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46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选自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 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5 课四季是怎样形成的。遵循“从现象到原理”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的材料,了解四季的变化后,本课引 导学生来研究四季的形成。设计了“指南车信箱科技史(日心说)”、“四季形成的原因”、“指南车信箱(四季的划分)”3 个活动。对于四季的成因是地球 公转形成的宏观事实, 由于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 所以对四季成因的探究是教学中的难点,教材将四季成因中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一事 实用指南车信箱科技史及课文的形式告知给学生,把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这一四

2、季形成的另一原因作为学生的探究重点, 设计了一组对比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 阅读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积极探究四季的形成原因, 用发现式探究和接受式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一定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猜想, 进行推测,然后利用资料和对比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后再进行知识记忆, 认识四季的成因是地球公转形成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难以用几张图片或简略文字说明地理现象,地球的运动动情况学生是不容易认识的,借助模式2,即卫星收视教学系统,来演示地球的 运动,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直 观印象,从而激发学生

3、的探究科学奥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 分 散了教学的重、难点。二、整合思路为了解决教学中使阅读资料中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建构一个鲜活的地球运动世界,课中除了阅读、动手模拟等活动外, 还采用了科学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形式。提前制作了 PPT课件,下载了关于地球公转的 FLASH 动画,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播放课件,利用视频、 动画、音像等手段, 将学生平日难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生动真实地再 现突出重点和难点, 使阅读资料中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教师教得轻松, 学

4、生学的愉快。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2、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科学知识1、了解“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的贡献。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周期 是一年。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重点难点】重点:采用对比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是四季形成的重要原 因。难点: 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教法学法】教法: 引导观察、语言启发、演示指导学法: 提出猜想、模拟实验、讨论探究【

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公转、四季形成教学课件,演示材料(三球仪)。学生准备:小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一 、教学导入1、谈话: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影响着人类、动物、 植物的生活和活动习惯,在四季变化中我们感觉到气温有明显的变化。2、提问:你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吗?通过 什么方式知道的?3、交流:从资料中获取(课外、课本指南车信箱中)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球的公转及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四季的形成原因。二、探索新知1、用课件模拟演示并讲解地球公转现象(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

6、做公转,公转方向 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需要一年。(2) 再次用三球仪演示,请同学注意观察地轴倾斜角度及地轴北端指示方向。(3) 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现象:(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2、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提问: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是四季形成的原因吗?(2)猜想与推测: 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是怎么样?如果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又会怎样?地轴倾斜与地面接受太阳光和热的多少有关吗?(3)根据推测来设计研究方案并用模拟实播放 PPT课件,展示四季美景,引入四季变化主题。采用“解暗箱” 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事实,提出合理的猜想播放 PPT课件,使学生清晰看到地球公转现象。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地球

7、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不变。提出问题, 引发猜想与推测, 激验来分组研究研究一: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的照射情况 设计研究方案: A、用手电筒的光束模拟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仪上。B、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 通过上述 4 点时手电筒光的直射点会发生改变吗?检验方案实施并做好记录。分析实验情况,说说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太阳光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研究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设计研究方案: A、用手电筒的光束模拟太阳光直射在地球

8、仪上。B、让“地球”的公转从“春分”开始,依次通过“夏至、秋分、冬至”各点。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 通过上述 4 点时手电筒光的直射点会发生改变吗?检验方案实施并做好记录。分析实验情况,说说地轴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4)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集体探讨总结。发探究兴趣, 引出模拟实验, 并为下一步进行实验探究做好了铺垫。PPT课件出示:猜想与推测,使学生明确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方案强调: 要保持地轴不倾斜,在实验过程中地轴始终要与桌面垂直。要保持地球仪与手电筒高度的相对稳定。注意:做好实验过程记录要求:能认真、仔细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

9、的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大,阳光直射的地方接受的热量 多,气温高;有时太阳高比较小,阳光斜射的地方接受的热量少,气温低;有时太阳高度居中,气温适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气温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现象。(5)展示课件,演示四季的形成过程三、拓展练习1、 思考: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有什么区别?2、讨论:在地球的公转中, 地轴的倾斜方向是变化的,地球上将会怎样?四、作业:1、阅读课本第 34页指南车信箱内容,了解 四季的划分。2、学生之间叙述四季的成因。3、交流同学之间搜集的课外资料。展示 PPT课件,演示四季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清晰看到地球运动现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通过活动进行学习评价, 检验学习效果。拓展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板书设计】5、四季 是 怎 样 形 成 的地球公转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太阳高度气 温季 节大高夏居中适中春秋小低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