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426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文论复习题库(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填空题1、马克思写作了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格律恩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 ,被恩格斯予以否定。3、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创造美的观点。4、 ()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5、 ()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以真实性为尺度赞扬了作家巴尔扎克。6、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观点和()观点相统一的艺术批评。7、典型的核心问题是()的创造。8、正如老()所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一个“这个”。9、西方文艺史上,先后出现古希腊的() 、中世纪的灾难悲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性格悲剧和 19世纪的社会悲剧。答案: 1、 (184

2、4)2、 (歌德) 3、 (劳动) 4、 (巴尔扎克) 5、 (恩格斯) 6、 (美学)(历史) 7、(典型形象) 8、 (黑格尔) 9、 (命运悲剧)1、 ()写作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出的观点。4、 ()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任何神话都是用()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5、悲剧之父()和喜剧之父()都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

3、向的戏剧。6、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答案: 1、 (马克思) 2、 (格律恩) 3、 ( 导言)4、 (希腊神话) (想象)。5、 (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 (席勒) 6、 (细节)(典型人物)1、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 ) ,对于德国的思辩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2、白尔尼、门采尔、 (格律恩)从政治的、党派的、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3、歌德与(席勒)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4、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创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胜利”。5、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4、战争与和平 ) 、 ( 安娜) 、 复活。6、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认为艺术主要借助(想象)和幻想的功能达到审2 美的功能。7、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 。8、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问题。9、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提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认为实践活动体现人类的本质力量。1、 (马克思)写作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 (恩格斯)写致敏考茨基的信,讨论了艺术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问题。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观点。4、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

5、土壤。5、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6、巴尔扎克在( 人间喜剧 )中表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历史。7、恩格斯认为哈克奈斯的小说,除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以外,它还表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8、 (列宁)写作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9、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1、 (恩格斯)写作了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2、 (白尔尼)作为“青年德意志”派的激进主义观点来评价歌德,指责歌德是“押韵的乡愿”。3、 致敏考茨基信中,(恩格斯)提出了文学和真实性和倾向性的问题。4、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

6、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诗人,(但丁) 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6、 (列宁)写作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7、毛泽东在(1942)年写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1、马克思写作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格律恩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3、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的观点。4、 (巴尔扎克) 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一

7、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5、 (恩格斯)在致哈克耐斯的信中,以真实性为尺度赞扬了作家巴尔扎克。3 6、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艺术批评。7、典型的核心问题是(典型形象)的创造。8、正如老(黑格尔)所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一个“这个”。9、西方文艺史上,先后出现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世纪的灾难悲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性格悲剧和 19世纪的社会悲剧。1、 (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格律恩)从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论述歌德,被恩格斯予以否定。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

8、判( 导言)中所提出的观点。4、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5、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都是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6、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 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名词解释:1.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在1859年 4 月 19 日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 出的, “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 述。其基本

9、要求体现为四个方面一、真实性。要求严格地从现实生活出发,严格 地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二、典型性。要求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 正确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揭示现 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亦即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客观性。 要求采用客观的叙事态度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 有效融合;四、艺术性。要求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以及语 言的明快、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等等。2. 典型化:典型在文学批评中指的是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的代表人物或事件。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般和特殊的统一。我们一般把艺术家抓住生活

10、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作“典型化”。3、文艺的倾向性:所谓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等在作品中的体现。 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主观态度。文艺的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文艺的倾向性时, 讲的就是作家在作品中表露出来的 “立场、信念、观点、见解、同情”等主观的东西,并且始终坚持把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作为衡量作家文艺创作的重要尺度之一,他们主张文艺的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而不应当特别点出来。4 4、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客观世界固有的样子,

11、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 真实逼真地反映客观世界。但是, 现实主义可以进行符合生活逻辑和事物本质的合理虚构。 现实主义要求文学创作能兼顾作家的倾向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作品符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其具体要求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 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有效融合。(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 中最常见的 术语 之一。 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

12、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 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启蒙神话的破灭,使人们须要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 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主义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

13、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反映在读者方面,这样的文学也刚好满足了特定社会条件下读者的审美心理,而受到欢迎。 写实性和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正是应运而生的。历史地看, 现实主义发端于与 浪漫主义 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5、艺术掌握:马克思提出艺术掌握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把它作为与人类掌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的一种方式来看待,这实际上已提出了艺术的特殊性问题。富于想象和幻想是艺术掌握的首要特性;其次,形象性是艺术掌握的另一个特性,艺术必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三,艺术掌握还具有审美的性质,使艺术具有审美价值。6、异化:异化

14、原义是“转让、疏远、脱离”等意思。作为哲学上的概念有过多种意思:黑格尔用异化说明主体和客体的分裂、对立;费尔巴哈用它说明和批判宗教,认为宗教是由人所创造, 反而统治了人; 马克思用异化解释资本主义条件的雇佣劳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这一概念内涵表现为四个方面: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 3、劳动者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相异化。5 7、席勒式:主要指席勒在部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概念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 指的是创作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概念出发,作家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

15、界无限加以美化, 离开和超越了现实的土壤,以至于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了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即马克思所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忽视艺术思维的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 离开剧情的发展,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失去艺术的感染力。8、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20世纪 30年代的德国,因为其主要成员就职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而得名。法兰克福学派把社会批判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所以又称为“社会批判理论学派” 。该学派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的继承者自居,同时他们还吸收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理论、存在主义和弗洛

16、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且企图把上述思想进行调和与综合,由此形成了以现代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尖锐的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学派9、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它强调两者的辩证联系。典型环境, 一是典型人物活动的具体生活环境,二是体现时代特性的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或者说, 一是文本中的自然环境,二是文本中的社会环境。典型人物不能脱离典型环境,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10、两种民族文化理论: “两种民族文化理论”是列宁在1913年发表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提出的重要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看,每个民族都存在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必然地产生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民族中,有反映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愿望、意识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也有反映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利益、意志、愿望、情趣的资产阶级文化,这就是“两种民族文化理论”。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