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53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页作业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右图为 6 月 22 日地球表面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1、2 题。1下列关于A、B、C、D 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 A 点处于白昼B此时 B 点出现极夜C此时 C 点昼夜平分D此时 D 点为下午2此日之后一周内,A 点() A昼长小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D正午人影逐渐变短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此时A 点处于黑夜, B 点出现极昼,C 点昼夜平分 (位于赤道上 ),D 点正值正午12 时。第 2 题,此时之后一周内,6 月 22 日至 6 月 29 日, A 点昼长仍大于

2、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答案: 1.C2.C 下图所示为位于120 E 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3、4 题。3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BCD4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BCD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第 4 题,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答案: 3.A4.C 5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C太阳

3、直射点的季节变化D黄赤交角的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四季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公转运动和自转运动共同作用形成了黄赤交角,使得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发生季节移动,从而导致各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最终形成了四季的更替。答案: D 6有关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带的划分是以气候的分布和变化为依据的B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C南、北温带内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但无极昼、极夜现象D在南、北寒带内,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现象解析: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有规律的变化。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南、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4、南、北寒带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但其范围是变化的,只有极点处为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答案: B 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2)此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经度是 _。(3)图中 EF 是_(填“晨”或“昏”)线,B 地的地方时为 _。(4)A 、B、C、D 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全年昼夜等长的是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5)B、C、D 三地中,位于温带的是_ 。解析: 第(1)题,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且位于昼半球一侧。第(2)题,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 26S,12 时的经线是 1

5、80 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180 经线。第 (3)题,图中EF 是晨线,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时计算, B 点的地方时为2 时。第 (4)题,该日越往南昼越长, 赤道终年昼夜平分;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第(5)题,B、C 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属温带。答案: (1)略(2)冬至23 26S180(3)晨2 时(4)BDC (5)B、C 下图为同一日期四个地点的昼长示意图,读图完成8、9 题。8图中四个地点,按照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乙、丙、甲、丁B乙、甲、丙、丁C丁、甲、丙、乙D丁、丙、甲、乙9图中甲地的日出时刻是() A3 时B9

6、 时C15 时D21 时解析: 第 8 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作出判断。第9 题,甲地昼长为 6 小时,根据昼长2(12日出时间 )可得出日出时间为9 时。答案: 8.A9.B 甲、乙、丙为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b)。读图,完成 10、11 题。10对三地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11甲图中,当a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C悉尼昼长夜短D纽约昼夜等长解析: 第 10 题,根据图示光照情况,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乙地位于北回

7、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丙地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故B 项正确。第11 题,甲图中a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京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答案: 10.B11.C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 13题。12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13有关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解析:

8、从图中冬夏分布长短可知,自上而下依次为广州、北京、哈尔滨和武汉。 低纬度、高纬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答案: 12.D13.C 14读下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以 _为中心,日期为_月_日前后。(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3)图中,晨线是_,昏线是 _。(4)A 、D、E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 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5)E 点的地方时为_时,C 点的地方时为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时,日落时间为_时。(6)A 点的昼长为 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小时。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光照图的判读。从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图示为昼夜分布

9、状况图;图中 ABC 为晨昏线;此图为极点俯视图;图中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图中提供了 90 E、45 E 两条经线。 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根据 90 E、45 E 两条经线的分布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中心点为南极点。答案: (1)南极点1222 (2)(2326S,90 W) (3)ABBC (4)D、A、E19 42 N (5)1218321 (6)126 15.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a、b、c、 d 为二分二至 ),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 b 位置画出赤道平面。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_,此时

10、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该日过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变化情况是_。(3)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c 到 d,太阳直射点位于_半球;在此期间, 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山东省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该时段内又是如何变化的?(4)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沿公转方向从a到 c,地球公转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 位置时, 山东省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怎样的?同样位于b 位置时, 北极圈上的昼长比赤道上(长或短 )几个小时?解析: 第(1)题,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且平分地球。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 26。第(2)题,据图分析, a位臵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11、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后的三个月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变长。第(3)题, c 位臵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此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极昼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在此时段内, 山东省各地距离直射点越来越远,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第(4)题,沿地球公转方向从a 到 c,日地距离先由近及远,后由远及近,公转速度先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北半球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夏至日时北极圈昼长为24 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北极圈上的昼长比赤道上长12 小时。答案: (1)略 (提示:在b 处过地心作地轴的垂线,画出相应的圆形平面)23 26(2)春分赤道 (0 纬线 )昼夜等长 (昼夜平分 )昼渐长(3)南从南极点向南极圈扩大。逐渐变小(减小 )(至最小 )。(4)先变慢,后变快。昼最长,夜最短。长12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