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508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谢晋元和他的壮士们命归何处 文摘报 ( 2013 年 08 月 20 日08 版)提要:最近热播的抗日剧铁血壮士取材于“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名将谢晋元率部抗敌的一段经历,讲述了谢晋元率领的四百壮士从四行仓库撤退,进入上海租界的“孤军营”。在“孤军营”,谢晋元和壮士们念念不忘抗战,最后通过挖地道,成功逃离“孤军营”,奔赴新的抗日前线。那么,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被英军缴械安置在废弃军营1937 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至10 月 26 日,上海大部陷落敌手。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时任国军中校团长的谢晋元率一个营的官兵(共411 人,为迷惑敌人,谢晋元曾对外宣称有800 人) ,

2、留守上海闸北狙击敌人。面对数万日寇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的疯狂进攻,谢晋元带领的这支孤军始终斗志昂扬,奋勇杀敌。 他们在四行仓库与敌激战4 天 4 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毙敌 200 余名,日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就是当时那段广为流传的“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悲壮历史。至 10 月 30 日,大部队突围成功。掩护任务完成后,谢晋元接到国军统帅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 没有想到的是,孤军一进入租界,日军就向租界当局施压。结果这只孤军被英军缴械,被安置在胶州路的一座废弃军营(史称“孤军营”)内,由白俄雇佣兵看守。名义上虽不是战俘,实际上和战俘一样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叹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此时

3、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铁笼子里。开办小作坊支援抗战被看押期间, 谢晋元教育战士们要不失军人精神,加紧操练随时准备重返战场杀敌。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孤军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球场等生活设施,并且还开办了制皂、织袜、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补贴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援抗战。1938 年 8 月 11 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孤军营”全体将士破例升起了国旗。 此举遭到租界当局和万国商团外籍军队的干涉和围攻。为保卫国旗, 战士们赤手空拳与敌肉搏, 4 人牺牲, 100 余人受伤。当日下午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为反抗租界当局的暴行,谢晋元发动绝食斗争,最终在上海爱国同胞的积极

4、声援下,租界当局被迫做出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公开道歉。日伪策划暗杀了谢晋元1940 年 3 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日伪企图劝降谢晋元,遂指使汪伪政权的“二号人物”陈公博亲赴“孤军营”劝降,并以伪陆军总司令这样的高官要职相诱。结果谢当面将委任状撕毁,陈公博也被骂得狗血淋头而逃。后来,陈公博并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劝”,谢终不为所动。见谢晋元如此“不识时务” ,日伪又策划了对谢晋元的暗杀行动。1941 年 4 月 24 日晨 5 时,谢晋元照例检查官兵早操,郝鼎诚等4 名士兵迟到。谢晋元将他们叫到一边训话。孰料,此四人已被日伪收买,蓄谋已久的四人趁机行刺。可叹一

5、代抗日名将谢晋元就这样倒在叛徒的匕首下,时年 37 岁!谢晋元遇害的消息震动了全国,上海各界人士自发前往吊唁者达6 万余人。国民政府通电追认谢晋元为陆军少将。抗战胜利孤军幸存者仅百人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28 日,日军突然攻入“孤军营”,将手无寸铁的孤军 340 余人全部俘获。日军原打算将其改编为伪军,遭到毅然拒绝后,又企图将他们杀害。不过慑于这支军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军最终未敢动手,后将他们分散押解到浙江诸暨、杭州、 南京孝陵卫、 南洋的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孤军的一部分人在日军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继死去, 但活下来的人一直没有停止斗争。例如, 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

6、夺取日军的枪械后,加入了当地抗日游击队;1945 年日本战败,被押到新几内亚的36 名孤军军官将负责看押的日军小队抓了俘虏。抗战胜利后, 孤军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 100 余人。 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沿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为老团长守灵。后来内战爆发,他们不愿卷入内战,遂解散各谋职业,大部分隐姓埋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十分艰苦。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安排工作。但他们在后来的“四清运动”和“文革”动荡中都受到了冲击,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后,余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顾和善待中颐养天年,寿终正寝。2010 年 12 月 17 日,孤军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以96 岁高龄在重庆辞世。如今,谢晋 元的四百壮士中仅有92 岁的杨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北京青年报7.26 龚知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