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17573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题的类型与分析,请阅读下面材料,这是一位护士与病人的对话,说说 交谈失败、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 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什么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难治的病。”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脑病大约多长时间能治好?”护士不耐烦了,回答:“唉,你只管好好养病得了,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嘛,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夜就跳楼自杀了。,课标在“综合性学习”中规定:,“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

2、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考点:,能就语文学习或社会生活中的涉及到语文的综合性、应用性问题展开分析研讨,或进行相关调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是确立一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主要的考查方式有:,(1)口语交际类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 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心愿表述(发、编短信);主题访谈;话题辩论;景点介绍 .,要求剖析题目要求结合所设置的具体情境,准确、得体、简洁的完成口语交际任务 。解题技巧: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文明得体。庄重场

3、合一般用典范的书面用语;日常场合一般多用口语。不同场合下的人际关系,都会引起用语变化。有时候,还要注意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读下面一则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解析: 就这道题来说,第一小题考查说话人的话中话,即言外之意。第二小题考查从人物语言推测其心理的能力。答案:讽

4、刺老板缺斤短两,坑害顾客。暴露出老板急于牟取暴利的心态。,(2)材料整理类语段压缩;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要求剖析简洁、明确地概括出一段或几段文字主要内容或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解题技巧: 1.如果是一段话,应认真阅读这段话,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认真思考、明确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可以通过筛选重点词语组成一句话、摘抄、重组重点句子,形成自己的认识等方法。 2.如果是几段话,要认真思考几段话之间的联系,运用求同存异法,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或者理出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一个带有规律性的主题。,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1)2008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

5、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2)2008年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你得到的主要信息:,答案示例 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3)活动参与类拟活动方案或计划;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要求剖析能根据活动的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解题技巧:活动参与类的题目,要围绕主题确定开展什么活动,然后再去设计这个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问题。,滨海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以“魅力

6、语文”为主题的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 示例:编演课本剧。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答案示例 对联知识讲座;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竞猜灯谜;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名著推介会;走近鲁迅;辩论会等。,(4)图表转述类表格分析;图表理解。要求剖析主要考察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题技巧:分析图表包含的内容,或转述图表包含的内容。,湛江市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调查分析】右图是某小组

7、对全班42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答案】“大多数同学不经常使用工具书。”或“很少有同学经常使用工具书。”,(5)综合实践类多种类型融为一体,在设 置的情境或活动中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 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要求剖析重点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外文化积累。 解题技巧: 此类试题考察面广,信息量大,要抓住重点,细心分析,探寻规律,类比联想,依题择法,依问作答。侧重于探究,要求学生注重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充分调动学科间的联系,应用在综合性学习解题中。,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

8、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活动内容: 基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3)班会结束后,你将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场的某位学者。请拟写出你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要求角度不同) 问题1: 问题2:,考点解析:,答案示例: 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传统节日风俗表演,如飘色、雷剧、人龙舞等。先按小组确定表演主题,然后角色分工、组织排练,最后班会上依次展示。 2题选

9、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可选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3题诗提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可提现在青少年冷漠传统节日,流行过洋节,您对此如何看待?国家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日,您能说说这样做的意义吗?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这一现象?,近几年湛江中考真题回放:2007年: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4分) 2008年:汶川地震; (6分) 2009年:“奥运缶” 拍卖; (6分) 2010年:名著阅读。 (6分),结论:关注时事,关注热点

10、。,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事,社会热点事件广州亚运会 1、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2、广州亚运会会徽及理念; 3、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 4、亚运会主题曲:日出东方 ; 5、志愿者、宣传标语口号;,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人,社会热点人物何冲 1、点燃16届亚运会的最后一棒火炬,连夺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成就大满贯伟业; 2、事迹概括、新闻标题拟写; 3、颁奖词、获奖感言拟写; 4、祝贺、采访设计; ,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人,1、 “小白菜” :世博园区志愿者昵称;绿羊羊: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昵称;

11、2、无臂青年刘伟:首位“中国达人”; 3、超女王贝:整容致死; 4、方舟子:打假斗士; 5、文学巨匠史铁生:英年早逝; 6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关键词:熟悉人物),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词,1、山寨 2、蒜你狠系列: 物价飞涨成就了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一系列热词; 3、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4、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 5、杯具:“杯具”表示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满; 6、盐王爷;谣盐止于智者; (关键词:词的来历和词的意思),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天灾人祸,1、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2、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3、香港一旅游团客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劫持,造成8名香港游客死亡、7人受伤 4、上海高楼大火 5、新西兰基督城地震 6、云南盈江地震 7、日本地震、海啸、火灾、核泄漏 (关键词:慰问、避险常识、环保),2010-2011年社会热点分析之:湛江,1、宝钢、中科炼油相继落户湛江; 2、广湛高铁动工;3、东海大桥建成; 4、湛徐高速通车; 5、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被列入“十二五”计划; (关键词:机遇、发展、挑战、采访报道、湛江风土人情),作业:集结号P46-48,祝同学们马到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