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465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吉林省二年家乡下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老规矩 授课内容: 老规矩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文化的不通风俗习惯。 2. 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们遵守的规矩。3. 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老规矩。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规矩,反映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导入 : 你们家里在过年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呢? 有年龄大的人存在就会有很多的规矩。 引入课题老规矩 二、引入新知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遵守的“规矩”他反应着地方文化的差异。 1、试一试 每个地方、每个民族在吃饭这件事上,都有不同的习俗

2、和讲究。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 “在饭桌上要懂规矩” 那你们知道在饭桌上都要懂什么规 矩吗? 2、交流汇报 除了吃饭的规矩之外,你还知道其他反映家乡文化传统的“老规矩”吗? (1)组内成员交流 (2)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内成员汇报 3、读一读:饭桌老规矩 孩子的座椅不能高于长辈的座椅。 长辈要坐中间。 一起吃饭时,晚辈不能先吃。 不能端着碗能到处走。 筷子不能插到碗里。 不能用筷子敲碗。 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 吃饭时不能吧嗒嘴。 4、小结第 2 课、户外游戏 授课内容: 户外游戏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游戏的名称及游戏规则,分享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传统游戏名称。 教学难

3、点: 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体验到户外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向我们周围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游戏有哪些,并了解其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导入 :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 是特别值得留恋的。 童年家乡的游戏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 的快乐。 二、新授: 1、说一说,你与小伙伴最爱玩哪些游戏? 2、学生汇报: 跳皮盘、跳房子、捉迷藏、打雪仗、踢毽子等等。 3、师:每个人都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游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大家的游戏花样可真多啊。 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 在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游戏 花样? 4、学生说游戏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个游戏的规则。 5、教师:人们都说,没有游戏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

4、玩游戏是童年学习 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从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游戏对 我们来 说有什么好处。 但不是什么游戏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要学会辨别, 看看哪 些流不适合我们。 三、作业,填写游戏调查表。准备游戏工具等。下课。第 3 课、物产 授课内容: 物产 教学目标: 了解我们家乡周围有哪些山珍和野菜,了解山珍和野菜的用处。 教育学生热 爱的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物产。 教学难点: 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体验最能带白哦家乡特点的物产 教学准备: 东北的山珍。特产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盛产各种各

5、样的山珍。山珍 包括山野菜、 食用菌、山野果和野生中药材等。 现在,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二、新课 你们这个地方产什么?这常常是外乡人问本地人的问题。 你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吗? 1、试一试 (1)就家乡的“物产”这个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 (2)小组评选出最能代表极爱选哪个特点的物产,参加小组交流。 2、动手动脑 请你设计一个广告,帮助家人宣传自己的物产。 3、读一读 吉林省的物产 吉林省诗歌农业大省。农业产品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绿豆芽等。 吉林省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物产。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通过本资料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交流 班级汇报 4、小结第 4 课、人情往来 授课

6、内容: 人情往来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2、了解家庭与哪些家庭有人情来往。 3、分辨家乡人情往来的对错,及提出好的建议。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人情往来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分辨那些人情往来是正确的 教学准备: 人情往来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年刚过同学们,之过年的时候你有收到红包吗?那你的妈妈给没给亲戚家 的小朋友红包呢?这就叫礼尚往来 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情往来是家乡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每个地方人情往来的习俗都不同。 1、试一试 你家主要和哪些家庭、那些人又较多的人情往来? 家里人是如

7、何与亲朋好友交往的? 2、明辨是非 说一说下面这些人请往来对吗? 你对人情往来有什么好的建议? 家里的大人们在什么事上最容易产生人情往来? 这些人情往来有什么特点? 3、读一读 文明交往 东北人,性直爽, 友邻遇事乐帮忙。 (1)高声朗读 (2)通过阅读本文,你了解到东北人的性格如何? 4、小结第 5 课、十年前 授课内容: 十年前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让学生了解十年间家乡发生的变化。 2、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自行发现家乡有哪些变化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分辨变化是积极的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照片对比,同学

8、们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入课题 二、新知 过度:“十年”诗歌不断的时间。最近的十年间,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那你们知道十年前家乡是什么样子吗? 小组同学交流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2、你可能听说过,或从书刊上了解过。 和同学交流,最后形成“十年前家乡”的印象。 3、试一试 (1)小组内评选出“我感受到的家乡最大变化”总结评选理由 (2)小组间内交流 4、说一说 (1)现在和十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哪些变化好?哪些变化不好?为什么? 5、读一读:十年的变化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通过本资料之处那些是十年间的变化 6、小结 家乡每一天都在变化,但是希望我们的同学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乡

9、,别让十 年之后的家乡变成一片荒地。第 6 课、坏习惯 授课内容: 坏习惯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提高培养好学习习惯 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上有哪些坏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习惯,并改正 教学准备:1 、让学生总结自己生活上、学习上的坏习惯和好习惯(包括同学的好习惯)2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还对爷 爷发脾气。和妈妈一起逛街, 看到超市有很

10、多好玩的玩具, 非要妈妈买,妈妈说: “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 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时 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明明就很苦 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妹妹了他很害怕。第二天晚 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 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 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从此, 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 他高兴极了。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

11、朋友?。 引入课题 二、新知 过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 每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些共同的习惯。习惯有 好有坏。 1、试一试 (1)小组成员一起总结家乡人的坏习惯 (2)最终选出三个“坏习惯”参加全班的交流 2、动手做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乡人的坏习惯然后编一个“公益广告” ,看哪个小组的 创意最好。 3、读一读 有些人的坏习惯要改第 7 课、小猫小狗 授课内容: 小猫小狗 教学目标: 1、 理解动物与宠物的区别于联系。 2、 通过“看一看”,“小调查”“想一想”等环节试着培养孩子们的观察、 调查、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 通过本次活动使孩子初步认识和感受到小宠物饲养的艰辛,引导孩子们 关爱小宠

12、物,并要试着为学习照顾它们。 教学重点: 了解宠物与人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人们宝宠物当成家庭一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家里面有什么动物?和你最亲密的动物是什么? 引入课题 二、新课 小猫小狗这些小宠物和我们相伴而居,是我们亲密的伙伴。 1、生活中,最常见的宠物有哪些? 2、关于家乡人和宠物的故事能将给同学听一听吗? 3、为什么我们说到家庭的时候,还会说到宠物呢? 4、为什么有些人把宠物当成家庭的一员来对待? 5、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6、读一读 可爱的小猫、小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养宠

13、物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7、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调查和观察对小宠物有了了解,我们学习了如何照顾它们,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第 8 课、他们 授课内容: 他们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在生活周围的普通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 方便。2、能用各种方式真诚地表达心中的尊重和感谢。 教学重点: 了解身边劳动者的劳动,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教学难点: 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欣赏)一首歌上学歌 听了这首歌,我们知道,每天早上,我们小学生很早就上学了,

14、那么,走在上学 路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谁在为我们忙碌 (1)师:课前,我们调查了清晨忙碌的人们,现在,小组交流,说说你的调查 情况。 (课件)出示调查表。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劳动群体,描述他们的工作 总结他们的工作特点,然后全班交流。 (3)选择一个词来描述一类人,并说出你的理由。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劳动者的感谢! 可以画画,可以唱歌,可以跳舞 (5)读一读:家乡人爱家乡人 总结:在家乡,他们在辛勤劳动着。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城市才更繁华, 乡村才更富饶,我们的家园才更美丽。第 9 课、端午节 授课内容: 端午节 教学目标:1

15、、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明白“力 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2、培养学生及联想、想像的能力,学习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表格。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 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 二、引入新知 、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2)端

16、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 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小结。 3、端午话习俗 (1)赛龙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 加上许多 故事传说, 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 由交流) 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2)话粽子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 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 子。 4. 、端午赛诗会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 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 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 “诗人节”。 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其中主要是屈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