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418649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2011年黄河勘测规划公司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教材》(45页)-质量检验(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 -,1,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人:李 倩,二一一年一月,- 本资料来自 -,2,欢迎大家进入QC小组 基础知识培训,祝QC小组的朋友们永远进步! 永远有追求!,- 本资料来自 -,3,QC小组是干什么的?,1、QC小组是培养优秀管理者的摇篮; 2、QC小组是通向智慧的大门; 3、QC小组是自学成材的学校; 4、QC小组是成功的力量源泉; 5、QC小组是幸福快乐的团队; 6、QC小组是继续进步的加油站。,- 本资料来自 -,4,开展QC小组好处,1、QC小组人员的培训,是教会QC小组成员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去面对未来。 2、提高管理水平和团队精神

2、。 3、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 4、申报职称需要;年终公司考核需要(1个国优加1分,1个省部级加0.5分)。,- 本资料来自 -,5,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每个单位至少成立1个QC小组,能够认真主动开展QC小组活动,申报QC小组成果(列入单位三体系目标指标)。,- 本资料来自 -,6,培训内容 1 QC小组概述 QC小组的组建 3 QC小组活动程序 QC小组活动常见问题(程序方面) 5 检查方法 6 QC小组奖励办法:QG/HS25.01-2009 7 案例分析(3个案例),- 本资料来自 -,7,1 QC小组概述 1.1质量与质量管理 1.1.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

3、求的程度。 1.1.2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al,简称QC)。 质量管理小组又称QC小组,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 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全面质量管理中全员参 与的体现。 1.1.3全面质量管理特点: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强调持续改进。,- 本资料来自 -,8,1 QC小组概述 1.2 QC小组的概念: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与行政班组有所不同。 1.3 QC小组的特点:明

4、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 本资料来自 -,9,a)自主性:指QC小组的成立无需行政命令,强调自愿结合、 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b) 群众性: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的有效组织形式(领导、干部、工人等)。 c)民主性:QC小组组长是通过民主选举的,也可以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以便发现人才。 d)科学性:指QC小组要遵循科学的PDCA工作程序,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3 QC小组活动的宗旨: (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资料来自 -,10,(2)改进质量,降低

5、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1.4 QC小组的类型: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和创新型 2 QC小组的组建 2.1 组建QC小组的原则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与”事实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 2.2 QC小组组长的职责 a)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负责向总工办办理QC小组注册登记手续; b)制订QC小组活动计划,组织人员分工,带领组员按计划开展活动. c)负责保管QC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QC小组会议,并向组员传达. d)做好QC小组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本资料来自 -,11,2.3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一)自下而上组

6、建程序 几个人商定是否成立QC小组-推荐组长-给小组命名 -选择课题-组长申请总工办注册登记-组建完成。 (二)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主管部门提出活动设想方案,与部门领导协商,提出组长人选,物 色组员,注册登记。 (三)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通常是上级推荐课题范围,经下级讨论认可,上下协商来组建。 注:QC小组注册登记不是一劳永逸的,每年进行一次重新登记,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QC小组予以注销。,- 本资料来自 -,12,2.4选择课题 2.4.1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一般有三方面; 一是指令性课题。即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QC小组下达课题,这种课题通常是企业生

7、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攻关性的课题。 二是指导性课题。通常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需要,推荐并公布一批可供各QC小组选择的课题。 三是自选课题。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在生产、服务和工作现场寻找课题。,- 本资料来自 -,13,2.4.2 课题类型 (1)现场型:通常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大。 (2)服务型: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这种课题经济效益不一定大

8、,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 (3)攻关型(突破口):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经济效益明显。,- 本资料来自 -,14,2.4.2 课题类型 (4)管理型: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课题有大有小,如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课题就小些,而涉及多个部门协作的课题就大些,课题难度也不同,效果也差别较大。 (5)创新型: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由于课题以往不曾有过,因此无现状调查。但为实现预期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案,应由小组成员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并对

9、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必要时进行模拟实验,选择最佳方案,然后付诸实施。活动程序与前4种有所不同。,- 本资料来自 -,15,3 QC小组活动程序 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1)遵循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和十个步骤: 第一阶段P(Plan)表示计划,包括六个步骤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4)分析产生原因 (5)找出主要原因 (6)制订对策。 第二阶段D(Do)表示实施,一个步骤,即按照制订的对策 实施。 第三阶段C(Check)表示检查,一个步骤,检查所取得的 效果。 第四阶段A(Action)表示处置改进,包括

10、二个步骤 (1)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2)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本资料来自 -,16,1、选择课题,2、现状调查,3、设定目标,4、分析原因,5、确定主要原因,6、制订对策,7、按对策实施,8、效果检查,9、制订巩固措施,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达到目标,否,P,D,C,A,一般课题活动步骤,- 本资料来自 -,17,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QC小组不同需要专业技术不同,但管理技术都是相同的。涉及管理技术主要有三方面: (1)遵循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正确、适宜的统计方法。 一 选择课题 1.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生产

11、经营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重要攻关性课题)、指导性课题(主管部门根据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需要,推荐公布一批课题)、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本资料来自 -,18,2.自选课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 (2)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 (3)从顾客(下个工序也是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题。 3. 课题应注意问题: (1)课题宜小不宜大;(易出成果,周期短,短小精干) (2)课题名称应一目了然;(不抽象,如提高xxx效率) (3)选题理由不宜太多(12),直接说出选题的目的和必要性。,- 本资料来自 -,19,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12、 二 现状调查 课题确定后,经过对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确定小组能偶改进程度,从而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现状调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用数据说话。 (2)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 (3)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4)以下2种情况,没有现状调查 指令性课题(上级直接设定目标了,只需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 创新型课题(小组从未做过,无现状可调查)。,- 本资料来自 -,20,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三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查活动的

13、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通常1个目标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个。 (2)目标要明确表示。(用数据表达目标值,量化)。 (3)制定目标要有依据。(有挑战性,行业水平,历史曾接近或达到过,上级指标,顾客要求等)。,- 本资料来自 -,21,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四 原因分析 问题明确了,目标也设定了,接下来要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问题。 原因分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针对所存在问题分析原因。 (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5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

14、asure)、环境(Enviroment)】。 (3)分析原因要彻底。 (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 本资料来自 -,22,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五 确定主要原因 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把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因为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所以主要原因要在末端因素中选取。 (2)在末端因素中看看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如地震、拉闸停电等,小组无法采取对策,剔除掉,不是要因)。 (3)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注:确认是否是要因常用方法:现场验证、现场测试、测量、调查、分析等。,- 本资料来自 -,23,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15、六 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确定后,就要分别针对所确定的每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通常分三个步骤 (1)提出对策(能解决问题的对策都提出来,集思广益)。 (2)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 考虑以下几点: 1)分析研究对策的有效性。(如果没有把握或该对策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另谋良策)。 2)分析研究对策的可实施性。(如对策需要购买设备,企业没钱不能实施;对策实施后环境指标超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能实施) 。 3)避免采取临时性的应急对策。(不能从根本上防止问题再发生)。 4)尽量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自己动手能够做到的对策。,- 本资料来自 -,24,3.1 一般课题活动程序 六 制定对策 (3)制定对策表【按5W1H制定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 注:1)对策相对宏观、措施是具体的。目标尽量量化,如果不能量化但可以检查。 2)如果小组活动地点是固定场所,可以省略不写,如果场所常变动要写清楚。 3)负责人为对策实施的负责人,可以是组长,也可以是成员。 (4)在活动总结中,如果对策表中措施比较具体,实施过程可以简单说明,如果对策表中简单,实施过程就应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