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18508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每日19:0019:30报送国内外要闻的重要栏目,通过全国微波干线和通信卫星传送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县级电视台同时转播。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观众最多、影响最广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的前身为1976年7月1日试办的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1978年8月1日正式创办。初期所用的新闻由中央电视台记者采编和全国省级电视台航送,播出时间为15分钟。 1980年,国内地方台新闻改用微波干线传送,大大提高新闻时效;同时成为既有国内新闻,又有国际要闻的较为充实的电视新闻节目,每次播出时间由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 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第12次全

2、国代表大会开始,中央授权新闻联播可以比其他新闻单位早一天独家发布重要新闻。 1984年,新闻联播增加了有关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报道,并加强了有关第三世界的报道。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由录像播出改为直播,提高了新闻时效。,新闻联播内容包括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国内新闻: (1)时政要闻(2)最新发展和成就新闻(3)宣传重点,时政要闻:时政新闻主要分两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和国内重要会议。最新发展及成就新闻:该类节目围绕经济建设,重点展现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最新发展及成就。各地方台上报的节目中,绝大多数属此列。宣传重点:该类节目由新闻联播承担的政治宣传任务决定。所选取样本的时段中,

3、宣传重点主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涉藏问题有关。,1988年4月20日新闻联播片头,1985年4月8日新闻联播片头,新闻主播,新闻联播每日有两位主播播报新闻。每逢重大节庆(如春节、国庆等),新闻联播主播会改穿红衣,在过去,主播后面的背景也会换成红色。 而每逢哀悼国家领导人的逝世或是哀悼重大灾难的死难者,主播会改穿黑衣,打黑领带。(如哀悼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逝世之时、如全民哀悼“5.12”汶川大地震的死难者之时。),李娟 新闻联播最早的播音员是李娟同志,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73年被选调入北京电视台。吕大渝、刘佳、赵忠祥、卢静、杨柳、薛飞、杜宪、张政、贺红梅等人也播过新

4、闻联播。,罗京 (1961.5.292009.6.5)1983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播音平和、稳重、权威,气息和共鸣水准很高。2008年8月31日,罗京最后一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音;9月,罗京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他与病魔顽强斗争了10个月之后,2009年6月5日晨7点05分,罗京病情恶化,致心脏衰竭医治无效,在北京307医院逝世,终年48岁。,在央视任职26年期间,罗京以及其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沉稳大方庄重的播报风格,赢得了业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创造了26年无差错播报的佳绩。,值得深思,剧作家沙叶新概括新闻联播内容为: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

5、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效果没有不显著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美国没有不友好的,前总统没有不是老朋友的,这些八股有多少真实性?,改进建议, 选题触及人们的兴奋点, 即要选择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这是前提和基础. 宣传内容既要有方向性、引导性,又要有服务性、可利用性和操作性真正在贴近中央决策, 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群众需要” 这三个贴近的接合部上下功夫. 寓宣传于服务之中, 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符合人们的收听接受心理和规律,实质性内容不可太浓重, 也不可太稀薄。一个话题 一种形式不能时间太长, 要适时变换话题的方位和层面, 以不断调动人们的收听兴趣. 尽可能采用直播和节目主持人形式, 以拉近听众, 将节目人格化.,新闻联播自开播以来,以其强有力的新闻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更成为人们了解全球信息的主要渠道。几经改革,节目的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