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化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75000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生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肝胆生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肝胆生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肝胆生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肝胆生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生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生化ppt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8,1,(hepatobiliary biochemistry),第十九章 肝胆生化,2018/9/8,2,肝脏是人体内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 积极参与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核酸等多种物质代谢;独特的作用: 是生物转化(药物、毒物代谢)最重要的场所 分泌胆汁、排泄等功能,肝脏被誉称为物质代谢的“中枢器官”、人体内“化工厂”,如果肝脏病变,机体会出现哪些异常状况,?,2018/9/8,3,教学内容,肝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特殊作用 胆汁酸代谢概况 胆色素代谢 生物转化作用 肝脏的排泄功能 肝功能检查的意义,2018/9/8,4,第一节 肝脏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2、特点,2018/9/8,5,一、肝脏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点,1. 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3. 有两条输出通路 肝内含有丰富的肝血窦(物质交换的场所) 4. 肝细胞内有丰富的亚微结构,肝静脉 体循环胆小管胆管 肠道,(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两条输出通路,双重血液供应,获取消化道吸收而来的营养物,获取由肺运来的氧和其他组织运来的代谢物,经肾随尿排出 水溶性代谢废物,将脂溶性的代谢废 物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胆管到肠道,体循环,2018/9/8,7,二、 化学组成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 * 含多种特殊酶系:尿素合成酶系酮体合成酶系糖异生

3、酶系血浆蛋白合成酶系胺类氧化酶系等,2018/9/8,8,第二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特殊作用,2018/9/8,9,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糖原的合成 糖原的分解 糖异生,合成蛋白质 分解氨基酸 合成尿素,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肪酸改造 酮体合成 胆固醇代谢 磷脂、脂蛋白合成,脂溶性维生素的 吸收、储存 维生素的转化,激素的灭活 与排泄,合成与分解代谢影响血钾分布,水盐代谢,肝在物质代谢 中的特殊作用,2018/9/8,10,一、在糖代谢中的特殊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2018/9/8,11,二、在脂类代谢中的特殊作用,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肝脏是脂肪酸分解、合成

4、和改造的主要场所,2018/9/8,12,肝脏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器官,2018/9/8,13,三、 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 (1) 肝内蛋白合成量大(占 40%) (2) 肝内蛋白更新快 (3) 肝内可以合成多种血浆蛋白,2018/9/8,14,各种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及主要生理功能,-球蛋白 只能在肝外、浆细胞内合成 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清蛋白 只在肝内合成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纤维蛋白原 只在肝内合成 与凝血有关 凝血酶原 只在肝内合成 与凝血有关,1、2球蛋白 主要在肝内合成 参与形成脂蛋白,球蛋白 大部分在肝内合成 参与形成脂蛋白,组成 合成场所 主要生理功

5、能,2018/9/8,15,正常人:血浆中清蛋白量(A) 35-55g/L球蛋白量(G) 20-30g/LA/G比值: 1.5-2.5,2018/9/8,16,严重肝病、慢肝、肝硬化患者:清蛋白合成( 25g/L以下 )-球蛋白合成临床意义: A/G比值测定: 帮助诊断慢肝、肝硬化,A/G1,(A/G比值倒置),2018/9/8,17,慢肝、肝硬化患者或长期营养不良:清蛋白合成量血浆胶渗压组织间液回流障碍过多水液潴留在组织间 水肿、腹水;严重肝病:凝血因子合成凝血障碍 鼻衄、齿龈出血、皮下出血等。 临床诊断: 凝血时间延长。,2018/9/8,18,2. 是氨基酸分解的主要场所,1) 约80%

6、氨基酸在肝内经联合脱氨基作用而分解 2) 肠菌腐败产生的胺类,主要在肝内代谢转化,3. 合成尿素,以解氨毒约有85%的NH3在肝内合成尿素,以解除NH3毒。,2018/9/8,19,四、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分泌胆汁(含胆盐)促进Vit.K 吸收 肝脏储存多种维生素Vit.A、E、K和 VitB12 参与多种维生素代谢转变为辅酶Vit.B2、PP、B1、泛酸、B6 FAD、 NAD+、NADP+、 TPP、 HSCoA、 磷酸吡哆醛-胡萝卜素Vit.A; 参与Vit.D的羟化等。,2018/9/8,20,五、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激素的灭活:激素发挥作用后 大多在肝内

7、代谢转化,降低或失去活性 。 肝病时(慢肝、肝硬化):醛固酮、抗利尿激素 在肝内灭活 使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在血中过多积聚 大大加强肾对Na+和水的重吸收 引起水、盐在体内过多滞留 水肿、腹水。,2018/9/8,21,雌激素灭活作用下降,男性乳房发育,六、在水盐代谢中的作用,血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受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影响,肝 糖原分解加强 K+移出细胞 胞外K+ 肝内糖原合成 K+移入细胞内 胞外K+ 由于上述代谢特点: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应注意血钾的变化。,2018/9/8,24,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2018/9/8,25,一、胆汁(bile),胆汁主要成分: 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8、,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促进脂溶性废物的排出,2018/9/8,26,二、胆汁酸(bile acid)的主要类型,1)初级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经羟化、侧链断裂、氧化, 再发生结合等反应而生成的胆汁酸,包括游离型和结合型两大类。,2)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内,由初级胆汁酸在肠菌作用下,经水解、脱羟等反应而生成的胆汁酸,包括游离型和结合型两大类。,2018/9/8,27,三、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胆固醇,7-羟化酶,7-羟胆固醇,胆酸、鹅脱氧胆酸,负反馈,甘氨酸、牛磺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消胆胺,甲状腺激素,(+),排泄 与胆汁酸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9、Vit.C,2018/9/8,28,初级结合胆汁酸,水解,胆酸,鹅脱氧胆酸,7-脱羟基,脱氧胆酸,石胆酸,少量随粪便排出体外,大部分被重吸收入肝、再代谢,次级胆汁酸的生成,2018/9/8,29,胆汁酸的主要种类(小结),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胆酸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 甘氨脱氧胆酸、 牛磺脱氧胆酸石胆酸 甘氨石胆酸、 牛磺石胆酸,2018/9/8,30,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意义?,2018/9/8,31,通过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35g)反复利用(循环612次/天),满足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需。,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肝

10、胆内胆汁酸盐总量约35g,欲满足生理需要大约需1632g),2018/9/8,32,促进脂类消化、吸收 (胆盐发挥三大作用:激活剂、乳化剂、形成混合微团),避免胆固醇析出而形成结石,胆汁酸的生理作用,2018/9/8,33,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胆色素: 包括: 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来源:约70由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Hb)分解。 其余来自:肌红蛋白、细胞色素( Cyt)、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等。,上述色素蛋白均含有辅基铁卟啉(血红素),2018/9/8,34,一、 胆色素的正常代谢,(一) 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红细胞,单核 吞噬细胞,血红蛋白,2018/9/8,35,(肝、

11、脾、骨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胆红素结构特点: 分子内形成氢键而卷曲,呈高度脂溶性。,血红素,胆绿素,胆红素,2018/9/8,36,(二)胆红素的转运,血中运输形式:,胆红素 清蛋白 胆红素 清蛋白,有机阴离子药物(磺胺药、水杨酸等),特点:,增加溶解度,便于运输;,暂时限制胆红素透过细胞膜而产生毒性。,(血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竞争性结合,性质: 脂溶性,有毒性。,核黄疸,使胆红素游离出来,(尤其新生儿),2018/9/8,37,(三) 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包括: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连续的过程.,摄取: 血中胆红素清蛋白 胆红素被肝细胞单独摄取, 胆红素继续被Y蛋白(或Z

12、-蛋白)结合、转运。,(Y-蛋白的结合,可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防止胆红素返溢入血),(一些脂溶性强的物质,如T3/T4、BSP等可竞争性结合Y-蛋白,影响肝对胆红素的摄取),2018/9/8,38,1)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全,Y蛋白含量低,2)肝内转化胆红素的葡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也较低 3)红细胞破坏相对较多 4)新生儿对胆红素处理能力很弱,易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新生儿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一般在出身七周后才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新生儿易出现生理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可用苯巴比妥诱导Y-蛋白的产生,同时用25%清蛋白配合治疗。,2018/9/8,39,蓝光照射使未结合胆

13、红素转化、异构,促使排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要慎用有机阴离子药物,2018/9/8,40,结合: 胆红素Y蛋白,肝:滑面内质网,2 UDPGA,2 UDP,Y-蛋白,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结合胆红素,肝胆红素),?,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2018/9/8,41,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脂溶性,有毒性),(水溶性,无毒性),肝细胞内,2018/9/8,42,排泄:,结合胆红素 随胆汁分泌经胆管排入肠道,极少量 结合胆红素返溢入血 (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0.2mg /dl ; 尿液中检测不出),血中胆红素绝大部分经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处理,(极大部分),(正常人:血中未

14、结合胆红素 0.8mg /dl ),?,2018/9/8,43,入肝,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肠菌,水解、还原,胆素原,粪 胆素(黄褐色),大部分随 粪便排出,小部分经门静脉,(四)胆红素在肝外(肠道中)的代谢,肠肝循环,GA,重吸收入肝,2018/9/8,胆色素正常代谢,2018/9/8,45,二、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一名健康者:每天产生250300mg胆红素(肝细胞处理后)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0.11.0mg/dl(1.717.1mol/L),2018/9/8,46,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胆红素: 其分子中2个丙酸基和2个GA结合,不再形成分子内氢键;未结合胆红素: 其分子结构中有2个游离丙酸基,易形成分子内氢键。,(一) 血清胆红素种类与性质,总量: 1.0mg /dl (17.1m/L),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2018/9/8,47,未结合胆红素 +乙醇/尿素,重氮试剂,两类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反应的性质,重氮试剂,正常人: 0.8mg /dl, ( 间接反应弱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