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lifestyle changes unprecedented speed,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l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more conveni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a new era of productivity, widespread pre

4、s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l organization, who plays the role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 college students standing position, using the new perspective, the study of the informal organ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inking, their guidance and manag

5、ement of local condition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limiting its negative effect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tudents inform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引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 为了能实现和满足自身的需要, 学生中自发形成了各类规模不等的非正式组织,比如:大学生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这些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有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这些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一、大学生

6、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大学生组织按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大学生组织按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其中正式组织是经过有计划的设计 , 将组织任务分配给各层组织成员作出系统的综合, 由一定的规则和章程来支持职责 , 并明显体现学生管理者的思想和信念的学生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学生组织而言的, 是指大学生出于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特长以及其他共同因素 , 在感情和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这种组织是大学生们自发形成的 , 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 , 但在群体内部有自己的潜规则。 为了融入这样的小团体 , 大学生必须遵守小团体内部不成文的规定,

7、有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主张 , 表现出与大部分同学一致的心理和行为。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和表现, 可以把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分成若干类型: 以求知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 , 如各种科技活动组织、 学习组织等 ; 以时空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 , 如同乡会、同学会等 ; 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 如文学社团、书画协会、音乐协会等; 以感情交流和友谊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 如交友会、联谊会等 ; 以某一核心人物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等等。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离散性和从众性特点。但是, 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都是群体成员的自愿行为 , 在某种情况下也表现出较大的凝聚

8、性和权威性。特别是当非正式群体个体目标指向与学校正式组织发生冲突的时候, 非正式组织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比较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对正式组织的目标造成一定干扰。(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类型1.1 目标整合型这类“非正式组织”是由理想、信念、志向一致的大学生为实现相近的抱负而形成的群体。由此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可能是积极进取、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自然形成的群体 , 但也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不被周围的人群所承认,甚至一时不为人们理解而遭到舆论抨击的志趣相投者。因此, 这类“非正式组织”往往层次较高 , 引导得好 , 对于帮助大学生成才具有积极意义。1.2 情感包容型这类“非正式组织”

9、是由个性相近、心理相容或见解相似、 有着共同语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这一群体组织感性色彩比较浓, 讲义气、重友情往往是这类群体组织有意无意渲染和信守的规范。 因此, 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 容易陷入个人感情的小圈子, 意气用事 , 具有不稳定性 , 这种特点使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感性联系不够深刻和巩固 , 需要多加关注。1.3 志趣相投型这类“非正式组织”是由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 通过一些活动的频繁接触而建立起来的群体组织 , 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某些方面的特长使他们能够共同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 而通过这些活动的交往 , 又有可能进一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类“非正式组织”在课余时间活动较多

10、, 影响也较大 , 通过积极引导 , 可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4 地域亲缘型这类的学生为中心 , 为基础 , 。同乡会是这类“非正式组织”的典型形式, 它具有明显的自我欣赏和较强的排斥异乡人的心态, 而且总是处在不断适应和重新组合的状态之中。这类“非正式组织”一般层次都比较低, 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 , 甚至产生破坏性行为 , 需要加强管理与引导。依照高校非正式组织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成如下几类:1、积极型。由于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校学习的尖子,各种活动的骨干,他们思想进步,上进心强,对学习、活动认真负责。因此,他们主要是进行一些有益的文体、科技等活动。2、娱乐型。娱乐型

11、非正式组织中的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以休闲娱乐为目的。 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其特长,完善其个性。3、消极型。这类非正式组织成员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反应冷淡,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 但是还没有达到与班级和学校及社会公开对抗的地步,处在中间状态。4、对立型。这类非正式组织,因其狭隘的小集团意识,江湖义气观念和不正确的自我表现意识,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特征根据上述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可以归纳出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1、以个人感情为纽带自发形成。非正式组织既无法定地位,也无固定的形式,使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是

12、感情。因此,进入或退出非正式组织无须履行像正式组织那样的手续,但它往往比正式组织具有更强的凝聚力。2、具有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学生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或领导人物,他们对组织中的各种不成文的规定起主导作用。他们靠个人情感即影响、劝说或迫使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并主要从精神上奖励和惩罚起成员,对其成员有较大的影响和约束力。3、结构松散。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多样,有因为利益、爱好、感情等因素而形成的。但一般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没有共同的纲领、目标,合则聚,不合则散。二、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融洽气氛,促进了解与合作非正式组织对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带着种

13、种欲望进入学校的, 不仅有求知的欲望, 期望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与观念世界,而且有归属、自尊的欲望,期望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认可,取得应有的地位与他人的尊敬。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当它得到满足时, 就会获得自尊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唤起个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 使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使每一名成员都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的愉快,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由于非正式组织是满足某种心理需要产生的,带有浓厚的友谊和感情色彩,他们为其成员提供了更为广泛和融洽的沟通渠道。所以它比正式组织更具有和谐性。可以

14、利用非正式组织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从而有利于沟通和了解。2 、提供必要的需求和心理满足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心理满足已经成为一种需求。 正式组织本来就不是以感情满足为出发点的,而非正式组织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 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交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 在群体中互相交流感情和表现个性特征, 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形成。学生能在参照体系中主动地发展自己,在各种情境中妥善处理身体的、社会的、心理的相互交织的问题,这恰恰是社会所必需的。3、为正式组织提供可靠地消息,解决正式组织难以解

15、决的问题高校中的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虽然健全,但却面临着学生群体日益庞大而带来的诸多问题。面对“ 90 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非正式组织有助于信息的传播, 非正式组织可以作为正式组织的某种信息通道而起作用。 它的信息通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 非正式组织的信息可以验证正规信息收集渠道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弥补正规信息收集渠道的不足。二是传播信息。一些有争议,尚无把握的事情、意见,可通过非正式组织交换意见,观察反映,为最后决策寻求支持。4、凝聚组织成员,维护组织发展非正式组织的内聚功能。 如果学生中的正式组织得到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和协助,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在能

16、力结构、知识结构、影响力等方面的不足。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重感情, 讲情义,有较强的凝聚力。 高校中的正式组织层级化以及一些制度对学生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适当的非正式组织,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和情感支持的平台。(二)消极作用1、容易妨碍学校正常工作。由于非正式群体是以感情作为纽带的,成员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不平情绪常在组织内倾诉、宣泄,这往往造成一些成员聚集在一起寻求不正当刺激,违反校纪校规,并对其他成员构成威胁。2、有些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引导不当会与后进型的非正式群体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与正式群体相对立的小宗派,影响学生的团结, 涣散正式群体的士气,影响正式群体的工作。3、以群体形式助长一种所谓“抗官方心理”,对正式群体所肯定、提倡、支持和要求的活动都持怀疑、 不合作甚至反对的态度, 直接干扰正式群体的正常活动。三、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掌握学生的情趣爱好、思想爱好、 情趣变化和社会心理需要等等。通过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一)确立正确对待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在校园里非正式组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