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17744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汇管理培训ppt培训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外汇管理,张红,2,课程内容,什么是外汇,外汇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外汇管理?外汇管理和外汇管制有什么区别?外汇管理的由来? 为什么要进行贸易出口外汇核销?如何进行贸易出口外汇核销?如何理解一些新规定?,3,外汇管制,一、外汇管制的概念 外汇管制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减缓国际收支危机,减少本国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而对外汇买卖、外汇资金流动以及外汇和外汇有价物等进出国境直接加以限制,以控制外汇的供求,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4,二、外汇管制的产生和演变,1、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 为了集中外汇财资进行战争,防止资本外流和汇率剧烈波动,几乎所有的参战国在战时都不准自由买卖外汇

2、,禁止黄金输出,实行了外汇管制。 2、20世纪70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 外汇管制走向放松和逐步取消。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已基本实现了货币自由兑换,外汇管制已基本取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实行程度不同的外汇管制。,5,三、外汇管制的作用及弊端,(一)外汇管制的作用 1、防止资金外逃 2、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3、维护本币在国内的统一市场,不易受投机影响 4、便于实行贸易上的差别待遇 5、保护民族工业(讨论) 6、有利于国计民生 7、增加币信,稳定物价,6,(二)外汇管制的弊端,1、不利于平衡外汇收支,也会阻碍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2、限制资本流入 3、价格机制失效,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3、4、引起国与国之间的摩擦与纠纷 5、带来很高的成本 6、阻碍市场机制的发育,助长了不公平竞争 7、造成出口企业缺乏活力,保护过度等于保护落后,7,四、外汇管制的机构、对象及类型,(一)外汇管制机构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政府授权央行为外汇管制机构 如,英国,政府授权英格兰银行执行外汇管制的职能。2、直接设立外汇管制机构 如,我国,设立外汇管理局。3、由国家行政部门直接负责外汇管制 如,日本,大藏省。4、由央行指定一些大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来管制外汇。,8,(二)外汇管制的对象,1、人包括本国居民和非居民。一般来说对非居民的管制要松些。 2、物主要包括: (1)外国纸币和铸币 (2)用

4、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 (3)用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 (4)贵金属 (5)本币的输出入境 3、地区有些国家对本国的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外汇管制政策。 比如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港,实行较宽松的外汇管制政策。还有些国家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不同的外汇管制政策(歧视政策)。,9,(三)外汇管制的类型,1、实行严格管制的国家和地区 多为发展中国家。2、实行部分外汇管制的国家和地区 对经常项目基本没有管制,但是,对资本项目仍然有管制 目前,我国便属于此类。 3、取消外汇管制的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基本上无限制 一般为发达国家。,10,四、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对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资本输出入

5、、汇率以及黄金和现钞的输出入等采取一定的管制办法和措施。 (一)对贸易外汇的管制 1、对出口收汇的管制 出口结汇 经济手段 外汇转移证 2、对进口付汇的管制 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配额制,11,(二)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1、与贸易有关的从属费用如,运费、保险费。 2、其他各类非贸易外汇收支如,投资收益、赡家汇款、酬金等。 (三)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 1、发达国家较少采取措施限制资本输出入,即使采取也是临时性的措施较多,如缓和汇价。 2、发展中国家一般对资本输出入都有不同程度的管制。一般来说对输出管得更严,对输入也有一定 的管制。,12,(四)对汇率的管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管制汇率官方制定、调整

6、、公布汇率。人为因素多,汇价往往扭曲。2、间接调节市场汇率汇率水平由市场外汇供求水平决定,政府不直接 管制,而是通过央行进入外汇市场进行操作来调节外汇的供求。3、实行复汇率制 (五)对黄金和现钞输出入的管制,13,(六)世界各国外汇管制的发展趋势,总体趋势是趋于放松。原因有以下几点:1、发达国家不再缺乏外汇资金,有了放松外汇管制的基础。2、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扩展和外汇交易形式日益复杂,外汇管制的成本日益增大。3、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国际分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能自由流通。4、发展中国家需要放松外汇管制以吸引外资流入。,14,(七)21世纪外

7、汇管制可能会出现的特点,呈现逐步放松的总体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执行外汇管制政策。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各国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逐步放松外汇管制。如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便是成功的典型。 外汇管制的内容和模式将发生变化(1)内容重点是如何管好“短期外汇资金流动”。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几次金融危机可以预测这一点。(2)模式国际间的协调、合作将得到加强。,15,外汇管制与货币自由兑换,货币未能自由对换,是外汇管制的产物。换句话说,若放松外汇管制,货币便可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一、货币的自由兑换定义

8、:指不受官方限制将本币兑换成其他货币,用于国际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16,(一)货币自由兑换的类型,1、依货币可兑换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1)完全可兑换 指经常项目下和资本项目下都可自由兑换,即国际支付和资金转移不受限制。(2)部分可兑换 指部分项目下,国际支付和资金转移,本币兑换外币不受限制。,17,2、依货币可兑换的范围可分为:国内可兑换和国际 可兑换(1)国内可兑换在国内可自由兑换,即将持有的该种货币向发行国支付、向发行国兑换为其他国的货币。(2)国际可自由兑换即该币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货币。 (二)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关键难在资本项目开放。,18,二、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

9、的标准和内容,一国货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指的是该国承担了 IMF协定第8条款所规定的义务,成为IMF的第8条款 的成员国。IMF协定第8条款的主要内容: 1、对经常项目下支付转移不加限制。 2、不采取差别性的复汇率制度及歧视性的货币政策 3、兑换其他成员国积累的本币但要求兑换的国家应说明:此项货币结存系近期经常性往来中所获得。此项兑换系为支付经常性往来所必需。,19,中国的外汇管理,一、我国外汇管理发展过程(一)建国初期的外汇管理(1949年1952)当时的情况是: 金融物价混乱,通货膨胀,外汇短缺。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一时期我国外汇管制的中心内容是: 打击外汇投机 取消外币流通,稳定金融与物价

10、 奖励出口限制进口,20,外汇管制的措施,有以下几条,建立了外汇供给和结汇制度。 外汇收入(包括侨汇)必须卖给国家或存入国家银行 进口所需外汇和其他非贸易用汇,经批准后按国家牌价卖给外汇 建立了外汇指定银行管理制度。 全国共核准73家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其中华商55家、侨商3家、外商15家。 初步探索并建立了RMB汇率的形成机制。 按物价对比法来制定与调整RMB汇率。 建立了人民币、外币和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制度。 严禁私自携带或邮寄人民币、外币和金银出境。 取缔外资银行在华的特权,禁止外币在市场上流通。,21,(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外汇管理(1953年1978),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对外汇

11、收支进行高度集中的全面管理与控制。外汇管制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对外汇收支实行全面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22,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以行政办法决定。前面已经讲到,这一时期的RMB汇率实行的是盯住汇率,1973年之前盯住GBP,1973年之后盯住一蓝子货币,这一时期RMB长期高估,RMB汇率基本上采取行政办法决定。当时的情况是: 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国际货币制度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 率制度。 对外经济交易规模小,外贸盈亏由国家财政承担。 工业品国内成本高于国外,出口亏损由进口补贴 (RMB高估,有利于进口),23,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与物价脱节,实际上对进出口已不再起调节作

12、用,主要是作为计划核算标准及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所以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用行政的办法决定。 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加强 对经常性的私人外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从而对非贸易外汇从申请到使用都有非常细致的全面的严格的监督管理。 基本上对借用外债和利用外资采取排斥的做法。 这种排斥主要是体制性因素造成的。,24,(三)改革开放后的外汇管理(1978年1993),这一阶段我国外汇管理开始走向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在RMB汇率的决定、外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外汇市场的培育、外汇管理法规的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25,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设立了外汇管理的专门机构 设立国家外

13、汇管理局赋予其管理全国外汇的职能。 加强了外汇法规方面的建设如公布并实施了中外合资企业法(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1980年12月颁布,1981年3月实行)。 改革了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 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 建立了外债管理体制和外债统计监测系统。 外汇经营主体多元化,打破了中国银行独家经营外汇的局面。,26,(四)1994年后的外汇管理,1994年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以下主要内容: 1、建立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取消外汇留成,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强制结汇) 3、实行银行售汇制,RMB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

14、(1994年),1996年RMB在经常项目下实行了可兑换。,27,所谓有条件可兑换是指:,一方面,对中资企业实行结售汇制度。 另一方面,仍存在若干经常项目汇兑限制,1996年以前主要仍有以下几方面的限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允许保留外汇,但它们的经常项目用汇仍然在外汇调剂中心购买。个人因私用汇仍需审批,供汇范围和标准存在限制 某些非贸易、非经营性经常性交易的用汇也有某些限制 如对驻华机构及来华人员从境外携入或在境内购买的自用物品、设备等,出售后所得人民币款项得兑付仍有限制。对移居国外成为我国非居民的个人在国内得资产收益所产生的兑付和转移有限制。,28,1996年,我国颁布了几个重要的外汇管理法规:

15、1996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该条例取消了对经常项目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5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境内居民因私兑换外汇办法 该办法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只要求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核真实性后即可购汇,无需审批。1996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结汇、售 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 所以说,1996年以前经常项目下是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以后,经常项目下是可兑换。,29,4、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了汇率的形成机制。 5、强化了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对外汇指定

16、银行的结算周转外汇实行比例管理 为了避免汇率风险,允许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人民币和外币的保值业务,30,6、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仍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 如举借外债:短期外债实行余额管理中长期外债必须列入国家年度利用外资计划,并由国家计委审批 7、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支的管理准许保留外汇帐户,外汇收支自行平衡。但是,外企自年月日起也实行了结售汇制度。 8、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上述措施。,31,三、现行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对出口收汇的管理 强制性结汇,出口外汇收入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货款调回国内,并核消。 (二)出口收汇核销基

17、本业务流程1、领单有进出口业务经营权的出口单位,在货物出口之前到外汇管理局申领出口收汇核销单,外汇管理局向企业发放核销单并登记在案。2、出口报关出口单位持核销单等有关单证到海关申报出口,海关凭核销单验放出口并出具出口报关单,与核销单一并交还出口单位。,32,3、交单出口单位持核销单、报关单等单据到外汇管理具办理出口登记备案手续,交还核销单存根联,外汇管理局核定出口预计收汇日期,并据此日期核出口报关金额跟踪出口收汇。 4、收汇出口单位在收到外汇 后,银行在确认其为直接从境外或从保税区收入的出口货款后,为其办理结汇或进入其外汇结算帐户的入帐手续(年进出口总额和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财务状况良好的中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开立外汇帐户,实行限额结汇),并出具加盖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章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 5、收汇核销出口单位应当在收到外汇之日起的30日内凭核销单、银行出具的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到外汇管理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