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470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8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6届诗歌鉴赏最后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2016 届高考前诗歌复习终极资料(教师版)一、古代诗歌鉴赏鉴赏题四大失误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失误点一、形象概括有偏差案例 (2014山东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 中 “ 陈 居 士 ” 的 形 象 特 点 是 什 么 ? 请 结 合 两 首 诗 加 以 分 析 。 (4 分 )考生甲生乙生考生答 案样例陈居士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人, 他心怀壮志, 但不得伸展, 只 好借酒浇愁,从他“爱把山

2、瓢”可以看出陈居士是个酷爱喝酒、放荡不 羁、淡泊名利、行为洒脱的隐 士形象。“楚酒困人三日醉” 写他酷爱喝酒, “爱把山瓢”体现了他的洒脱不羁与豪迈 得分0 分2 分你来找 找毛病该答案对陈居士形象的概括 出现偏差, 诗中并没有出现陈 居士有“壮志”, 只是考生自 己的主观臆测该答案概括出了陈居士行为 洒脱的一面, 但是形象概括不 全面,对于陈居士酷爱写诗、 情趣高雅的一面并没有概括 出来教师指导: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

3、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 “亭角寻诗” 和 “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参考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形象特征2 分,分析2 分 )准确概括诗歌形象答题模板1人物形象答题模式。诗中塑造了 _(人物的特点 )_形象 (自身还是塑造的形象),(步骤1)通过对 _的描写(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步骤2)抒写了 _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 。(步骤 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

4、 ,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步骤 1)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步骤 2)抒发了思念心上人的怅恨之情。(步骤 3)2景物形象答题模式。诗歌描写了 _(景物、图景的特点)_(景物、图景 ), (步骤1)通过对_ 的 描 写 ( 结 合 原 诗 具 体 分 析 景 物 的 特 点 ), ( 步 骤2) 表 达 ( 抒 发 ) 了 作 者 的_(思想感情 )。(步骤 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

5、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后四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步骤 1)这幅田园图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步骤2)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步骤 3)3事物形象答题模式。诗歌描写了 _(物象的特点 )_(物象 )。(步骤1)通过对 _的描写 (结合原诗具体分析物象),(步骤 2)表达了作者的_(思想感情、志向)。(步骤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蝉虞世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6、简析诗中蝉的形象。【答案】这首诗成功刻画了生性高洁、啜饮清露、居高声自远的蝉的形象,( 步骤 1) 作者以蝉自喻, ( 步骤 2) 表达了作者坚守自己的个性和操守,不与世俗合流的思想感情。( 步骤 3) 失误点 2 语言赏析不全面案例 (2015山东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卜算子张元【注】风露湿行云 ,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 ,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 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 分 ) 教师指导:炼字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该字在诗句中的语境义,然后从表达效果方面阐述其使用好处。

7、 在说明表达效果时,一定要紧密结合诗歌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来分析。“湿”字, 是“打湿”的意思。“迷”字,是“迷失”的意思。风露水汽浓重,似乎打湿了行云,使其凝滞不前;沙溪上,迷蒙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这两句描写的环境是朦胧迷茫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抑郁、忧虑之情,作者的心境是凄考生甲生乙生考生答 案样例“湿”“迷”两字,描绘出了一 幅阴冷潮湿、凄迷萧索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个人前途 渺茫的抑郁、忧虑之情“湿”字,意思是风露把行云打湿。“迷”字, 意思是迷失了归路。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 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得分1 分

8、2 分你来找 找毛病该 答 案 只 是 概 括 地 阐 述 “湿”“迷”两字的表达效果, 不具体,不全面,没有将这两字 的意义分别结合语境表达出来该答案虽具体解释了“湿”“迷”两字的意思,但是在分析表达效果时,没有指出两字在诗人情 感表达上的具体作用凉、沉重、迷惘的。【参考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2 分)“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2 分) 全面赏析诗歌语言答题模板1炼字 (词)答题模式。这 个 字 意 思 是 _( 或 运

9、用 了 什 么 手 法 ) , 具 体 形 象 、 生 动 传 神 地 刻 画 了_形象 (或景色 ), (步骤1)烘托了 _意境, (步骤2)表达了 _情感。 (步骤 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 ,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 ,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步骤 1)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

10、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步骤 2)“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步骤 1)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步骤 2)表现了对至清至廉的邹明府的形象的赞美。 (步骤 3)2诗眼型答题模式。这 首 诗 的 “ 诗 眼 ” 是 _( 如 果 试 题 已 经 点 明 , 这 步 骤 可 以 省 略 ) , ( 步 骤1)_ (分析诗句在结构上、在突出诗歌主题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步骤 2)表达了 _情感。 (步骤 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11、,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 ,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 1)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刻画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 2)表达了诗人向佛之情。(步骤 3)3语言风格答题模式。此诗语言特点是_(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

12、白晓畅、 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 (步骤 1)_(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 2)表现了 _之情。 (步骤 3)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试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答案】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质朴。(步骤 1)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幽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 2

13、)表现了诗人的欣喜、愉悦和满足。 (步骤 3) 失误点三、技巧界定不清晰案例 (2014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 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韦庄 (约 836910):字端己 ,长安杜陵 (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 ,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 分)考生甲生乙生教师指导: 解答本诗, 要从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

14、但诗的一二句并未写出惆怅,而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手法 2 分,分析3 分) 清晰界定技巧答题模版:1答题模式。诗歌 (诗句 )用了 _技巧 (写了什么景物、图景), (步骤1)突出了 _特点(结合原诗具体分析),(步骤 2)表达 (抒发 )了作者的 _(思想感情 )。 (步骤 3)2答题示

15、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步骤1)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步骤 2)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步骤 3) 从其他角度 (如互文手法 )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考生答 案样例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 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 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 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 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 矛盾和失意之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了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 情。得分1 分2 分你来找 找毛病因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知识界定不清楚,答案中误将衬托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